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市旬邑县十大著名旅游景点
1、石门山国家森林公园
国家森林公园
3A景区
石门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陕西省咸阳市旬邑县。公园面积为8856公倾,森林覆盖率达95%以上。石门山峰峦迭嶂,曲径通幽,林木茂盛,气候湿润,独具魅力的地质、地貌、气候、植被与河流水文山脉等条件,构成黄土高原南部极为少见的自然景观。石门山国家森林公园是集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森林保健功能于一体的生态型森林公园,被誉为渭北的西双版纳、西安咸阳的后花园。
地址:陕西省咸阳市旬邑县
2、马栏革命旧址
4A景区
文物保护单位
红色经典景区
马栏革命旧址,位于陕西省旬邑县马栏镇,距县城53公里。旧址由关中分区党政军机关及中共陕西省工委马栏旧址、习仲勋旧居、马栏七孔桥、关中分区大生产成果展览室、马栏革命纪念馆、纪念广场、纪念碑、水上剧场、烈士陵园等部分组成。马栏是陕甘宁边区的南大门,是圣地延安的前沿哨所,是关中分区政治、军事、经济中心,是仁人志士和军需物资通往延安的重要驿站和红色通道,也是培养革命干部的摇篮。
地址:陕西省咸阳市旬邑县马栏镇
3、陕西太白石头河国家湿地公园
国家湿地公园
太白石头河湿地公园位于陕西省咸阳市旬邑县,是2008年国家公布的新规划的国家级湿地公园之一。大致南至太白县与洋县县界,北至红崖河口,东至核桃坪,西至牛尾河。含太白水河流域珍稀水生动物省级自然保护区。隶属于宝鸡市下辖的太白县、眉县、岐山县。石头河是秦岭深处太白山下,沿着斜峪崡谷向北流淌的一条河流,石头河大坝位于秦岭脚下的斜峪关、五丈原下,地处3县交界之地,河东眉县,河西岐山县,河上游太白县。
地址:陕西省咸阳市旬邑县
4、马家堡关中特委革命旧址
3A景区
马家堡革命旧址有保护完好的关中特委、特区苏维埃政府、保安司令部、特区各部门、鲁迅师范和陕甘宁边区第二师范旧址,有习仲勋、张仲良、霍维德旧居等革命遗存,新建革命先辈硅像馆、关中特区纪念馆、雕塑广场。
地址:陕西省咸阳市旬邑县职田镇马家堡村
5、安仁瓷窑遗址
文物保护单位
安仁瓷窑遗址位于陕西省咸阳市北110公里处旬邑县城关镇安仁村,是宋至元代文化遗址,属耀州窑瓷系。。西临三水河,东依原坡,总面积约150万平方米,发掘面积1261平方米。清理出瓷窑11座宋至金元时期窑炉和晾坯场等,出土了大量文物,对研究我国古代北方窑炉史提供了新的依。1992年被公布为陕西省第三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被国务院核定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地址:陕西省咸阳市旬邑县城关镇安仁村
6、泰塔
文物保护单位
泰塔又名旬邑宝塔,位于陕西省旬邑县旬邑中学院内。建于北宋嘉祐四年(公元1059年),高53米,直径12米,建筑面积144平方米,结构为楼阁式青砖塔,塔内有旋转木质楼梯可至塔顶。2001年06月25日,泰塔作为北宋时期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地址:陕西省咸阳市旬邑县
7、古豳文化博览园
3A景区
古豳文化博览园位于旬邑县城中心东大街以北县城中心,占地6公顷。整个园区分为三大功能区。文化旅游区由陈列着具有世界之最的古象和犀牛化石等珍贵文物的古象犀牛化石展厅和始建于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旬邑现存的一座供奉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文庙;还有建于北宋嘉佑四年(1059年)的泰塔,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地址:陕西省咸阳市旬邑县北大街38号
8、旬邑县唐家民俗博物馆
旬邑唐家民俗博物馆的前身是唐家地主庄园,原为私人宅院,修建于明末清初,现存有两进三院和其它两院房子,一百五十余间,园内还有三品盐运使唐廷铨的陵墓和石牌坊,其建筑融北方四合院和苏杭园林艺术相结合,砖雕、木雕、石雕众多,图案精美、细腻。整个庭院屋顶脊卧兽飞,檐牙鸟啄,墙壁为水磨石砖,造型优美,门栏窗棱更是玲珑剔透。
地址:陕西省咸阳市旬邑县太村镇唐家村
9、旬邑泰塔
旬邑泰塔,又名旬邑宝塔,修建于北宋嘉祐四年(公元1059年),距今900多年历史,现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陕西旬邑泰塔塔高53米,占地120平方米,为八角七层楼阁式砖石结构。整个建筑远视古朴壮观,雄伟挺拔,近观做工精细、灵巧雅致。泰塔经历900多年的风雨沧桑,地基下陷,现已向东北方向倾斜,因偏离中心线2米多,被称为“中国的比萨斜塔”。
地址:陕西省咸阳市旬邑县
10、马栏革命纪念馆
马栏革命纪念馆位于陕西省咸阳市旬邑县马栏镇,距旬邑县城53公里,属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省市县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翻开中国革命史卷,马栏以其政治、经济、文化、法制、军事、政权建设的巨大功勋而彪炳史册、辉耀神州。革命战争年代,被誉为陕甘宁边区的南大门,中国革命英才培养的摇篮。
地址:陕西省咸阳市旬邑县马栏镇马栏村
旬邑旅游景点
1、马栏革命旧址
马栏革命旧址属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马栏是陕甘边革0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1932年12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六军在马栏成立并举行了授旗仪式;1937年4月,0关中特委和关中特区苏维埃政府机关迁驻马家堡村,任特委书记。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马栏是陕甘宁边区的南大门,关中分区机关所在地,是关中地区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教育中心。
2、石门山森林公园
石门山森林公园的林木种类繁多,有典型的天然次生林和林相整齐的人工林。奇花异草,观赏植物资源丰富,堪称黄土高原上的“植物王国’’。其分布错落有致,交相辉映。森林中满目清翠,郁郁葱葱。高大的乔木摩云翳日,低矮的花草争妍斗奇。树木枝叶繁茂,鲜花艳丽夺目。这里既有原始的自然风貌,又显示出人工花园的神韵。
春天,万木争荣,嫩枝点翠。榆叶梅、连翘花红黄相映;山桃、杏花风姿绰约,“红入桃花嫩,青归柳叶新。”丁香、蔷薇姹紫嫣红,一派欣欣向荣的生机。盛夏芳草萋萋,绿菌铺地;头顶浓荫蔽日,脚踩青苔腐枝,抬头不见太阳,回首不见来人“叶叶青青欲滴,枝枝楚楚生凉。
“日中不用摇纨扇,伏里可曾试葛衣?到了众山绘秋容的时候,森林中满山遍野如火如荼,松柏苍绿浓重,野菊争奇斗艳,野果挂满枝头。林下各种灌木一片片,一丛丛,都悄然换上新装,当落日余晖洒向大地时,整个山岭红橙黄绿,色彩斑斓,宛如一幅绝妙的山水画卷。
冬天,北国冰封,雪花飞扬,满目皆白,凝在岩石、树枝、枯草上的积雪犹如梨花满枝,玉树琼花,石雕蜡塑一般,使得莽莽丛林银装素裹,好一派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北国风光。
3、古豳文化博览园
古豳文化博览园位于旬邑县城中心东大街以北县城中心,占地6公顷。整个园区分为三大功能区。文化旅游区由陈列着具有世界之最的古象和犀牛化石等珍贵文物的古象犀牛化石展厅和始建于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旬邑现存的唯一一座供奉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文庙;还有建于北宋嘉佑四年(1059年)的泰塔,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内设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民间工艺美术大师”称号的库淑兰剪纸纪念馆和展示旬邑精品剪纸、刺绣、布衣、工艺挂件、石雕等作品的民间手工艺品展览以及定期为游客举行旬邑唢呐等民俗风情演义及民间艺术展演的宣传文化中心组成。休闲娱乐区由彩色音乐喷泉、世界级民间艺术大师库淑兰的作品雕塑、景灯、石柱、休闲座椅、健身娱乐器材及绿化景观组成。
体育运动区由400米标准跑道、足球场、羽毛球场、4个篮球场组成。可为周边3所学校提供教学场地,同时可承办大型运动会。古豳文化博览园已成为一个展示旬邑历史、民俗文化、体现城市生活的新型城市空间,形成集文化、旅游、体育、休闲于一体的城市会客厅。服务设施健全,能最大程度的满足游客“吃、住、行、游、购、娱乐、”的需求。
4、马家堡关中特区旧址
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和抗日战争前期,马家堡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关中特区陕甘宁边区关中分区革命斗争的指挥中心。1936年底至1939年底,关中特区党政军机关,包括关中特委(特委书记-)、特区苏维埃政府(主席霍维德)、特区司令部(司令员张仲良、政委-)驻马家堡村,1937年9月,关中特区改称陕甘宁边区关中分区。
1936年1月,受中央委派,同志赴关中守卫陕甘宁边区南大门,其中在马家堡工作战斗将近三年时间(1937年3月—1939年底)。为了抢救保护革命遗存,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发展红色旅游,县委县政府决定建设关中特区马家堡红色旅游景区。于2010年5月份开工,按照“修旧如旧,不改变原貌”的原则,对旧房屋全部落架维修。
共维修了9院112间,2200平方米。建成了游客服务中心,革命先辈蜡像馆、关中特区纪念馆以及停车场、广场、人像步道、景区绿化,两院地坑窑,总面积12000平方米。完成了陈列布展,已于2011年7月份对外开放。
5、唐家大院
唐家大院位于旬邑县(旧称三水)城东北7公里处的唐家村。在当地,每一位村民都能给你讲述一段唐家的奇闻逸事。“唐家有个九弯弯,一脚踢了十三万”、“五五郎,十五娘,孙子替爷拜花堂”…这些民间流传下来的顺口溜,说的就是在清代一个极尽奢华的家族———“三水唐家”。
如果在人们印象中的陕西旬邑是一个“穷”地方,那么看看唐家大院,从那细致雕琢出的深深庭院,便足可窥见在这里曾经有过的精致生活。据《唐氏世系谱》记载,“三水唐家”的0是唐应弼。至于唐家什么时候迁到这里,现已无从考证,但其家族在清初便很有声望,是远近闻名的大地主。
他们财大势大,名扬西陲,商号曾遍及陕西、甘肃、四川、安徽、江苏、福建等13省50多个县,人称“汇兑中国13省、包捐知府道台衔;马走外省不吃人家草,人行四川不歇人家店”。在清嘉庆年间,唐家不过60口人,就有仆人丫环165人,还备有鹦歌轿(相当于现在的红旗轿车)66辆,“出门不离车马轿,全堂执事开道锣”,好不威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