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旭网
当前位置: 尊旭网 > 生活 >

广州府

时间:2023-04-24 08:04:08 编辑:阿旭

广州十大著名道观排行

1、广州市增城何仙姑景区

3A景区

何仙姑旅游景区又称小楼仙源,是增城八景之一。位于增城区小楼镇小楼墟。该景区属于宗教文化型景区,人文资源独特,文化历史悠久,是中国道教“八仙”之中唯一女仙何仙姑的故乡。景区由何仙姑家庙、庙顶仙桃、仙姑井、黄岩仙洞、何仙姑塔、何仙姑雕像、何仙姑钟楼、千年仙藤园、吉洲岛及何氏梓里村、仙桂村等名胜景点组成。何仙姑家庙是增城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旱河何仙姑庙始建于道光元年,后几次修毁,1984年经港澳同胞和各地人士捐资重修。据传是增城何仙姑在旱河卧虎盘山下驻足停留修道之所。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小楼镇泰安路16号

2、黄大仙祠

黄大仙祠,位于广东省广州市的花地村,是广州著名的宗教胜地之一,对广州及珠江三角洲以至港澳各地有极大的影响。黄大仙祠的设计以环保为主,祠内设有黄大仙主殿、关帝庙、斗姥庙,财神殿、孔圣殿,观音殿等旅游景点。黄大仙祠,是一个集传统风俗、文化、艺术和旅游为一体的旅游寺庙景观,充分展现了中国的传统文化。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芳村百花路1号

3、广州纯阳观

广州纯阳观始建于公元1824年,为清代道士、天文学家李明彻为祀吕纯阳而倡建的,是广州两大道场之一,也是文人墨客的附雅之所,因而题咏、纪游之作甚多。纯阳观占地1万平方米,坐北向南,依山构造,原有山门、灵官殿、大殿、拜亭、东西廊房、步云亭等11座建筑物,如今仅存山门、灵宫殿、方殿、拜事、朝斗台、杨孚祠、清献祠及李明彻墓。较具特色的是,观中所有建筑均筑于火山石上,是名副其实的火山岩上的道观。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新港西瑞康路268号

4、三元宫(广东省广州市)

广州三元宫道教著名宫观。在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山南麓。始建于东晋元帝大兴二年(319),初名越岗院,为南海太守鲍靓之女鲍姑修道行医之所,因地处市北,后人又称“北庙”。是岭南现存历史较长、规模较大的道教建筑。据史书记载为东晋时南海太守鲍靓所建,明代万历年间重修时始称三元宫。三元宫坐北朝南,在越秀山南麓,依山而建,渐次升高,现存各殿堂建筑总面积约2000平方米,布局以正对山门的三元殿为中心,殿前拜廊,东西连钟鼓楼。大殿后为老群殿,大殿两侧自南向北,东侧为客堂、斋堂、旧祖堂、吕祖殿;西侧钵堂、新祖堂、鲍姑殿等建筑。1989年12月广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应元路11号

5、广州市南海神庙景区

4A景区

文物保护单位

南海神庙,又称波罗庙、东庙,坐落于广州市黄埔区庙头村,是中国历代皇帝祭海的场所。庙宇占地面积3万余平方米,中轴线上由南而北依次为牌坊、头门、仪门、礼亭、大殿和昭灵宫,两侧有廊庑;西南章丘岗上有浴日亭,是古代观望海上日出之地。南海神庙是中国四大海神庙中保存下来的规模最大、最完整的海神庙,在对外交通贸易中起着重要作用,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发祥地之一,也是对外贸易交往的历史见证和重要史迹。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

6、广东圆玄道观

4A景区

圆玄道观,建立于1998年,位于广东省新华镇西面的毕村附近。景区建筑面积500多平方米,道观形状为八角三重天面,圆形大厅,顶高近30米,天花绘太极图,寓意天大地圆光明无凝,主体建筑物包括三清殿、太和楼,三清殿、凌霄宝殿、纯阳宝殿、元辰宝殿、观音殿、黄大仙殿等。圆玄道观,是广东道教活动的中心和游客游览观光的胜地,也是广东较大的道观。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

7、广州南沙天后宫

4A景区

南沙天后宫,坐落于大角山东南麓,紧临珠江出海口伶仃洋,依山傍水。天后宫的建筑依山势层叠而上,殿宇辉煌,楼阁雄伟,在天后广场正中就是石雕天后圣像,圣像高达14.5 米,是为纪念海上女神林默而建。南沙天后宫集北京故宫的风格和南京中山陵的气势于一体,规模是现今世界同类建筑之最,被誉为“天下天后第一宫”,也是东南亚最大的妈祖庙。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大角山东南麓

8、仁威祖庙

仁威庙坐落于广州龙津西路仁威庙前街,旧泮塘乡内,占地2200平方米,是一座专门供奉道教真武帝的神庙。它是当时泮塘恩洲十八乡较古老、较大的庙宇。史籍记载:仁威庙始建于宋朝皇祐四年(1052年)。明朝天启二年(1622年)、清朝乾隆年间(1736~1795年)和同治年间(1862~1874年)都进行过规模较大的修建。清朝乾隆年间重修的,该庙只有中路和西序的前三进房舍,重建时增设了后二进建筑和东序。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龙津西路前直街22号

9、都城隍庙

广州城隍庙始建于明朝洪武三年(1370年),是明清时期岭南地区较大、较雄伟的城隍庙。城隍作为古代中国民族宗教文化中普遍崇祀的重要神祇之一,大多由有功于地方民众的名臣英雄充当,是中国民间和道教信奉守护城池之神。据历史记载,广州府的城隍由于是受省级长官拜谒,地位比本省其他府城城隍高,到了清雍正年间,广州府城隍升格为管辖全省的都城隍,广州府城隍庙升格为都城隍庙。原城隍庙有仪门、中门、拜亭、大殿等,拜亭左右有斋宿所,曾被评为清代“羊城八景”之一。1920年拆庙建街时,拆去拜亭前的建筑,铺成了一条长达280米的大街,城隍庙也拆剩大殿和拜亭。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忠佑大街32号

10、广州市南粤先贤馆-五仙古观文化旅游区

3A景区

五仙观位于广州市越秀区惠福西路233号。现寺观建于明洪武十年(1377年),是一座祭祖五仙的谷神庙。该观属道教,坐向南,门上大匾上有清两广总督瑞麟书写的“五仙古观”四个大字。五仙观依山而建,现存有头门、后殿、东斋与西斋。五仙观为绿琉璃瓦重檐歇山顶,木构架保存完好,玲珑新巧。后殿东侧裸露的一块红砂岩,上有巨大的脚印凹穴,古人一向认为这是“仙人拇迹”,重点保护下来。明清两代,这里分别以“穗石洞天”和“五仙霞洞”列入羊城八景。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惠福西路233号

广东十府是指哪十府?

原广东十府分为上六府和下四府:

上六府:广州府、惠州府、潮州府、南雄府、韶州府、肇庆府;

下四府:高州府、雷州府、廉州府、琼州府。

明朝洪武二年(1369年),改广东道为广东等处行中书省,并将海北海南道改隶广东,广东成为明朝的十三行省之一。

而且,过去长期与广西同属一个大区的雷州半岛、海南岛划拨广东统辖,结束了广东以往隶属不同政区的状况,广东省区域轮廓自此基本形成。

终明之世,广东设十府一直隶州,统辖七州十五县。明朝末年,再次有中原移民迁徙岭南。

扩展资料:

广州府,是明朝在汉地南部广东省的行政区。

“广州府”这一史称,一直沿用至民国初年,后因“大总统谕”宣布废除州、府、厅的旧称而停用。清史稿对“广州府”的记载如下:

广州府:冲,繁,疲,难。隶广肇罗道。两广总督旧驻肇庆,乾隆十一年徙。光绪二十四年裁巡抚,寻复。三十一年,仍与粤海关监督、粮道同裁。

布政、敬凳提学、提法、盐运四司,巡警、劝业二道,广州将军搜判,满洲、汉军副都统,广东水师提督驻。明领县十三。康熙中增置花县。广四百二十里,袤五百二十二里。北极高二十三度十一分。京师偏西三度三十三分。

领县十四。有厅三:曰佛山,雍正十一年置;曰前山,乾隆八年置;曰虎门,道光二十五年置。有粤海关,康熙二十四年置。世稿改广州商埠,道光二十二年英南京条约订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