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出自哪个兵法著作
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出自《孙子兵法》九变篇。这句话的意思是实地打仗的将可以不听取远在京城纸上谈兵的首长的指导命令。
释义:
1.将领远征在外可以应急作战,(胜败乃一瞬间之事,战机不可失。)不必事先请战或等待君主的命令再战(如再请命,怕是贻误战机)。
2.将士在外随机应战,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不遵守君王的命令。
3.现代引申义:在职场中,由于特殊情况或突发状况,员工先自行应变处理善后,事后再请示汇报的情形。
出处:
春秋·齐·孙武《孙子兵法·九变篇》:“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君命有所不受。”
司马光·宋·《资治通鉴》:“五十七年(癸卯,前258)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
亮曰:“彼本无战心,所以固请者,以示武于其众耳。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苟能制吾,岂千里而请战邪!”(晋书.帝纪第一)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是一种策略,也是一种原则。但凡明君圣主,只要头脑清醒,对于征战在外的将帅,只是遥相节制、赋予将领充分的自主权,而非“事无巨细”、事必躬亲地干预前线兵务。结果往往是前者得胜,后者败北。
翻译:古代的交通和信息传播不方便,就说在几千里外的边境如果发生战争,本来只需要派五千士兵就可以平定战乱,如果等到将军写信去请示皇帝,等皇帝和大臣开完会,回完信过来,边境的战争可能就需要五万人去平定战乱了,而《孙子兵法》中说的君命有所不受,是因为等不到君命,也有一重意思是君上根本就不了解情况,发的乱命,当然可以不受,不然会累死三军的,打仗吗,兵贵神速!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出自哪个兵法?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出自《孙子兵法·九变篇》。
原句: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将受命于君,合军聚众,圮地无舍,衢地合交,绝地无留,围地则谋,死地则战,涂有所不由,军有所不击,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君命有所不受。
故将通于九变之利者,知用兵矣;将不通九变之利者,虽知地形,不能得地之利矣;治兵不知九变之术,虽知五利,不能得人之用矣。
翻译:孙子说:用兵的原则,将接受国君的命令,召集人马组建军队,在难于通行之地不要驻扎,在四通八达的交通要道要与四邻结交,在难以生存的地区不要停留,要赶快通过。
在四周有险阻容易被包围的地区要精于谋划,误入死地则须坚决作战。有的道路不要走,有些敌军不要攻,有些城池不要占,有些地域不要争,君主的某些命令也可以不接受。
古语智慧
将帅是君主使命的执行者,用兵打仗在外,战场上的情况复杂多变,因此君主根本不可能对战场形势得到及时有效的信息,因此孙武主张,将帅在外领兵作战,根据战况具体分析,对于君主的一些不合乎战术要求的命令可以不听从。
这正是从变化的角度出发,提倡军事将领用兵不能因循守旧,一成不变,要灵活机制地处理各种问题,凡是以大局为重,对无关紧要的或者对全局没有实际意义的抉择,坚决不予以执行。慎重地实施方案是取得胜利的基本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