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旭网
当前位置: 尊旭网 > 问答 >

罗成是怎么死的

时间:2023-03-04 08:48:31 编辑:阿旭

罗成是怎么死的

罗成在历史上并不存在,是小说《隋唐演义》中的人物,在历史上罗成的原型是隋朝时期的大将罗士信。

在小说、戏剧中均说,罗成字士信,民间所谓罗成者,当为历史上之罗士信。根据《新唐书》记载,罗士信是齐州历城人,十四岁即在齐郡通守张须拖部下领兵打仗,英勇非常。后归李密,又事王世充,后投唐高祖李渊,屡建战功,封郯国公。武德五年(622年),罗士信随秦王李世民征刘黑闼,守洛水城。刘黑闼攻城,正逢天下大雪,唐军也无法增援,八日后,洺水城破被俘,罗士信宁死不屈,最终被刘黑闼杀害,年二十八。李世民得知后非常悲伤,以重金赎回他的遗体,将他安葬,并赐谥号为勇。

按照史书记载,罗士信是城陷,不屈而死。至于是不是民间所传,乱箭穿胸,死于於泥河,尚待考查。但罗成死于洺水这一点,众说是一致的。据《平乡县志》记载,古洺水流经平乡一带,淤泥河当是它的俗名或是它的支流,按古洺州治所在永年县,与平乡毗邻。隋末窦建德、刘黑闼均曾建都于此。据此推断,罗士信死于平乡县艾村一带,当是事实。

艾村村西尚存一土台,据传即当年罗成大战刘黑闼时所筑之点将台。将台东南二、三里处,即为淤泥河故道。今艾村七队耕地内有一片重碱不毛之地,据说是当年罗成运盐船队倾覆之处。

《新唐书》记载,罗士信埋葬在洛阳北邙。何以艾村又有罗成墓呢?当时兵荒马乱,将军殁于军中,先草葬于当地,待后日再移柩正式安葬,自属平常。因此,艾村的罗成可能为罗士信之初葬地墓,后经考古学家考证,罗成墓位于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钟山乡,罗成墓被严重盗取。

罗成是怎么死的

罗成是怎么死的啊

对罗成死法的说法有几种,说的最多的是万箭穿心而死。

1、《兴唐传》之罗成之死

关于罗成的死,小说中有一段附会,就是当年秦琼在罗艺处发配充军之时,曾和罗成互学对方家传绝学--"罗家枪"和"秦家锏",并发誓都不隐瞒。秦琼说:"如有半点隐瞒,必吐血而亡!"秦琼教到秦家绝技"撒手锏"时,也是一晃而过。罗成立誓:"如有半点隐瞒,必死于乱箭穿身!"结果,罗成在使到罗家绝招"回马枪"时,轻轻一带而过,势如收招,他瞒掉了绝招"回马枪",终验誓言。

2、《隋唐演义》之罗成之死

没有写到罗成之死,也就没有那些惨烈的情节,人们并没被深刻震动,只有所谓俗气的公子佳人的联想在人们脑海中绵绵不绝。

3、《说唐传》之罗成之死

罗成之死也没有花费太多笔墨,看起来非常惨烈,但缺少渲染,只是简单地用了一句"乱箭齐着,顷刻丧命",没有很强的震撼之力。

4、《兴唐传》之罗成之死

罗成作为潼关大帅,治军严格,对士兵和百姓都非常好,人们交口称赞。刘黑闼苏定方攻潼关,潼关告急时,被派来援助的殷齐二王好酒色,被罗成严厉地教训--即使后来他已经和殷齐二王坦诚解释过,这件事看似过去了,可殷齐二王还是怀恨在心。罗成的结局竟然是,和被殷齐二王陷害,最终孤军奋战,在淤泥河被万箭穿心而死。

扩展资料:

罗成的形象演变

1、罗成的人物塑造源于历史上的猛将罗士信。

2、罗成初登场作品为明万历年间的小说《大唐秦王词话》,姓罗名成,字士信,为金墉城西魏王李密帐下五虎将之一,形象面如傅粉,唇若抹朱,银甲银枪,说是灌江口二郎神转世,枪法与锏法都是秦琼所授,武艺与尉迟恭战百余合不分上下,百余合战败苏定方。

3、晚明小说《隋史遗文》里,同时有罗成与罗士信两人,罗士信经历与历史上类似,死于刘黑闼之战。而罗成被设定为罗艺之子,与秦琼是表兄弟,秦琼在校场比武时,但罗成看出秦琼并不擅长射箭,在暗处用弩设下飞鹰,为秦琼保住了面子。

4、清褚人获小说《隋唐演义》里,仍有校场上罗成助秦琼射箭的情节。罗艺与窦建德交战时,罗成与窦建德的女儿窦线娘大战不分胜负,惺惺相惜,一见钟情,窦线娘留下罗成射来的箭,罗成留下窦线娘打来的金丸,互相作为定情信物。

而后罗成又辗转与花木兰的妹妹花又兰相遇,两人彼此心里喜欢,虽然同床共寝,但不曾交欢,直至罗成找到窦线娘。成婚后窦线娘、花又兰各生一子,全家一起祭拜岳母夏王曹后之墓,之后再无出场。

5、清小说《说唐全传》取消了罗士信这个人物。将罗成设定为第七条好汉,参与了给秦琼母亲祝寿,并设计了罗成与单雄信闹矛盾的情节。该书中罗成不但武艺高强,而且精通阵法,先后助瓦岗军破了长蛇阵、铜旗阵,杨林的十三太保被罗成杀了八个。

6、《兴唐传》里,罗士信被塑造成一个力大无穷却有点傻的憨将,罗成仍然是俊美的少年将军,但在性格上,罗成开始被塑造成一个心狠手辣、诡计多端的人,该书中为表现罗成阴险,增加了破长蛇阵之前,罗成套骗义父丁彦平,破阵时打伤丁彦平的情节,但随后罗成以杨广昏庸无道为由进行劝说,丁彦平一时顿悟,出家当了和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