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记者从北京市文物局获悉,暑假期间,北京地区博物馆共推出40余项重点展览及文化活动,包括主题活动、传统手工艺技艺体验活动、暑期研学活动等。
故宫将举办“甲骨文X零废弃”主题活动
故宫博物院正在举办“祥开万象——故宫与西藏文物联展”(4月29日至7月30日)及“江山逸韵——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书画作品展”(7月3日至8月6日)等,观众可通过“故宫博物院”官方微信小程序预约观展。其中,“祥开万象——故宫与西藏文物联展”由“花开满路——西藏地方与内地的交往”“花繁叶茂——认同与归宿”“春华秋实——丰硕的文化成果”三个单元组成,以“花卉”象征西藏与内地各民族相互交融的过程。展出文物108件(套),其中来自西藏自治区文物局下属各单位及萨迦寺管委会的文物13件(套),故宫博物院文物95件(套)。
“江山逸韵——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书画作品展”集中展示了中央文史研究馆20位书画艺术类馆员创作的书画作品,以及创作书稿、论文手稿、散文随笔、创作草图、速写、画册、文集等文献史料100余件。书画作品主题鲜明、内涵丰富、表现形式多样,手迹手稿带着独特的艺术观照和人文温度,全方位、多角度地向观众展示了当代馆员书画家的群体成就、个人风采。
7月15日至8月31日,故宫博物院还将举办“甲骨文X零废弃”主题活动,精选20种甲骨文,对应垃圾分类或环境保护知识,并链接相关的故宫甲骨文物收藏,讲述这些文物收藏背后的故事。观众在线上可通过微博打卡形式参与,线下可通过打卡故宫博物院内垃圾桶上的二维码参与活动。
另外,暑期每周三、周五,故宫博物院还将定期发布“文物与自然”“大故宫小细节”、古文字、展览等主题科普视频,公众可线上观看。
观众可体验传统木工技艺、手工团扇等
暑期,观众可在北京艺术博物馆参与艺博工坊传统手工艺技艺体验活动。在馆内的斫木堂,观众可进行古建及榫卯等知识学习;在锦绣坊,可体验传统染缬技艺中的绞缬工艺,学习染缬的基本原理。
7月下旬,手工团扇体验活动将配合北京艺术博物馆《瓶花落砚香——明清文房雅器展》推出。通过扎染扇面制作团扇,让观众们既能品味文房器具的“雅韵”与“趣味”,感受到文人心中的山水清泉、家国情怀,也能动手体验,享受文人意趣和美好生活。8月下旬,结合七夕传统文化特点,北京艺术博物馆将举办织绣非遗技艺体验活动。活动由传统手艺人讲授织绣相关知识,教授织绣技艺。观众可通过“北京艺术博物馆”官方微信公众号报名参加。
7月16日,北京励志堂科举匾额博物馆将举办一场“仲夏·香事”香道活动,活动中,讲师将详细介绍中国传统香道的发展史,同时,教观众制作一款在仲夏季节除疫去暑的实用香方。
青少年可参与“矿物收藏家”等活动
7月14日下午,中国地质博物馆将举办“矿物收藏家”主题活动,青少年可通过线下形式参与。通过本次活动,观众可以了解什么是矿物、矿物如何被分类以及其具备哪些物理性质。
8月中旬,中国地质博物馆将举办“神奇元素在哪里”元素与矿物主题展览。展览包括“元素是什么”“元素的诞生”“元素的发现”“元素在身边”“元素与地球”等。其中,“元素在身边”将在固体地球特别是岩石圈这一元素蕴藏的主要载体中探寻,以“熟悉的老朋友”“活泼的轻金属”“多变的三家族”“货币金属与贵重元素”“三稀元素与关键矿产”“科技感与生命力”“稀有气体与放射性元素”7个章节铺陈化学元素与矿物、矿产的知识。
8月8日,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将举办“从前有座真觉寺”少儿科普讲解活动。本次活动为6-10岁儿童量身定做,通过聆听讲解、描摹文物、互动体验的方式,让儿童感受到石刻文化的魅力,也希望借此次活动让更多家庭加深对博物馆及历史文化的关注与了解。
“三晋拾遗”暑期研学活动将带领观众深入晋中
7月至8月,中国工艺美术馆将举办“三晋拾遗”暑期研学活动、“小小讲解员”暑期培训项目、“非遗多彩织染绣”暑期研学活动等,均为收费项目,观众可通过“中国工美馆 中国非遗馆”官方微信公众号预约。
其中,“三晋拾遗”暑期研学活动以山西非遗为纽带,开展“三晋拾遗”研学之旅,走进山西、深入晋中,览建筑之胜、观医药之妙、体验工艺之美、赏民俗表演、品美食之味。研学活动由研学导师及非遗传承人共同指导,学习与体验深度结合。青少年可以深刻了解非遗所呈现的中华文化的独特性,触摸中华文明脉络,陶冶人格、情操,坚定文化自信。
2023年度“小小讲解员”暑期培训项目,设置7节中华传统文化素养提升课程及6节讲解技能提升课。课程以工艺美术及非遗相关知识为载体,全面培养青少年的社会交往、自主学习、语言表达、文字组织、待人接物五大能力,以此提升综合素养,激发创新活力。“非遗多彩织染绣”暑期研学活动则围绕传统织染绣开展,观众可跟随设计师学习中国传统色彩美学、植物染色非遗技艺和当代设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