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医学杂志《柳叶刀》发表的一篇综述文章提醒,有1/4的老年人(65岁及以上)存在营养不良,或正面临营养不良风险,其中患有慢性病、口腔状况差、长期住院、离群寡居、饮食健康不健康这5类老人营养不良风险更高。
“营养不良”不是小问题,很多疾病都源于“营养不良”,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牵头开展的调查也显示,百岁老人的共同点是营养状况良好。
但老人营养健康问题却因各种原因一直不被重视,老人以及他们家人也不知道何为营养良好,智慧食堂恰好解决了该类问题,其中社区智慧食堂更是让老人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营养饮食服务。
那么,社区智慧食堂是如何呵护老人营养健康呢?
一、按需自助自选 多样饮食营养更均衡
改善老人营养其实要做到两点:一是均衡,也就是“杂”;二是适量。但是在传统食堂就餐,菜品都是固定分量的,老人食量不大,常常选择两三个菜就能吃饱。
而智慧食堂称重设备采用精确到克的方式,老人可以吃多少拿多少,一块肉、一根青菜、一片西瓜都是可以的,通过这种多样选择的方式帮助老人同时做到“均衡”和“适量”。
其次,为了保证不同年龄段的老人都能轻松操作,智慧食堂只有两个就餐步骤,一是绑盘,二是选餐。老人只需要通过刷脸、刷卡等方式绑定餐盘后就可以随意选餐,选择完毕可以直接落座就餐,系统会自动计价、自动结算,让老人可以便捷享用。
二、饮食忌口提醒 营养报告指引
智慧食堂的妙处不仅体现在选择上,更体现在个性化的饮食服务。家人或工作人员可以帮助老人在后台设置忌口食品或忌口场景,当老人选择到忌口菜品时,设备会及时亮屏提醒,让老人减少该类菜品的摄入。
而在就餐完后,系统会自动推送一个记录老人专属饮食数据的报告,包括摄取了多少脂肪、蛋白质等营养,是偏高还是偏低,并提出饮食指南,家人可以通过该报告及时了解老人的饮食状况,更好呵护老人健康。
三、食堂烹饪软烂 后台定位需求
除了老人的自主健康饮食以外,食堂的菜品选择、烹饪方式对于老人来说都十分重要,食堂应多制作质地偏软的食物,如鱼肉、丝瓜、虾、豆腐等,而智慧食堂则辅助将菜谱标准化,当厨师输出未来排餐计划时,系统将自动生成菜谱所需原材料、各原材料的需求量,可以以更快、更标准的方式烹饪符合老人需求的菜品。
同时,智慧食堂后台会处理、分析菜品数据,并提供菜品排行榜,让食堂了解哪类菜品更受欢迎,哪类菜品受欢迎但每人选择的量较少等等数据细节,及时为老人们提供更合理的饮食服务。
科技暖人心,社区智慧食堂始终行进在呵护老人营养健康的道路上,希望我们从此刻开始,携手同行,共同守护他们“舌尖上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