尊旭网
当前位置: 尊旭网 > 热点 >

可见一斑

时间:2023-07-06 01:18:37 编辑:阿旭

在超市果蔬区选了点水果和青菜,推着购物车去过称,迎面走来一位四五十岁的女士,笑意盈盈地看着我,显然是想跟我说话。

我以为是碰到熟人,却没认出她,立刻开动大脑搜索:她是谁?我们是不是认识?

她开口说话了:“你买西瓜吧?人家不切开卖,你要的话咱俩一人一半。”

原来如此。

我本没打算买西瓜,她这样提议,也就答应了。

通常超市里的西瓜是切开卖的。有时一切两半,有时是分成四份。我觉得这种卖法很好,顾客可以各取所需,家里人口少,买个大西瓜反而是累赘。

她要买的那种西瓜品种是8428,个头并不大,一个瓜四五公斤的样子。可能这就是超市不给切开的原因。旁边其它品种的西瓜,有切开的,用保鲜膜封着,供顾客挑选。

我说我不会挑,你选一个吧。

她选了个西瓜,问负责称重的工作人员,能不能给切开。那人面无表情,说“我们不给切”。

她又问:“那你有刀吗?借我用一下。”

那女的,很心不甘情不愿的样子,慢腾腾离开工位,到旁边靠墙的橱柜里拿了把刀子出来。

我接过西瓜刀,说:我来切吧。

她挑选的西瓜,我也得在这瓜分西瓜的过程中出点力。

一切下去,西瓜碎生生裂成两半。仅听声音,就知道是个好瓜。

我切的有点歪,一半大一半小。本来瓜就不大,大也大不了多少,小也小不了多少。我说:你先挑吧。

她说她要小的,我说你要大的吧,我们家人口少。

就这样,我俩各拿了一半去过称。

我还担心称重的工作人员不给分开称重。好在也没难为我们,分别给过了称。

一边走,一边就想起:有次我去超市想买棵葱。山东作为葱省,大葱是真的又高又大,我其实是没有葱姜也可以炒菜,毕竟小孩不吃,但烹煮肉类去腥是必要要用到葱姜的。

那家超市已经把葱三五棵、十几棵一组捆好了,价签也提前贴上,摆放在货架上。我只要一棵葱,想拆开重新过称,又不知妥不妥。恰好旁边有个理货员,就问她“只买一棵葱可不可以”。

她冷冰冰道:不行。你拆开我们怎么卖?

我转身就走。去马路对面的便民菜店买了棵葱。

一棵葱就有一斤重,不是所有人都需要一次买一捆大葱,为什么不能买一棵?

又想起,听我妈说当年杨校长决定去住养老院,有个重要原因是“她一个人做饭不值当的。”杨姨是四川人,长得娇小玲珑,老伴去世后她一个人生活,八十多岁的人,能吃多少东西呢。偶尔去超市买点菜,买一根黄瓜,两个西红柿,她觉得不好意思。

大概也因此遭过不少的白眼吧,以我对周边超市服务水平的了解。

我们住的那个家属院,南门被封之后,生活极其不便。附近没有菜市场,也没有小菜店,买东西就得步行至少十五分钟去超市,老年人估计要走更久。

南门以前是开的,出小区就能买菜买饭理发打车……我曾跟物业提议过保留南门,请他们去跟某单位协商。小区里老年人居多,保留原来的南门,方便他们购物出行就医,不就是尊老爱幼的表现吗?

后来,方便之南门还是给堵上了。那还是疫情之前。

“尊老爱幼”体现在哪里呢?当某些词语仍被倡导被宣传时,就说明,现实社会中,还很欠缺。

还想起我关注的一个南宁的美食博主。她每天都分享自己的菜篮子,买了什么菜,一目了然。她家只有她和老公两口人,每次的菜量很少,经常是“四根豆角、一个土豆、一把瓜花、一根肋排、一个玉米……”

透过她的菜篮子,南方菜市场人性化和精细化服务水平,就可见一斑。

最新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