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九运动及其历史意义
一二九运动是爱国学生、各界爱国人士反对华北自治,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一场运动,时间在1935年12月9日,所以称之为一二九运动;它的意义是促进了统一战线,国共共同抗日。
北平学生的爱国行动,得到了全国学生的回应和全国人民的支持,形成了全国人民抗日民主运动的新高潮,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北平学生的抗日救国示威游行,沉重地打击了国民党政府的卖国活动。
在这场运动北平学子展现了爱国主义精神、 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为了国家、为了民族的团结和统一而英勇献身精神,深刻的诠释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真谛,他们是民族的拯救者,他们是历史的推动者。
一二九运动及其历史意义是什么
华北事变后,1935年12月9日,在中共地下党组织领导下,北平学生举行声势浩大的抗日求救亡游行,史称一二九运动;其历史意义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新的到来。
一二·九运动又称为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1935年12月9日,北平(北京)数千学生举行了抗日救国示威游行,反对华北自治,反抗日本帝国主义,要求保全中国领土的完整,掀起全国抗日救国新。
12月12日,北平学生举行第5次示威游行,高呼“援助绥远抗战”、“各党派联合起来”等口号。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次大规模学生爱国运动。
意义:
1、一二•九运动公开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吞并华北的阴谋,打击了国民党政府的妥协投降政策,大大地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2、它配合了红军北上抗日,促进了国内和平和对日抗战。它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民主运动新的到来。
正如毛泽东所指出的,一二•九运动是抗战动员的运动,是准备思想和干部的运动,是动员全民族的运动,有着重大的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