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舞的是谁
“掌上舞”这个词来源于汉成帝的皇后赵飞燕,比喻女子舞姿轻盈。
赵飞燕原本是阳阿公主家的舞女,因为面容娇好,体态轻盈,在被阳阿公主引荐给汉成帝之后,得到了汉成帝的独宠。赵飞燕与妹妹赵合德将汉成帝迷得团团转,两人在宫中害死了怀孕的妃嫔都被汉成帝容忍了下来。
后来汉成帝封赵飞燕为皇后,为了让赵飞燕开心,专门让工匠在皇宫的太液池中建造了一艘华丽异常的“合宫舟”,一有时间就带着赵氏姐妹来这里游玩。
这天,成帝带着皇后一同泛舟赏景。赵飞燕穿着进贡的云英紫裙,衣带飘扬的她随着一曲《归凤送远》翩翩起舞。在船走到太液池中心的时候,刮来一阵大风,身形瘦弱的赵飞燕踉跄了一下,汉成帝吓了一跳,连忙扑上去拽住皇后的两只脚不肯松手。
此后,汉成帝还专门让人做了一只水晶盘供赵飞燕跳舞,因为怕她再被风刮倒,又造了七宝避风台。民间因为这件事便开始流传“飞燕能作掌上舞”的佳话。
因为赵飞燕身体轻盈,擅长舞蹈,所以后世经常引用“掌上舞”的说法来形容女子舞姿轻盈。

古代能跳掌上舞的是谁
赵飞燕。
掌上舞,汉语词汇,源自汉成帝的皇后赵飞燕,比喻女子舞姿轻盈。历史上有“燕瘦环肥”的说法,燕,就是赵飞燕;环,就是唐玄宗的贵妃杨玉环。
轶事典故
赵飞燕是阳阿公主家的舞女,面目娇好,体态轻盈。
赵飞燕成为皇后以后,汉成帝为了取悦新皇后,令工匠在皇宫太液池建造了一艘华丽的御船,叫“合宫舟”。一天,成帝带着飞燕一同泛舟赏景。
飞燕穿着南越所贡云英紫裙、碧琼轻绡,一面轻歌《归凤送远》之曲,一面翩翩起舞,成帝令侍郎冯无方吹笙以配飞燕歌舞。舟至中流,狂风骤起,险些将身轻如燕的赵飞燕吹倒,冯无方奉成帝之命救护,扔掉乐器,拽住皇后的两只脚不肯松手,飞燕则继续歌舞。经此一事,汉成帝专门制了水晶盘让她起舞,又造了七宝避风台怕她被风刮了去,宫中便流传“飞燕能作掌上舞”的佳话。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掌上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