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孙无忌简介
长孙无忌,字辅机,是唐朝初期政治家。
长孙无忌生性聪慧,勤奋好学且精通文史。长孙无忌少年时丧父,他被舅舅高士廉抚养长大。隋朝末年,李渊称帝建唐,长孙无忌投奔大唐,辅助秦王李世民,后担任比部郎中。武德九年,长孙无忌等人参与策划玄武门之变,成功诛杀太子李建成。李世民登基后,长孙无忌先后任左武侯大将军吏部尚书、赵州刺史,改封赵国公等,并列为凌烟阁24功臣之首。唐太宗病逝后,长孙无忌辅助李治登基,后担任宰相,主持朝政。显庆四年,长孙无忌遭人诬告谋反,削官流放到黔州,不久被逼自缢,葬于昭陵。
长孙无忌为李唐谋划一生,更是为大唐繁荣昌盛立下汗马功劳。
长孙无忌是谁
长孙无忌,字辅机,河南洛阳人,鲜卑族。唐朝初期宰相、外戚,隋朝右骁卫将军长孙晟的儿子,文德皇后同母兄,母为北齐乐安王高劢之女。长孙无忌历仕三朝,做宰相三十多年,有文武之才,为唐初有名的政治家。他身为贵戚,权重而不专,对大唐皇室忠心耿耿,尽职尽力,为唐朝的典章制度的制定作出了贡献。
长孙无忌幼年丧父,由舅父高士廉抚养成人。聪明鉴悟,雅有武略,与唐太宗是布衣之交,结为姻亲。晋阳起兵后,前往投效,跟随秦王李世民征战四方,成为心腹谋臣。颇有功勋,受封上党县公,参与策划玄武门之变。
贞观年间,历任左武侯大将军,领吏部尚书、右仆射,迁司空、司徒兼侍中、检校中书令,袭封赵国公,图形于凌烟阁,位列第一。立储之争时,支持晋王李治,选为顾命大臣。唐高宗即位,授太尉、同中书门下三品。永徽年间,长孙无忌在《贞观律》基础上,主持修订《唐律疏议》。冤杀吴王李恪,反对“废王立武”。
长孙无忌曾主持修订《唐律疏议》,奠定唐朝两百多年的律法根本。《唐律疏议》继承魏晋南北朝以来的立法成就,创造性的于律条之后附上注疏,使得“疏在律后,律以疏存”,是中国法制史上的立法典范。它贯彻“先存百姓”的指导思想及“安人宁国”的治国方针,使立法宽平,顺乎历史潮流,因而促进了唐初封建经济迅速恢复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