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维简介
三国时期,顶尖的谋士都有自己的特有称号,如“卧龙”诸葛亮、“凤雏”庞统、“冢虎”司马懿,而姜维就被人们称为“幼麟”。那他有何能力与前三者并列,称为“幼麟”呢?
少年时期的姜维便聪明伶俐,并且他还非常喜欢儒家大师郑玄的学说。姜维的父亲姜囧战死沙场后,他只得与母亲相依为命。后来,姜维由于出色的作战能力,被赐为天水郡参军。公元228年,诸葛亮出兵北伐时,用离间计成功将姜维收为己用。诸葛亮去世后,姜维在蜀汉军中崭露头角,并慢慢的独掌军权。在之后的数十年中,姜维继续率领蜀汉军队北伐,与曹魏名将邓艾等人多次交手。蜀汉后期,宦官黄皓专权,蜀中大臣也多反对北伐,所以姜维只得屯兵沓中。刘禅降魏后,姜维希望凭借自己的力量复兴蜀汉,结果失败被杀。
在蜀汉后期人力缺乏的情况下,姜维仍凭一己之力与曹魏抗衡数十年。由此看来,姜维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

姜维人物简介
姜维
(三国时期蜀汉名将)
姜维(202年-264年),字伯约,天水冀县(今甘肃甘谷东南)人。三国时蜀汉名将,官至大将军。少年时和母亲住在一起,喜欢儒家大师郑玄的学说。因为父亲姜冏战死,姜维被郡里任命为中郎。
诸葛亮北伐时,姜维被怀疑有异心,姜维不得已投降蜀汉,被诸葛亮重用。诸葛亮去世后姜维在蜀汉开始崭露头角,费祎死后姜维开始独掌军权,继续率领蜀汉军队北伐曹魏,与曹魏名将邓艾、陈泰、郭淮等多次交手,姜维北伐总计大胜两次;小胜三次;相距不克四次;大败一次,小败一次。后因蜀中大臣也多反对姜维北伐,而宦官黄皓弄权,姜维杀之不成,只得在沓中屯田避祸,后司马昭五道伐蜀,姜维据守剑阁,阻挡住钟会大军,却被邓艾从阴平偷袭成都,刘禅投降。后姜维希望凭自己的力量复兴蜀汉,假意投降魏将钟会,打算利用钟会反叛曹魏以实现恢复汉室的愿望,但最终钟会反叛失败,姜维与钟会一同被魏军所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