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旭网
当前位置: 尊旭网 > 问答 >

寒衣节是哪一天

时间:2023-03-27 10:10:11 编辑:阿旭

寒衣节是哪一天

每年的农历十月初一是寒衣节,是中国民族传统的祭祀节日。

农历十月初一祭祀祖先,有家祭、也有墓祭,南北方都是如此,如今江南的许多地区,还有十月初一祭新坟的习俗。虽然现代很多人过寒衣节已经越来越简单化,但在民间还是会有人不忘初心,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会进行杀猪宰羊来庆祝,其中还有另一种原因,寒衣节过后就是冬天,人们要好好的犒劳自己。

其实不管在寒衣节还是在其它节日,不管具体用什么方式祭祀,每个人都应该放弃浊思尘念,清净身心,正心诚意,这是寒衣节的精神与灵魂,也是今天的寒衣节值得发扬的意义。在古代这代表着一种积极的信仰,承载着人们的美好祝愿。

关于寒衣节吃红豆饭的传说:

传说在古代有个放牛娃,因与地主抗争,被地主砍死,鲜血把撒在地上的米饭染得通红,这一天正是十月初一。此后,穷人在十月初一都要吃红豆饭纪念他。从这一历史典故中就能看出来,每一个节日都有它存在的意义,故事的真实性虽有待考证,但这种祝愿是好的。

寒衣节是哪一天

寒衣节是哪一天

寒衣节已有数千年历史,那寒衣节具体指的是哪一天呢?那么本文就来简单分享一下这方面的相关知识:

寒衣节,又称“十月朝”、“冥阴节”,“鬼头日”等,为每年农历十月初一,是我国北方百姓祭扫祖先送寒衣的节日,相传起源于周代,实际形成不早于宋代。寒衣节流行于我国北方地区,不少北方人会在这一天祭扫烧献,纪念仙逝亲人,谓之送寒衣。我国北方地区民众将寒衣节与每年春季的清明节、七月十五的中元节合称为中国的三大“鬼节”。

因为寒衣节正逢进入寒冬季节的第一天,为使先人在阴曹地府免挨冷受冻,人们不仅要为亡者烧纸钱,还要焚烧用五色纸做的衣服,为先人送去御寒的衣物,谓之“送寒衣”,后来有的地方不再烧寒衣,而是“烧包袱”,是把许多冥纸封在一个纸袋之中,写上收者和送者的名字以及相应称呼,这就叫“包袱”。

早在周朝时,十月初一这天便会举行重要的祭祀活动,《礼记·月令》中描述了周代腊祭的情形:以猎物为祭品,天子在社坛上祭祀日月星辰众神,在门闾内祭祀五代祖先,同时慰劳农人,颁布新的作息制度。《诗经·豳风·七月》曾提到“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意思是说从九月开始天逐渐要冷了,人们该添置御寒的衣裳了,因此十月初一又俗称授衣节。

明代对寒衣节的详细记载:“十月一日,纸肆裁纸五色,作男女衣,长尺有咫,曰寒衣,有疏印缄,识其姓字辈行,如寄书然。家家修具夜奠,呼而焚之其门,曰送寒衣。新丧,白纸为之,曰新鬼不敢衣彩也。送白衣者哭,女声十九,男声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