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辕北辙的故事
从前有一个人,要从魏国到楚国去。他带上很多的盘缠,雇了马车就上路了。楚国在魏国的南面,可这个人竟让车夫赶着马车一直向北走去。
路上有人问他要往哪儿去,他大声回答说:“去楚国!”。路人告诉他说:“到楚国去应往南方走,你这方向不对。”。那人满不在乎地说:“没关系,我的马快着呢!”。路人替他着急,拉住他的马说道:“方向错了,你的马再快,也到不了楚国呀!”。那人依然毫不醒悟地说:“不要紧,我带的路费多着呢!”。路人极力劝阻他,那个一心要到楚国去的人有些不耐烦地说:“我的车夫赶车的本领高着呢!”。路人无奈,只好松开了拉住车把子的手,眼睁睁看着那个魏国人走了。
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首先看准方向,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有利条件;如果方向错了,那么有利条件只会起到相反的作用。

南辕北辙的故事?
南辕北辙的成语故事:
魏王想攻打赵国,季梁劝他说:"我在太行山下遇到一个赶着车向北走的人,告诉我说:‘我要去楚国。'我问他:‘你要去楚国,为什么要向北呢?
他说:'我的马好。'我说:'您的马虽然好,但这不是去楚国的路啊!'他又说:'我的路费很充足。'我说:‘你的路费虽然多,但这不是去楚国的路啊!'他又说:'给我驾车的人本领很高。'他不知道方向错了,赶路的条件越好,离楚国的距离就会越远。
现在大王动不动就想称霸诸侯,办什么事都想取得天下的信任,依仗自己国家强大,军队精锐,而去攻打邯郸,想扩展地盘抬高声威,岂不知您这样的行动越多,距离统一天下为王的目标就越远,这正像要去楚国却向北走的行为一样啊!"
扩展资料:南辕北辙的原文:
“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方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吾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将奚为北面?’曰:‘吾马良。’臣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
曰:‘吾用多。’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善。’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
南辕北辙的作者简介:
刘向(约前77—前6)又名刘更生,字子政。西汉经学家、目录家、文学家。沛县(今属江苏)人。楚元王刘交四世孙。汉宣帝时,为谏大夫。汉元帝时,任宗正。
以反对宦官弘恭、石显下狱,旋得释。后又以反对恭、显下狱,免为庶人。汉成帝即位后,得进用,任光禄大夫,改名为“向”,官至中垒校慰。曾奉命领校秘书,所撰《别录》,为中国最早的图书公类目录。
治《春秋彀梁传》。著《九叹》等辞赋三十三篇,大多亡佚。今存《新序》、《说苑》、《列女传》等书,《五经通义》有清人马国翰辑本。原有集,已佚,明人辑为《刘中垒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