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交近攻是谁提出的
远交近攻是范雎提出的,远交近攻本是三十六计之一,秦国能吞并六国实行统一,所用的正是此计。《战国策》秦策中范睢向秦昭王献出了远交近攻之策,当时齐国实力强大,而且路程遥远,想要攻打齐国必需经过韩魏二国,难以取胜。先攻打韩魏二国,防止三国联盟,再与齐国结盟稳定其心。数年后平定南方,将齐国也收拾了,完成了统一中国的理想目标。
范雎以远交近攻之策,稳住了齐国,将韩魏二国得以迅速的击败,防止了三国联盟,慢慢的开拓江土,对于实力强的齐国却放在了最后收拾。其实当时的齐国国力强盛,不能随便攻打,其次攻打齐国,小国则会群起响应,齐国不保,韩魏更如囊中之物。
范雎在提出远交近攻之策之前,秦王本想攻打齐国,如果秦王没听范雎的建议,齐、韩、魏三国很可能抱团作战。秦国想全身而退都很难,再有别国参与,秦国就更麻烦了,由此看来范雎是中国统一的头号功臣。

远交近攻战略是谁提出的
远交近攻战略是范雎提出的。
战国时期,范雎觐见秦昭襄王阐述其秦一统天下的战略。范雎认为,只有做到"得寸即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才能真正消化所取得的领地,主张“远交近攻”策略。这一策略得到秦昭王的积极推行,并任范睢为相。
“远交近攻”策略先把斗争重点放在离秦国较近的韩赵魏三家,而暂时对较远的齐楚置之不顾。
“远交近攻”不仅巩固了秦国所攻取的土地,还破坏了东方诸侯国的“合纵联盟”,加快了秦国统一的步伐。
扩展资料:
内涵
当实现军事目标的企图受到地理条件的限制难以达到时,应先攻取就近的敌人,而不能越过近敌去打远离自己的敌人。为了防止敌方结盟,要千方百计去分化敌人,各个击破。消灭了近敌之后,“远交”的国家又成为新的攻击对象了。“远交”的目的,实际上是为了避免树敌过多而采用的外交诱骗。
应用
战国末期,七雄争霸。秦国经商鞅变法之后,势力发展最快。秦昭王开始图谋吞并六国,独霸中原。公元前270年,秦昭王准备兴兵伐齐。范雎此时向秦昭王献上“远交近攻”之策,阻秦国攻齐。
他说:齐国势力强大,离秦国又很远,攻打齐国,部队要经过韩、魏两国。军队派少了,难以取胜;多派军队,打胜了也无法占有齐国土地。不如先攻打邻国韩、魏,逐步推进。为了防止齐国与韩、魏结盟,秦昭王派使者主动与齐国结盟。
其后四十余年,秦始皇继续坚持“远交近攻”之策,远交齐楚,首先攻下郭、魏,然后又从两翼进兵,攻破赵、燕,统一北方;攻破楚国,平定南方;最后把齐国也收拾了。秦始皇征战十年.终于实现了统一中国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