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电视剧,更加突出的是明兰的智慧和人物,所以对于其它的配角,有些情节和故事,则没有采用原著里面的。
原著《知否》是穿越小说,而改编成电视剧后,抹去了穿越的痕迹,但为了使人物和剧情连贯,就增加了新的人物和情节。
比如,原著里就没有提过卫小娘娘家人,也没有卫姨妈这一号人。
明兰能够被老太太收养,跟卫姨妈也没什么关系,但是却跟华兰的心计有关系。
01
原著里,华兰是过了及笄之礼,许了袁家。然后再有老太太病了一场,想养孙女的故事。
盛紘原想抬举墨兰,让老太太养墨兰。
于是林小娘提前知道了消息和考题,加紧训练墨兰,让墨兰在老太太那里好好表现,就为了考试得第一。
但没想到“一朝被蛇咬, 十年怕草绳”的老太太,不喜欢聪明拔尖的孩子,反而喜欢实心实意的孩子。
原本王大娘子只想带明兰过去,和墨兰打擂台的。
但是,华兰却要王大娘子把如兰也带过去。
王大娘子哪里舍得如兰离开自己身边,于是华兰说:“难道母亲想看那女人得逞?”王大娘子就沉默了。
然后,华兰接下来的一番分析,才是华兰心机的体现,一层一层,清晰明了。
第一,同时把如兰和明兰送过来,说白了,就是增加选择的机会。
如果只送明兰,盛紘会以 “明兰体弱多病,免得累坏老太太”这个借口来拒绝。
如果只送如兰,因如兰太调皮,盛紘没得会说惹老太太生气,也担心王大娘子不舍得。
第二,把如兰送过来,也显得王大娘子大度,可以博一个贤良的名声。
有些事情,自己先做了,好名声也就有了。至于老太太选不选如兰,那就是老太太的事了。
第三,假如如兰真被老太太养着,也可以收一收如兰的性子。
第四,老太太养墨兰,不免会和林姨娘亲近;如果老太太养如兰,肯定会和王大娘子亲近。
华兰把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王大娘子还是舍不得如兰。
华兰只好继续说,“寿安堂就在府里,母亲想如兰,尽可以多去看看,实在不行,也可以派可信得力的妈妈和丫鬟过去照顾,难不成还会让如兰吃苦?”
?王大娘子这才狠下心,把如兰也带过去了。
02
华兰的话,其实就是针对王大娘子的心思而说,层层递进,有理有据。
小小年纪,就有这样的心思,要么是耳濡目染,要么就是心思深沉,比她娘王大娘子更有城府。
明兰的母亲卫小娘的去世,是属于王大娘子和林小娘斗争的牺牲品。
而王大娘子和林小娘的斗争没有停止,谁得到老太太的助力,都会锦上添花。
对于王大娘子而言,只要老太太不偏心林姨娘,就是自己的朋友。
反正只要林姨娘得不到,王大娘子自己也没有损失,所以王大娘子是希望老太太养明兰的。
而明兰被老太太养,就是林姨娘和王大娘子妻妾斗争下的“鹬蚌相争, 渔人获利”。
在原著里,明兰有幸能被老太太抚养,虽然有明兰自己的努力,但华兰可谓是功劳最大。
明兰也明白大姐姐虽不是全心全意为了她好,但是明兰的确是获利者,所以明兰后期也是很感谢华兰。
03
这世间,有些事情是可以靠心机和小聪明去完成的。
但是,孔嬷嬷说得对“聪明反被聪明误”,“莫把别人当傻子”。
华兰毕竟是老太太养大的,不是王大娘子,就这样一个小小的心思,就赢过了林姨娘。
不过这样的结局,对于王大娘子也是好的。明兰这个病怏怏有人接手了,如兰又不用离开自己,林小娘那边又没有得逞,真可谓是一举多得。
所以,经常会有人说这样一句话:你只管努力,上天自会有安排。
就算你争不过那些机灵的人,但是那些机灵的人也有对手,而往往老实巴交的你,可能会成为那个漏网之鱼,脱颖而出。
《知否》开篇就传递了一个千古哲理,也是全剧的核心
《知否》中明兰、华兰相比,哪家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