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野美宇2023年与国乒主力选手交手纪录:
WTT新加坡大满贯赛:女单第二轮,平野美宇3-2王艺迪
德班世乒赛:女单1/8决赛,平野美宇0-4王艺迪
WTT常规挑战赛萨格勒布站:女单决赛,平野美宇4-3孙颖莎
竞技体育,有输有赢,这本是正常现象;但放在平野美宇身上,意义就完全不同了。
平野美宇在经历2016年夺得世界杯女单冠军(国乒未参赛),2017年力克丁宁、朱雨玲、陈梦夺得亚锦赛女单冠军等高光时刻后,被国乒研究透彻,此后再遇国乒主力,多年名难求一胜,甚至当时她还被传出想直接退役。
随后在与石川佳纯的东京奥运女单资格争夺中,平野美宇也是败下阵来。
东京奥运会后,早田希娜强势崛起,平野美宇连日本女队第三的位置都保不住了。对于年纪轻轻就曾跻身世界前十的“天才少女”来说,成年后反而要重新去参加低级别赛事赚积分,心理落差确实不小。
平野美宇之前因为世界排名不如伊藤美诚、早田希娜、石川佳纯、木原美悠,所以像冠军赛这种限制参赛名额的比赛,她是没资格参赛的。随着石川佳纯退役,平野美宇积分超越木原美悠,她的世界排名重回日本女队前三。
在沉沦许久后,她终于从低谷中爬起来了,她的技战术和心理素质,较之以前,愈加成熟。
早田希娜在世乒赛突破了王艺迪,伊藤美诚赢过除陈梦外的其她国乒主力,平野美宇如今也突破了孙颖莎,日乒女队一副欣欣向荣的景象。
日本乒协国内奥运积分前三名,也是早田希娜、平野美宇、伊藤美诚,这就说明这三名选手无论是内战还是外战,都是球队的名副其实的前三。
早田希娜、平野美宇、伊藤美诚这三人,正式成为日本女队新的的“第一集团”。三名同为2000年出生的球员,正值当打之年,在巴黎奥运会周期,甚至下一个奥运周期,都会是日乒女队成绩的保证。
现阶段,已形成“集团优势”的乒乓球女队,除了国乒,就只有日乒了。
①有些球队虽然现阶段成绩还不错,但无法持续,像德国女队,她们严重依赖两名华裔老将韩莹和单晓娜。在刚结束的欧洲运动会女团决赛,就因为韩莹2-0领先后,一不小心被连丢三局被斯佐科斯逆转,最终导致德国队丢冠,原本被抱期待的德国本土选手米特兰姆决胜盘被斯佐科斯零封。所以,球队形成“集团优势”的首要一点就是本土化,依赖进口终究是不稳定的,不可持续。
②有些球队虽然出现了一批年轻球员,但是单兵作战能力有限,即便整合到一起,团体赛也是被横扫。大多数球队是有一位球员成绩较为突出,而且不知道下一位出众的人才何时能出现。
③乒乓球团体赛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始成为奥运会的一个小项目,铁打的女团冠军中国队,流水的亚军:北京奥运会是新加坡队,伦敦奥运会是日本队,里约奥运会是德国队,东京奥运会又是日本队。大概率接下来两届奥运会女团决赛,依然会是中日对决。
日本乒乓球女队,原来每个阶段都是只有福原爱、石川佳纯等一两位特别优秀的球员,但在在东京获得奥运举办城市资格后,日本乒协便获得官方的大量投入,进而用两个奥运周期的时间断代培养,才成就了2000年这批球员。
很显然,官方“赌对了”,日本队在东京奥运会乒乓球项目中收获一金一银两铜。
形成“集团优势”后,日本乒乓球女队会越来越像国乒。
①国乒绝对主力选手一般都是20岁以上,日乒现在也是一样。
对于新生代的球员,球队也不急于让她们顶上,比如08年出生的张本美和。
②日乒女队未来女团成绩不会差,更新换代也不会大起大落,因为不用过度依赖某位球员,最终会和国乒一样,三名主力分别是“老中青”三代。
③哪怕东京奥运会结束后,官方不再大量投资日本乒协,但日本乒乓球已成功“翻红”,有俱乐部和赞助商埋单,愿意掏钱来支持乒乓球的发展,已经形成了良性循环。
日本乒乓球队普遍采取搏杀战术,前三板非常犀利,强调主动上手,但同时也意味着失误多。用球迷的话说,有点“神经刀”,发挥好时和发挥差时,判若两人。所以,她们经常会爆冷输给不知名的选手。
比如平野美宇,她今年已经输给过美国选手张安、巴西选手布鲁纳·高桥。
当然,她们上了国乒研究的大名单,国乒球员肯定是以日本球员最佳水平作为参考,寻求战胜她们的办法。
除了国乒和日乒,谁会是第三个形成“集团优势”的球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