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故事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出自清朝李绿园的《歧路灯》,原指八位仙人法力无边,在过东海时铁拐李建议将各自法宝投于水面各自过海,结果八仙各自渡过了东海。现引申为做事各有各的办法,也有各自拿出自己的本领比赛的意思。
故事内容
八仙指的是八位仙人,分别是:铁拐李、汉钟离、蓝采和、张果老、何仙姑、韩湘子、曹国舅和吕洞宾。
一天,八仙到天庭给西王母拜寿,归来途中路过东海。只见东海上波涛汹涌,白浪滔天,十分壮观。见到此景,八仙决定到海面上玩一玩。
吕洞宾说:“我们大家把自己的宝物扔到海面上,然后借助它渡过大海,比一比谁更有神通,如何?“
大家纷纷表示赞同。铁拐李率先兴致勃勃地说:“好!大家先看我的!“说完便把拐杖投向大海,拐杖立刻像一条小船一样漂浮在水面,铁拐李一个筋斗,翻立在拐杖上。大家一致叫好。
接着,汉钟离把他的芭蕉扇投到海上,跳下去站在上面。其他几位仙人也各显神通,张果老倒骑着他的毛驴,吕洞宾踩着宝剑,韩湘子坐着第,何仙姑乘着荷花,蓝采和站在花篮上,曹国舅脚踏玉版,都在海面上漂浮了起来。大家欢声笑语,好不热闹。
虽然海面上波涛汹涌,但八仙安稳地顺着波浪漂去,这种完全不同于腾云驾雾的感觉,让八仙觉得很刺激,玩得好不快意。
这就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由来。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故事
相传,一次,八仙在蓬莱阁上聚会饮酒,酒至酣时,铁拐李提议乘兴到海上一游。众仙齐声附合,并言定各凭道法渡海,不得乘舟。
汉钟离率先把大芭蕉扇往海里一扔,坦胸露腹仰躺在扇子上,向远处漂去。何仙姑将荷花往水中一抛,顿时红光万道,仙姑伫立荷花之上,随波漂游。
接着,其他几位仙人也各显神通,张果老倒骑着毛驴,吕洞宾踏着雌雄宝剑,韩湘子坐着萧,何仙姑乘着花篮,蓝采和站在拍板上,曹国舅踩着玉版,都在海面上漂浮了起来。最终八仙各自安稳渡过了东海。
扩展资料:
八仙的传说起源很早,但人物有多种说法。如淮南八仙,所指即助成西汉淮南王刘安著成《淮南子》的八公,淮南王好神仙丹药,后世传其为仙,淮南八仙之说可能附会此事而起。
五代时道士作画幅为蜀中八仙,所画人物有容成公、李耳、董仲舒、张道陵、严君平、李八百、范长生、尔朱先生。
唐朝杜甫写的《饮中八仙歌》,指的是李白、贺知章等八位能诗善饮的文人学士。今之所谓八仙,大约形成于元代,但人物不尽相同。
至明代吴元泰作《八仙出处东游记》,铁拐李等八仙过海的故事日渐流传,八仙人物也在流传中稳定下来。正式定型为汉钟离(或钟离权)、张果老、韩湘子、铁拐李、吕洞宾、何仙姑、蓝采和及曹国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