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旭网
当前位置: 尊旭网 > 问答 >

儿童年龄符合我国古代总角

时间:2023-01-31 07:12:58 编辑:阿旭

哪个儿童年龄符合我国古代总角所指的年龄段

总角是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故称“总角”)。垂髫是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髫,古代儿童头上下垂的短发)。

古人对年龄段的描写

童年.古代,幼儿把头发扎成像一对牛角般的小髻,称总角.

垂髻:童年.儿童未成年时不戴帽子,头发下垂.后因以“垂髻”指童年.晋代陶渊明《桃花源记》:“黄发垂髻,并怡然自乐.”

及笄:女子15岁.笄是古代妇女盘头发用的簪子.及笄,指女子15岁时,把头发簪起,表示已成年.《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而笄.”

豆蔻:十三四岁的少女.唐代杜牧《赠别》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寇梢头二月初.”后因以“豆寇”年华喻十三四岁的少女.

破瓜:女子16岁.古代文人把“瓜”字拆开,成为两个八字,因称16岁的女子为“破瓜之年”.

弱冠:男子20岁.古代男子20岁行成年礼,束发戴冠,表示已成年.

《礼记·曲礼上》说:“二十曰弱冠.”西晋左思《咏史》诗:“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

而立:30岁.孔子《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后因称30岁为“而立之年”.

不惑:40岁.《论语·为政》:“四十而不惑.”言人到了40岁,社会经验增多,遇事能辨是非,不再疑惑.后称40岁为“不惑之年”.

强仕:40岁.《礼记·曲礼上》:“四十曰强而仕.”谓男子40岁,智慧、气力皆强盛,可以出仕.

天命:50岁.《论语·为政》:“五十而知天命.”后称50岁为“天命之年”.

艾:50岁.《礼记·曲礼上》:“五十曰艾.”孔颖达疏:“发苍白如艾也.意谓头发苍白如艾的年龄.

花甲:60岁.由天干、地支互相组合排列的60个名号而得名.循环一次为60岁,称作一个“花甲”.

耳顺:60岁.《论语·为政》:“六十而耳顺.”故称60岁为“耳顺之年”.

耆:60岁.《礼记·曲礼上》:“六十曰耆,指使.”

古稀:70岁.杜甫诗《曲江》:“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耄耋:《礼记·曲礼上》:“八十、九十曰耄.”《诗经·秦风·车邻》:“逝者其耋.”毛传:“耋,老也.八十曰耋.”后因以八九十岁为“耄耋之年”.

期颐:百岁.《礼记·曲礼上》:“百年曰期,颐.”期是期望,颐是养.就是说,人活到一百年,是期望中的高寿,所以到了这个年龄,就要很好地养起来.于是,后人把“期颐”作为百岁的代称.

哪个儿童年龄符合我国古代总角所指的年龄段

哪几个儿童年龄符合我国古代“总角”所指的年龄段?

总角: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总,聚束;角,小髻,意为收发结之,即儿童的发髻向上分开的样子,俗称小丫角,因此称童年时代为「总角」

  出自诗经齐风甫田
  无田甫田,维莠骄骄。无思远人,劳心忉忉。
  无田甫田,维莠桀桀。无思远人,劳心怛怛。
  婉兮娈兮。总角丱兮。未几见兮,突而弁兮!

  译文
  大田宽广不可耕,野草高高长势旺。切莫挂念远方人,惆怅不安心惶惶。

  大田宽广不可耕,野草深深长势强。切莫挂念远方人,惆怅不安心怏怏。

  漂亮孩子逗人怜,扎着小小羊角辫。才只几天没见面,忽戴冠帽已成年。

  注释

  ①无田(diàn 佃)甫田:不要耕种大田。田(diàn 佃),治理。甫田(tián),大田。

  ②莠(yǒu 有):杂草;狗尾草。骄骄:犹“乔乔”,高大貌。

  ③忉忉(dāo 刀):心有所失的样子,一说忧劳貌。

  ④桀桀:借作“揭揭”,高大貌。

  ⑤怛怛(dá 达):悲伤。

  ⑥婉、娈:毛传:“婉娈,少好貌。”

  ⑦总角:古代男孩将头发梳成两个髻。丱(ɡuàn 贯):形容总角翘起之状。

  ⑧弁(biàn 辨):成人的帽子。古代男子二十而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