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君浩
1945年3月,褚君浩出生在江苏宜兴一个书香家庭。1953年,8岁的褚君浩随父母从虹口区搬家到华东师范大学,在华东师范大学附小读四年级。
1958年,褚君浩转入上海徐汇中学念初三。
1962年高考时,褚君浩连续填报了复旦大学物理系、华东师范大学物理系和上海师范学院(上海师范大学前身)物理系三个志愿,非物理系不上。那年,虽然物理考了满分,但由于作文失误,最终被第三志愿的上海师范学院录取。
1966年,褚君浩毕业于上海师范学院(现上海师范大学)物理系,被分到上海市梅陇中学当物理老师。
1978年,褚君浩考上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研究生,先后获得硕士学位(1981年)和博士学位(1984年)。
1981年,褚君浩获得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硕士学位。
1984年,褚君浩博士毕业后留所工作,同年12月起,担任中国科学院技术物理研究所物理室副主任。
1984年12月起,褚君浩担任中科院技术物理研究所物理室副主任。
1986年2月至1988年10月,褚君浩获得德国洪堡基金,赴德国慕尼黑技术大学物理系从事半导体二维电子气研究。
1993年7月起,褚君浩担任中国科学院红外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2021年12月22日,参加复旦大学光电研究院、上海市智能光电与感知前沿科学研究基地启动仪式暨学术研讨会。[4]
主要成就科学研究科研综述
褚君浩
褚君浩提出了HgCdTe的禁带宽等关系式;被国际上称为CXT公式,广泛引用并认为与实验结果最符合;建立了研究窄禁带半导体MIS器件结构二维电子气子能带结构的理论模型;发现了HgCdTe的基本光电跃迁特性,确定了材料器件的光电判别依据;开展了铁电薄膜材料物理和非冷红外探测器研究,研究成功PZT和BST铁电薄膜非制冷红外探测器并实现了热成像。褚君浩主要研究固体物理、窄禁带半导体物理。系统研究了窄禁带半导体的基础物理,在光学性质、电学性质、能带结构、晶格振动、杂质缺陷、二维电子气研究方面取得系统的研究成果,HgCdTe基础物理部分研究成果具有国际领先水平。提出的禁带宽度公式被国际上称为CXT公式(褚、徐、汤)。
学术论文
截至2015年12月,褚君浩发表论文200余篇,研究结果被中国国内外广泛引用并被写进美国、英国、荷兰、前苏联等出版的科学手册和专著中,被Landolt-Bornstein科技数据集特邀为“含Hg化合物部分”修订负责人。
[1]李高芳,许艳霞,胡涛,等.氧化铝晶体的太赫兹光谱特性研究[J].红外与毫米波学报,2021,40(1):38-43.
[2]李高芳,许艳霞,刘现款,等.太赫兹瞬态光谱研究La0.7Ca0.3MnO3薄膜的温度相关相变[J].红外与毫米波学报,2021,40(4):490-495.
[3]宋志勇,商丽燕,陈平平,等.InN超导中的磁通钉扎性质研究[J].红外与毫米波学报,2021,40(3):321-328.
[4]张松然,何代华,涂华垚,等.HgCdTe薄膜的输运特性及其应力调控[J].物理学报,2020,69(5):196-201.
[5]陆加良,俞伟伟,张晓东,等.基于人工微结构的大面积高效率近红外吸收器[J].红外与毫米波学报,2018,37(6):740-745.
[6]孙雷,马建华,姚娘娟,等.铜含量变化对Cu(In,Ga) Se2薄膜微结构的影响[J].红外与毫米波学报,2017,36(1):1-5,29.
[7]沈丹萍,张晓东,孙艳,等.负带隙HgCdTe体材料的磁输运特性研究[J].物理学报,2017,66(24):237-243.
[8]李高芳,马国宏,马红,等.光抽运太赫兹探测技术研究ZnSe的光致载流子动力学特性?[J].物理学报,2016,65(24):247201-1-247201-6.
[9]刘伯路,田博博,赵晓林,等.界面极化层引起P(VDF-TrFE)电容器的电容-电压的不对称[J].红外与毫米波学报,2016,35(2):143-146.
[10]王万胜,侯云,张增辉,等.生长于Pt/Ti/SiO2/Si衬底的ZnxNi(1-x)Mn2O4薄膜的结构与光学性质[J].红外与毫米波学报,2016,35(6):676-680.
[11]张金中,诸佳俊,邓青林,等.镧掺杂BiGaO3多晶薄膜光学性质[J].红外与毫米波学报,2015,34(4):447-451.
[12]田莉,孙璟兰,王建禄,等.自支撑P(VDF-TrFE)红外探测器[J].红外与毫米波学报,2015,34(6):654-657.
[13]徐勇刚,吕蒙,陈建新,等.非对称In0.53 Ga0.47As/In0.52Al0.48As量子阱的零场自旋分裂能与高场g因子[J].红外与毫米波学报,2015,34(6):688-693.
[14]丛蕊,胡古今,俞国林,等.聚合物含量对锆钛酸铅多层膜光学特性的影响[J].红外与毫米波学报,2015,34(3):297-300.
[15]张雷博,侯云,周炜,等.锰钴镍氧薄膜热敏型多元红外探测器研制[J].红外与毫米波学报,2014,33(4):359-363.
[16]陶佰睿,苗凤娟,张健,等.钕掺杂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活性研究[J].红外与毫米波学报,2014,33(4):355-358.
[17]朱晓晶,马建华,姚娘娟,等.CuInSe2薄膜的化学溶液制备方法[J].红外与毫米波学报,2014,33(3):231-236.
[18]苗凤娟,陶佰睿,胡志高,等.微纳BNT铁电薄膜阵列制备及性能研究[J].红外与毫米波学报,2014,33(2):139-142,148.
[19]刘新智,徐勇刚,俞国林,等.In0.53Ga0.47As/In0.52Al0.48As量子阱二维电子气中的零场自旋分裂与塞曼分裂[J].红外与毫米波学报,2014,33(2):134-138.
[20]赵守仁,黄志鹏,孙雷,等.碲化镉薄膜太阳能电池电学特性参数分析*[J].物理学报,2013(18):507-512.
[21]张琰,黄志明,侯云,等.Mn1.56Co(0.96-x)Ni0.48CuxO4系列薄膜光电性质研究[J].红外与毫米波学报,2013,32(2):113-117.
[22]张传军,邬云骅,曹鸿,等.不同退火条件对磁控溅射CdS薄膜性能的影响[J].红外与毫米波学报,2013,32(4):298-303.
[23]曹鸿,褚君浩,王善力,等.沉积参数对射频磁控溅射制备的碲锌镉薄膜的影响[J].红外与毫米波学报,2013,32(2):97-101.
[24]黄敬国,陆金星,周炜,等.磷化镓高功率太赫兹共线差频源的研究*[J].物理学报,2013(12):120704-1-120704-5.
[25]张传军,邬云骅,曹鸿,等.不同衬底和 CdCl2退火对磁控溅射 CdS薄膜性能的影响*[J].物理学报,2013(15):158107-1-158107-9.
[26]赵守仁,黄志鹏,孙雷,等.肖特基势垒对CdS/CdTe薄膜电池J-V 暗性能的影响*[J].物理学报,2013(16):168801-1-168801-6.
[27]张旻浩,沈宏,高国龙,等.学报任重而道远——《红外与毫米波学报》创刊30周年暨第7届编委会会议[J].红外与毫米波学报,2012,31(3):前插1-前插2.
[28]何悦,窦亚楠,马晓光,等.热原子层沉积氧化铝对硅的钝化性能及热稳定性[J].物理学报,2012,61(24):512-516.
[29]高成,杨静,孟祥建,等.Nd掺杂对BiFeO3薄膜微结构和电学性能的影响[J].红外与毫米波学报,2012,31(1):21-25.
[30]张肇先,疏小舟,褚君浩,等.762nm氧分子吸收带在非均匀大气中不同投射角的大气透过率准确模型[J].红外与毫米波学报,2012,31(3):203-209.
[31]苗凤娟,陶佰睿,褚君浩.应用于中红外波段的阵列化多孔硅一维光子晶体的制备[J].红外与毫米波学报,2012,31(4):311-313,329.
[32]崔艳峰,左少华,江锦春,等.电解液中Cu2+浓度对CuInS2薄膜的影响[J].红外与毫米波学报,2012,31(2):102-105,117.
[33]魏来明,周远明,俞国林,等.高迁移率InGaAs/InP量子阱中的有效g因子[J].物理学报,2012,61(12):435-441.
[34]朱亮清,林铁,郭少令,等.非简并p型Hgi-xMnxTe单晶(z〉0.17)的负磁电阻机理研究[J].物理学报,2012,61(8):407-415.
[35]窦亚楠,何悦,马晓光,等.甲烷流量对8.5代非晶硅光伏组件P层材料结构和光学性质的影响[J].红外与毫米波学报,2012,31(1):5-10.
[36]王威,周文政,韦尚江,等.GaN/A1xGal-xN异质结二维电子气的磁电阻研究[J].物理学报,2012,61(23):452-456.
[37]张小华,陈路,林铁,等.掺砷碲镉汞的光致发光光谱和电学性质[J].红外与毫米波学报,2012,31(5):407-410.
[38]石刚,李亚军,左少华,等.原位退火对磁控溅射制备的ZnS薄膜微结构和发光性能的影响[J].红外与毫米波学报,2011,30(6):507-510.
[39]崔艳峰,袁声召,王善力,等.Cu(In,Ga)Se2薄膜的制备及其表征[J].红外与毫米波学报,2011,30(3):198-201,206.
[40]周远明,俞国林,高矿红,等.弱耦合GaAs/AlGaAs/InGaAs双势阱隧穿结构的磁隧穿特性研究[J].物理学报,2010,59(6):4221-4225.
[41]王建禄,孟祥建,高艳卿,等.LB法制备的P(VDF-TrFE)共聚物薄膜其光学和电学特性研究[J].红外与毫米波学报,2010,29(6):406-409,456.
[42]张婷,胡古今,商景林,等.FTO玻璃衬底上锆钛酸铅多层膜的微结构与光学特性[J].红外与毫米波学报,2010,29(3):176-179.
[43]郭鸣,孟祥建,杨平雄,等.Bi2 Cu0.1 V0.9 O5.35-ξ固态电解质化学溶液法的合成与性能[J].红外与毫米波学报,2009,28(4):259-262.
[44]胡古今,张婷,孙璟兰,等.PbZrxTi1-xO3多层膜中与极性缺陷复合体相关的介电驰豫[J].红外与毫米波学报,2009,28(5):321-324,329.
[45]刘浦锋,王建禄,田莉,等.朗缪尔铁电聚合物薄膜的电学特性:高热释电系数和低介电常数[J].红外与毫米波学报,2009,28(6):401-404,409.
[46]邵军,马丽丽,吕翔,等.窄禁带碲镉汞调制光谱的近期进展和前景[J].红外与毫米波学报,2008,27(1):1-6,20.
[47]魏建子,沈雪勇,丁光宏,等.隔附子饼灸红外辐射光谱及时间曲线[J].红外与毫米波学报,2008,27(4):247-251.
[48]商丽燕,林铁,周文政,等.两个子带占据的In0.53Ga0.47As/In0.52Al0.48As量子阱中填充因子的变化规律[J].物理学报,2008,57(6):3818-3822.
[49]赵晓英,刘世建,褚君浩,等.锆钛酸铅双层膜的铁电及光学特性研究[J].物理学报,2008,57(9):5968-5972.
[50]胡古今,商景林,张婷,等.锆钛酸铅多层膜的铁电和介电特性[J].红外与毫米波学报,2008,27(3):169-171,184.
[51]葛玉建,黄志明,侯云,等.化学沉积法低温生长锰钴镍薄膜结晶性及红外椭偏光谱研究[J].红外与毫米波学报,2008,27(6):413-416.
[52]商丽燕,林铁,周文政,等.In0.53Ga0.47AS/In0.52Al0.48As量子阱中的正磁电阻效应[J].物理学报,2008,57(8):5232-5236.
[53]商丽燕,林铁,周文政,等.In0.53 Ga0.47As/In0.52Al0.48As量子阱中双子带占据的二维电子气的输运特性[J].物理学报,2008,57(4):2481-2485.
[54]胡古今,洪学鹍,陈静,等.高反射率周期性铁电多层膜形成机理研究[J].红外与毫米波学报,2007,26(2):89-91.
[55]林铁,孙璟兰,孟祥建,等.用SiO2气凝胶做隔热层的铁电薄膜红外探测器性能与铁电薄膜层厚度的关系[J].红外与毫米波学报,2007,26(5):329-331,335.
[56]越方禹,邵军,魏彦峰,等.变温吸收谱研究液相外延碲镉汞浅能级[J].物理学报,2007,56(5):2878-2881.
[57]周文政,林铁,商丽燕,等.双δ掺杂In0.65Ga0.35As/In0.52Al0.48As赝型高迁移率晶体管材料子带电子特性研究[J].物理学报,2007,56(7):4143-4147.
[58]刘爱云,薛建强,侯云,等.PMNT薄膜可见-红外光学性质的研究[J].红外与毫米波学报,2007,26(6):405-408.
[59]周文政,林铁,商丽燕,等.InAlAs/InGaAs/InAlAs量子阱高迁移移率二维电子气系统中的反弱局域效应研究[J].物理学报,2007,56(7):4099-4104.
[60]孙璟兰,LI YA-WEI,李亚巍,等.BiFeO3薄膜中的电学输运性质[J].红外与毫米波学报,2006,25(6):401-404.
[61]朱博,桂永胜,周文政,等.Al0.22Ga0.78N/GaN 二维电子气中的弱局域和反弱局域效应[J].物理学报,2006,55(5):2498-2503.
[62]朱博,桂永胜,周文政,等.窄禁带稀磁半导体二维电子气的磁阻振荡研究[J].物理学报,2006,55(6):2955-2960.
[63]刘爱云,孟祥建,薛建强,等.化学溶液法制备的Pb(Mg1/3 Nb2/3)O3-PbTiO3薄膜的光学性能[J].物理学报,2006,55(6):3128-3131.
[64]吴玉年,黄志明,陈育伟,等.波长扫描法测量光纤偏振模色散研究[J].红外与毫米波学报,2006,25(1):64-66.
[65]朱博,桂永胜,仇志军,等.窄禁带稀磁半导体二维电子气的拍频振荡[J].物理学报,2006,55(2):786-790.
[66]周文政,姚炜,朱博,等.单边掺杂InAlAs/InGaAs单量子阱中二维电子气的磁输运特性[J].物理学报,2006,55(4):2044-2048.
[67]马建华,孟祥建,孙璟兰,等.MOD法制备的Bi3.25Nd0.75Ti3O12薄膜的铁电各向异性行为[J].无机材料学报,2005,20(2):430-434.
[68]杨平雄,孟祥建,黄志明,等.层状钙钛矿铁电薄膜中铁电极化子研究[J].红外与毫米波学报,2005,24(1):1-6.
[69]马建华,孙璟兰,孟祥建,等.SrTiO3金属-绝缘体-半导体结构的介电与界面特性[J].物理学报,2005,54(3):1390-1395.
[70]姚炜,仇志军,桂永胜,等.Si调制掺杂AlGaN/GaN异质结磁阻拍频现象[J].物理学报,2005,54(5):2247-2251.
[71]马建华,孟祥建,孙璟兰,等.MOD法制备的Pb0.985La0.01(Zr0.4Ti0.6)O3铁电薄膜的晶型结构及铁电性能[J].无机材料学报,2005,20(1):163-168.
[72]马建华,孟祥建,孙璟兰,等.化学溶液法制备的Bi3.25La0.75Ti3 O12和Bi3.25Ndo.75 Ti3 O12薄膜的光学特性[J].物理学报,2005,54(8):3900-3904.
[73]马建华,孟祥建,孙璟兰,等.常压制备SiO2气凝胶薄膜[J].红外与毫米波学报,2004,23(6):465-468.
[74]郑泽伟,沈波,桂永胜,等.AlxGa1-xN/GaN调制掺杂异质结构的子带性质研究[J].物理学报,2004,53(2):596-600.
[75]李新曦,赖珍荃,王根水,等.溅射沉积功率对PZT薄膜的组分、结构和性能的影响[J].红外与毫米波学报,2004,23(4):313-316.
[76]仇志军,桂永胜,疏小舟,等.HgMnTe磁性二维电子气自旋-轨道和交换相互作用研究[J].物理学报,2004,53(6):1977-1980.
[77]仇志军,桂永胜,疏小舟,等.HgTe/HgCdTe量子阱中巨大电子Rashba自旋分裂[J].物理学报,2004,53(4):1186-1190.
[78]胡志高,王少伟,黄志明,等.化学溶液分解法制备的Bi2Ti2O7薄膜的红外光学性质研究[J].红外与毫米波学报,2004,23(1):47-50.
[79]疏小舟,吴砚瑞,陈效双,等.时域有限差分法模拟量子阱红外探测器光栅的光耦合[J].红外与毫米波学报,2004,23(6):401-404.
[80]胡志高,赖珍荃,黄志明,等.磁控溅射法制备的PZT非晶薄膜光学性质研究[J].红外与毫米波学报,2004,23(3):181-184,188.
[81]赵强,胡志高,黄志明,等.不同组分La-Ni-O薄膜的红外光谱特性研究[J].红外与毫米波学报,2004,23(2):95-98.
[82]沈雪勇,丁光宏,褚君浩,等.传统艾灸与替代物灸和人体穴位红外辐射光谱比较[J].红外与毫米波学报,2003,22(2):123-126.
[83]胡志高,王根水,黄志明,等.PbZr0.40Ti0.60O3非晶薄膜透射光谱性质研究[J].红外与毫米波学报,2003,22(3):203-207.
[84]胡志高,石富文,黄志明,等.La掺杂浓度对PLZT薄膜红外光学性质的影响[J].物理学报,2003,52(7):1624-1629.
[85]万尤宝,赵强,郭旭光,等.铁电晶体铌酸钾锂的拉曼和FT-IR光谱[J].红外与毫米波学报,2003,22(5):361-364.
[86]李亚巍,孟祥建,于剑,等.化学溶液分解法制备LaNiO3薄膜的研究[J].红外与毫米波学报,2003,22(4):269-272.
[87]胡志高,王根水,黄志明,等.Bi3.25La0.75Ti3O12超薄铁电薄膜的光学性质研究[J].红外与毫米波学报,2003,22(4):256-260.
[88]王根水,胡志高,石富文,等.化学溶液法制备PbZr0.5Ti0.5O3/La0.5Sr0.5CoO3铁电多层薄膜的结构和光学性质研究[J].红外与毫米波学报,2003,22(1):23-26.
[89]胡志高,赵强,黄志明,等.PbZr0.52Ti0.48O3薄膜红外椭圆偏振光谱研究[J].红外与毫米波学报,2003,22(1):59-62.
[90]李淑红,马世红,李波,等.有机弱极性材料交替LB膜的铁电性[J].科学通报,2003,48(16):1754-1757.
[91]仇志军,蒋春萍,桂永胜,等.变In组分沟道的MM-HEMT材料电子输运特性研究[J].物理学报,2003,52(11):2879-2882.
[92]王根水,赖珍荃,于剑,等.化学溶液法制备的Ba0.9Sr0.1TiO3薄膜的结构及光学特性研究[J].红外与毫米波学报,2002,21(1):37-40.
[93]王根水,赖珍荃,于剑,等.La0.5Sr0.5CoO3薄膜的化学溶液法制备及椭偏光谱研究[J].红外与毫米波学报,2002,21(z1):57-60.
[94]胡志高,王根水,黄志明,等.溶胶-凝胶法制备的PbTiO3薄膜的光学性质研究[J].红外与毫米波学报,2002,21(3):175-179.
[95]蒋春萍,郭少令,孙全,等.退火与未退火MM-HEMT材料中二维电子气的磁输运特性研究[J].红外与毫米波学报,2002,21(z1):79-82.
[96]黄志明,张展,蒋春萍,等.Hg1-xCdxTe禁带宽度附近折射率增强效应[J].红外与毫米波学报,2001,20(3):161-164.
[97]梁帮立,褚君浩,蒋春萍,等.用拉曼散射谱与远红外反射谱研究GaxIn1-xAsySb1-y四元混晶的长波光学声子[J].红外与毫米波学报,2001,20(4):315-317.
[98]茅文英,孙全,褚君浩,等.激光束感应电流法研究HgCdTe电活性缺陷和焦平面器件的光电特性[J].红外与毫米波学报,2001,20(4):259-262.
[99]万尤宝,李静,褚君浩,等.铁电晶体铌酸钾锂的倍频性能研究[J].红外与毫米波学报,2001,20(2):147-150.
[100]丁光宏,姚伟,褚君浩,等.人体手臂部几个穴位与非穴位区红外辐射光谱特征[J].科学通报,2000,45(23):2531-2536.
[101]王晓光,常勇,桂永胜,等.赝形δ掺杂AlGaAs/InGaAs/GaAs量子阱的光致发光性质研究[J].红外与毫米波学报,2000,19(5):333-337.
[102]孟祥建,程建功,杨平雄,等.不同退火方式得到的PbTiO3薄膜的红外光谱研究[J].物理学报,2000,49(2):371-374.
[103]郑卫民,王辉,王松有,等.Co2Ag98颗粒膜中磁光克尔效应的增强[J].红外与毫米波学报,2000,19(1):53-56.
[104]褚君浩.祝贺本刊顾问、前主编汤定元院士80华诞[J].红外与毫米波学报,2000,19(3):237-240.
[105]蒋春萍,桂永胜,郑国珍,等.p-Hg1-xCdxTe材料中轻空穴的性质研究[J].物理学报,2000,49(5):959-964.
[106]常勇,王晓光,唐文国,等.窄禁带Hg0.79Cd0.21Te的红外光致发光[J].红外与毫米波学报,2000,19(3):174-176.
[107]程建功,孟祥建,唐军,等.溶胶-凝胶法制备的Ba0.8Sr0.2TiO3薄膜的结构及铁电性质研究[J].物理学报,2000,49(5):1006-1009.
[108]黄志明,季华美,陈敏挥,等.GaAs体材料折射率红外椭圆偏振光谱研究[J].红外与毫米波学报,1999(1):23-25.
[109]桂永胜,郑国珍,蔡毅,等.n-HgCdTe表面积累层的定量迁移率谱研究[J].红外与毫米波学报,1998,17(3):182-186.
[110]刘普霖,陆卫,陆晓峰,等.碲镉汞在磁量子限的弛豫时间[J].红外与毫米波学报,1995,14(6):471-474.
[111]李标,陈新强,褚君浩,等.液相外延生长Hg1-xCdx Te薄膜及其特性分析[J].红外与毫米波学报,1995,14(3):216-222.
[112]金世荣,罗晋生,褚君浩,等.InGaAs/GaAs和InGaAs/AlGaAs应变层量子阱中的子带弛豫过程[J].红外与毫米波学报,1995,14(3):237-240.
[113]褚君浩,胡志高.红外偏振效应和偏振遥感研究进展[J].遥感学报,2018,22(6):926-934.
[114]晏磊,顾行发,褚君浩,等.高分辨率定量遥感的偏振光效应与偏振遥感新领域[J].遥感学报,2018,22(6):901-916.
[115]孟祥建,韩莉,孙璟兰,等.0.7Pb(Mg_(1/3)Nb_(2/3))O_3-0.3PbTiO_3薄膜中自极化效应诱导的稳定热释电系数[J].红外与激光工程,2009,38(6):961-965,1019.
[116]李霞,褚君浩,李陇遐,等.室温核辐射CdZnTe像素阵列探测器的研制[J].光电子.激光,2008,19(6):751-753.
[117]褚君浩.铁电薄膜非制冷红外探测器的技术发展[J].红外与激光工程,2008,37(1):9-13.
[118]丁轶文,丁光宏,沈雪勇,等.正常与冠心病人体表穴位红外辐射光谱特征研究[J].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2006,23(2):309-312.
[119]郑泽伟,沈波,陈敦军,等.AlxGa1-xN/GaN调制掺杂异质结能带分裂特性[J].稀有金属,2004,28(3):491-494.
[120]李淑红,马世红,李波,等.半花菁染料LB膜的铁电性与厚度关系[J].物理化学学报,2004,20(10):1253-1257.
[121]赵强,褚君浩.磁控溅射制备不同组分La-Ni-O薄膜的研究[J].功能材料,2003,34(6):687-689.
[122]万尤宝,吴宇容,陈静,等.铌酸钾锂晶体的生长和缺陷[J].人工晶体学报,2002,31(1):5-9.
[123]王根水,于剑,赖珍荃,等.改进溶胶-凝胶法制备PZT5O/5O铁电薄膜[J].功能材料,2002,33(1):63-64.
[124]常勇,唐文国,程才凤,等.中远红外傅里叶变换发光测量中双调制技术的实现与优化[J].光学学报,2001,21(12):1489-1492.
[125]陈岳立,张荣君,夏国强,等.双重傅里叶变换红外椭偏光谱系统的研制[J].光学学报,2001,21(6):729-733.
[126]鲍忠兴,褚君浩,柳翠霞,等.Cd1-xZnxTe在高压下的电学性质、状态方程与相变[J].高压物理学报,2000,14(4):269-272.
[127]鲍忠兴,褚君浩,柳翠霞,等.Hg1-xCdxTe在高压下的电学性质、状态方程与相变[J].高压物理学报,2000,14(1):28-32.
[128]常勇,唐文国,程才峰,等.中远红外Fourier变换发光测量中的双调制技术[J].仪器仪表学报,2000,21(Z1):166-168.
[129]万尤宝,褚君浩,黄芳朋,等.非线性光学晶体铌酸钾锂的二次谐波产生[J].发光学报,2000,21(2):129-133.
[130]郑卫民,褚君浩,陈良尧,等.Co-Ag颗粒膜的磁光克尔效应[J].功能材料,2000,31(5):491-493.
[131]顾惠成,陈良辰,褚君浩,等.Hg1-xCdxTe在高压下的结构、状态方程与相变[J].高压物理学报,2000,14(4):298-301.
[132]张传军,褚君浩.薄膜太阳电池研究进展和挑战[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9,39(9):2524-2530.
[133]高矿红,魏来明,俞国林,等.HgCdTe反型层的磁输运性质[J].物理学报,2012,61(2):417-421.
[134]褚君浩.从智慧地球和绿色地球看现代光电技术的发展机遇[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0,25(5):525-532.
[135]沈学础,褚君浩,陆卫.红外光电子学研究[J].中国科学院院刊,2004,19(4):254-258.
[136]褚君浩.对基础性研究的几点看法[J].中国科学院院刊,1998,13(2):138-140.
[137]郑泽伟, 沈波, 蒋春萍, et al.Origin of the Novel Magnetoresistance Oscillation of the Two-Dimensional Electron Gas in AlxGal-xN/GaN Heterostructures[J].中国物理快报(英文版),2001,18(12):1641-1643.
[138]褚君浩,孟祥建.一种用于红外探测的有机铁电体聚偏二氟乙烯[J].红外技术,2014(1):1-9.
[139]桂永胜,郑国珍,郭少令,等.Hg1-xCdxTe光导探测器的电学参量分析[J].红外与毫米波学报,1999,18(4):317-321.
[140]杨平雄,黄志明,褚君浩.层状类钙钛矿结构铁电薄膜的禁带宽度及红外吸收研究[J].红外与毫米波学报,1999,18(3):248-252.
[141]孟祥建,程建功,叶红娟,等.PbTiO3多晶薄膜的红外光谱和声子模[J].红外与毫米波学报,1999,18(5):392-396.
[142]曹鸿,张传军,王善力,等.聚苯乙烯滤光膜均匀性的研究[J].激光技术,2012,36(5):623-626.
[143]曹鸿,张传军,王善力,等.磁控溅射制备Zr膜的应力研究[J].激光技术,2012,36(6):742-744.
[144]周文政,代娴,林铁,等.As掺杂碲镉汞多载流子体系电学特性研究[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5(5):821-826.
[145]周文政,代娴,林铁,等.In0.53Ga0.47As/In0.52Al0.48As量子阱二维电子气的零场自旋分裂[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5(6):1027-1031.
[146]章伟康,褚君浩,章闻曦.单级式光伏逆变研究与MPPT方法[J].电网与清洁能源,2009,25(11):7-12.
[147]李霞,褚君浩,李陇遐,等.室温CdZnTe核辐射探测器研究进展[J].半导体技术,2008,33(11):941-946.
[148]覃剑欢,黄志明,褚君浩.基于锁相技术的C-V特性测试仪[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8,8(14):3752-3756.
[149]褚君浩.窄禁带半导体的光电跃迁效应[J].激光与红外,2006,36(z1):759-765.
[150]王根水,赵强,孟祥建,等.LaNiO3/PbZr0.4 Ti0.6 O3/LaNiO3的疲劳特性研究[J].压电与声光,2006,28(1):72-75.
[151]石富文,孟祥键,王根水,等.锰掺杂对PbZr0.5Ti0.5O3铁电薄膜电学性能的影响[J].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2005,11(2):211-214.
[152]褚君浩.半导体物理效应及其应用讲座第四讲光吸收跃迁效应与半导体红外探测器的应用发展[J].物理,2005,34(11):840-847.
[153]王根水,石富文,孙璟兰,等.LaNiO3缓冲层对Pb(Zr,Ti)O3铁电薄膜的影响[J].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2004,10(3):294-298.
[154]赵强,黄志明,胡志高,等.LaNiO3薄膜热稳定性的研究[J].压电与声光,2004,26(3):221-224.
[155]章毓清,丁光宏,沈雪勇,等.正常人和冠心病人穴位红外辐射光谱的差异性[J].中国针灸,2004,24(12):846-849.
[156]赵强,赖珍荃,黄志明,等.LaNiO3溅射薄膜的光学和电学特性的研究[J].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2003,9(1):71-74.
[157]赵强,褚君浩.溅射时氧分压对LaNiO3-x薄膜性能的影响[J].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2003,9(3):262-266.
[158]王根水,赖珍荃,李晓军,等.溶胶-凝胶法制备掺镧钛酸铅铁电薄膜的研究[J].压电与声光,2003,25(6):483-485,493.
[159]李亚巍,张伟风,孟祥建,等.以LaNiO3作为底电极的Pb(Zr0.3,Ti0.7)O3铁电薄膜的性能研究[J].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33(1):23-26.
[160]于剑,褚君浩,汤定元.低维结构铁电材料光电性能和铁电薄膜红外焦平面列阵器件物理研究[J].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3,20(2):254-259.
[161]唐军,程建功,褚君浩,等.BST铁电薄膜非制冷红外探测器热成像应用[J].红外技术,2002,24(5):18-21,33.
[162]赵强,褚君浩,范正修.高度择优取向(111)PbTiO3薄膜的制备及光学特性[J].压电与声光,2002,24(5):382-384.
[163]丁光宏,沈雪勇,褚君浩,等.人体穴位与中医各种灸的红外辐射光谱特性[J].针刺研究,2002,27(4):269-273.
[164]丁光宏,沈雪勇,褚君浩,等.中医灸与人体穴位红外辐射光谱特性研究[J].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2002,21(4):356-360.
[165]唐军,程建功,褚君浩.非致冷钛酸锶钡铁电薄膜红外探测器[J].红外技术,2001,23(6):26-29.
[166]葛水兵,程珊华,宁兆元,等.掺杂比对脉冲激光沉积的ZnO:Al膜性能的影响[J].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2000,6(1):55-58.
[167]郑卫民,王辉,褚君浩,等.CoxAg1-x纳米颗粒膜的磁光Kerr效应[J].中国科学(A辑),2000,30(4):359-365.
[168]马智训,廖显伯,孔光临,等.镶嵌在氧化硅薄膜中纳米硅的Raman散射研究[J].中国科学(A辑),2000,30(2):169-175.
[169]傅柔励,褚君浩.聚合物链中光致极化反转的动力学研究[J].量子电子学报,2000,17(5):478.
[170]刘心田,徐国森,黄志明,等.低温背景限红外探测器[J].激光与红外,1999,29(4):232-234,242.
[171]褚君浩.科技创新开拓智能时代[J].科技导报,2019,37(2):31-33.
[172]唐宁,沈波,王茂俊,等.Al组分对AlxGa1-xN/GaN异质结构中二维电子气输运性质的影响[J].半导体学报,2006,27(2):235-238.
[173]刘世建,潘刚,赵晓英,等.非致冷IRFPA中硅微桥绝热结构的有限元数值模拟[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6(4):50-53.
[174]刘汉平,沈雪勇,邓海平,等.冠心病患者劳宫穴红外辐射光谱研究[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4,38(4):52-53.
[175]吴玉年,黄志明,褚君浩.光纤偏振模色散的测量[J].光纤与电缆及其应用技术,2004(1):40-43.
[176]褚君浩.碲镉汞红外焦平面光电子物理的应用基础研究进展[J].中国基础科学,2002(2):17-23.
[177]沈雪勇,丁光宏,褚君浩,等.人体穴位和艾灸红外辐射光谱与穴位红外传输[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1,15(4):33-35.
[178]陆逸仙,张岳灿,褚君浩,等.脑部恶性肿瘤组织切片的红外光谱研究[J].中国临床神经科学,2000,8(4):278-279.
[179]褚君浩.科学教育与科普的崇高使命[J].科学教育与博物馆,2015(1):5-6.
[180]张小华,褚君浩.掺砷碲镉汞的研究进展[J].红外,2012,33(4):1-6.
[181]朱亮清,褚君浩.HgMnTe磁性半导体研究概述[J].红外,2011,32(5):1-8.
[182]窦亚楠,褚君浩.硅基薄膜太阳电池研究进展[J].红外,2010,31(5):1-7.
[183]黄炜,越方禹,马丽丽,等.多功能半导体光电性质测试电路的设计[J].红外,2007,28(8):11-15.
[184]褚君浩,何力,李言谨,等.200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碲镉汞薄膜的光电跃迁和红外焦平面材料器件研究[J].中国科技奖励,2006(7):51-52.
[185]褚君浩.大力发展科技事业建立创新型国家[J].上海人大月刊,2006(4):1.
[186]张景基,赖珍荃,王震东,等.PZT铁电薄膜的射频磁控溅射制备及其性能[J].江西科学,2005,23(5):527-530.
[187]吕翔,褚君浩.半导体材料的光致发光[J].红外,2001(3):13-16.
[188]褚君浩.智能时代中的大数据[J].张江科技评论,2019(4):1.
[189]高艳卿,吴敬,黄敬国,等.Hg1-xCdxTe(MCT)块体红外椭圆偏振光谱研究[C].2016:71-71.
[190]王建禄,田博博,赵晓林,等.基于聚偏氟乙烯聚合物的铁电量子隧穿效应[C]https://www.530311.com/baike//中国物理学会2016年秋季会议论文集.2016:1-1.
[191]王建禄,王旭东,王鹏,等.基于铁电场效应管结构的二维半导体光电探测器[C]https://www.530311.com/baike//第二十届全国半导体物理学术会议论文集.2015:91-91.
[192]商丽燕,蒋立飞,林铁,等.InGaAs/InAlAs量子阱中二维电子气的子带间散射特性[C]https://www.530311.com/baike//第二十届全国半导体物理学术会议论文集.2015:199-199.
[193]朱亮清,邵军,朱亮,等.HgMnTe受主磁极化子的光学Aharonov-Bohm效应[C]https://www.530311.com/baike//第十七届全国凝聚态光学性质会议论文集.2014:63-63.
[194]张金中,诸佳俊,邓青林,等.镧掺杂BiGaO3多晶薄膜光学性质研究[C]https://www.530311.com/baike//第十七届全国凝聚态光学性质会议论文集.2014:57-57.
[195]胡古今,褚君浩,戴宁,等.Cu2ZnSnS4薄膜材料的简易合成及微结构与性能表征[C]https://www.530311.com/baike//第十七届全国凝聚态光学性质会议论文集.2014:82-82.
[196]欧阳程,黄志明,周炜,等.射频磁控溅射沉积Mn-Co-Ni-O薄膜的光学性质[C]https://www.530311.com/baike//第十七届全国凝聚态光学性质会议论文集.2014:68-68.
[197]黄志明,褚君浩.红外单色光椭偏研究工作进展[C]https://www.530311.com/baike//第一届全国椭圆偏振光谱学研讨会论文集.2014:5-5.
[198]陈凯先,沈文庆,吴澄,等.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的路径探讨[C]https://www.530311.com/baike//第十六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论坛论文集.2014:3-14.
[199]乔琦,施正荣,褚君浩,等.效率超过20%的P型单晶硅背钝化太阳电池[C]https://www.530311.com/baike//第13届中国光伏大会论文集.2013:213-217.
[200]沈雪勇,褚君浩,魏建子,等.穴位与艾灸红外物理特性及应用[C]https://www.530311.com/baike//全国针灸高等教育创新发展专题研讨会暨湖北中医药大学针灸骨伤学院建院30周年报告会论文集.2013:24-24.
[201]朱亮清,邵军,唐晓东,等.Hg1-xMnxTe单晶的低温磁学性质研究[C]https://www.530311.com/baike//第十九届全国半导体物理学术会议论文集.2013:16-16.
[202]杨静,孙琳,白伟,等.自旋失措型多铁体DyMnO3中的多重介电响应[C]https://www.530311.com/baike//中国物理学会2013年秋季学术会议论文集.2013:1-1.
[203]赵守仁,黄志鹏,孙雷,等.碲化镉薄膜太阳能电池制备及电学特性参数分析[C]https://www.530311.com/baike//第13届中国光伏大会论文集.2013:175-175.
[204]乔琦,葛剑,席曦,等.效率超过18.5%的P型多晶硅背钝化太阳电池[C]https://www.530311.com/baike//第九届中国太阳级硅及光伏发电研讨会论文集.2013:1-5.
[205]褚君浩.太阳能光伏技术发展趋势[C]https://www.530311.com/baike//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论文集.2012:1-1.
[206]胡古今,丛蕊,歩海军,等.铁电薄膜的形貌演化及单组分FP铁电光学微腔的制备[C]https://www.530311.com/baike//第16届全国凝聚态光学性质学术会议论文集.2012:17-18.
[207]丛蕊,胡古今,歩海军,等.特异序列电介质多层膜的制备及光学特性[C]https://www.530311.com/baike//第16届全国凝聚态光学性质学术会议论文集.2012:20-20.
[208]赵守仁,黄志鹏,孙雷,等.肖特基势垒高度对于CdS/CdTe薄膜电池JV暗性能影响分析[C]https://www.530311.com/baike//第八届中国太阳级硅及光伏发电研讨会论文集.2012:1-18.
[209]江锦春,左少华,葛杰,等.Cu2ZnSnS4薄膜太阳电池的研制[C]https://www.530311.com/baike//第八届中国太阳级硅及光伏发电研讨会论文集.2012:1-2.
[210]洪学鹍,侯海虹,胡古今,等.锰掺杂钛酸锶钡周期性铁电多层膜光电性能研究[C]https://www.530311.com/baike//第16届全国凝聚态光学性质学术会议论文集.2012:65-65.
[211]胡古今,丛蕊,步海军,等.极性缺陷复合体Ti3+-VO¨的产生与解离[C]https://www.530311.com/baike//中国物理学会2011年秋季学术会议论文集.2011:1-1.
[212]朱亮清,邵军,林铁,等.Hg1-xMnxTe单晶的带边变温吸收特性和受主杂质电离能[C]https://www.530311.com/baike//中国物理学会2011年秋季学术会议论文集.2011:1-1.
[213]胡古今,张婷,歩海军,等.基于单一化学溶液制备铁电光学微腔的技术研究[C]https://www.530311.com/baike//第十五届全国凝聚态光学性质学术会议(OPCM'2010)论文集.2010:76-76.
[214]张婷,胡古今,歩海军,等.FTO玻璃上沉积的锆钛酸铅薄膜的微结构及其相关特性[C]https://www.530311.com/baike//第十五届全国凝聚态光学性质学术会议(OPCM'2010)论文集.2010:81-81.
[215]崔艳峰,袁声召,褚君浩.CuInSe2薄膜的制备及其表征[C]https://www.530311.com/baike//第十五届全国凝聚态光学性质学术会议(OPCM'2010)论文集.2010:34-34.
[216]沈雪勇,魏建子,黄奏琴,等.不同生命状态红外辐射变化过程中穴位特异性的显现[C]https://www.530311.com/baike//中国针灸学会针灸器材专业委员会成立20周年暨2009’国际针灸器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9:159-163.
[217]高矿红,俞国林,周远明,等.InGaAs量子阱中异常的电子退相[C]https://www.530311.com/baike//第十七届全国半导体物理学术会议论文集.2009:18.
[218]张婷,胡古今,洪学鹍,等.铁电光学微腔的构筑与性能表征[C]https://www.530311.com/baike//上海市科协第七届学术年会—上海市激光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09:104-108.
[219]周文政,沈波,郭少令,等.光照对AlxGal-xN/GaN异质结二维电子气系统中拍频效应和WAL效应的影晌[C]https://www.530311.com/baike//第十七届全国半导体物理学术会议论文集.2009:63-64.
[220]魏建子,沈雪勇,丁光宏,等.隔附子饼灸红外辐射光谱及时间曲线[C]https://www.530311.com/baike//全国针法灸法临床与科研暨灸法继承与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7:31-36.
[221]商景林,胡古今,张婷,等.聚合物含量对钛酸锶钡多层膜光学性能的影响[C]https://www.530311.com/baike//2007年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科技论坛暨上海市激光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07:151-152.
[222]唐宁,周文政,商丽燕,等.光照对AlzGa1-zN/GaN异质结子带结构的影响[C]https://www.530311.com/baike//2006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物理分论坛论文集.2006:126-129.
[223]刘汉平,沈雪勇,邓海平,等.冠心病患者劳官穴红外辐射光谱研究[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4,038 (4):52-53.
[224]丁光宏,沈雪勇,褚君浩,等.中医灸与人体穴位红外辐射光谱特性研究[C]https://www.530311.com/baike//全国针法灸法临床与针刺手法规范化学术研讨会暨上海市针灸学术年会论文汇编.北京:中国针灸学会, 2003:116-120.
[225]沈雪勇,费伦,丁光宏,等.传统艾灸与替代物灸和人体穴位红外辐射光谱比较[C]https://www.530311.com/baike//第四届中国上海中外针灸临床与科研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2002:64-71.
[226]褚君浩.红外光电子物理的若干前沿问题[C]https://www.530311.com/baike//第十五届全国红外科学技术交流会暨全国光电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北京:中国兵工学会, 2001:1-4.
[227]万尤宝,褚君浩,于天燕,等.铁电晶体铌酸钾锂的二次谐波产生[J].人工晶体学报,2000, (S1):194.
[228]孟祥建,程建功,孙景兰,等.用改进的MOD法在硅衬底上直接制备高度(100)择优取向的金属性LANIO_3薄膜的研究[J].人工晶体学报,2000, (S1):149.
[229]常勇,王晓光,黄根生,等.MBE HgCdTe薄膜的红外光致发光[C]https://www.530311.com/baike//第五届全国分子束外延学术会议论文集.北京:中国物理学会, 1999:200-201.
[230]陈岳立,张荣君,夏国强,等.半导体材料的红外椭偏光谱研究[C]https://www.530311.com/baike//第十二届全国半导体物理学术会议论文集.北京:中国物理学会, 1999:46-46.
[231]桂永胜,马智训,郑国珍,等.B→0时赝形InGaAs/InAlAs异质结的自旋分裂研究[C]https://www.530311.com/baike//第五届全国分子束外延学术会议论文集.北京:中国物理学会, 1999:167-168.
[232]杨平雄,邓红梅,褚君浩.层状钙钛矿结构铁电薄膜高场耗散效应[J].中国科学E辑:技术科学,1998, (4):313-319.
[233]刘心田,包昌珍,刘志衡,等.HGCDTE注入工艺研究[J].红外与激光工程,1998, (5):36-38.
[234]徐笑春,汪燕,陈永东,等.双层结构8-羟基喹啉铝电致发光的有效载流子形成过程[J].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 (6):731-736.
[235]朱基千,褚君浩,李标,等.HG_(1-X)CD_XTE液相外延薄膜的晶体质量分析[J].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1997, (2):15-20.
[236]朱基千,李标,褚君浩,等.Hg1-xCdxTe液相外延薄膜的貌相分析[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1):72-76.
[237]朱基千,李标,褚君浩,等.HG_(1-X)CD_XTE液相外延薄膜的貌相分析[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1997, (1):72-76.
[238]刘普霖,褚君浩.现代红外材料,器件和光源的发展[J].科学,1997(1):25-29.
[239]李标,褚君浩,朱基千,等.不同邻晶面HG_(1-X)CD_XTE外延薄膜的特性分析[J].物理学报,1997, (6):129-134.
[240]朱基千,褚君浩,李标,等.衬底及生长工艺对HG_1-_XCD_XTE液相外延薄膜的影响[J].功能材料,1996, (6):39-42.
[241]刘普霖,褚君浩.现代红外物理和技术的发展[J].科学,1996(6):27-30,3.
[242]叶红娟,傅柔励,蒋伟,等.借助于PRBA_2CU_3O_7的红外光谱讨论PR在体系中的价态[J].低温物理学报,1995, (3):185-190.
[243]何钜华,褚君浩.光纤通信1-3μm碲镉汞光电二极管[C]https://www.530311.com/baike//第六届全国光纤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北京:中国通信学会, 1993:324~327页.
[244]陈新强,褚君浩,张恕明,等.垂直浸渍液相外延HG_(1-X)CD_XTE的生长及性能[J].功能材料,1993, (3):231-237.
[245]糜正瑜,褚君浩.半导体二维电子气研究新进展-长波红外辐射的探测[J].自然杂志,1991, (9):645-648.
[246]褚君浩,R.SIZMANN,F.KOCH.P-HGCDTE反型层中的子能带色散关系和LANDAU能级[J].中国科学(A辑 数学 物理学 天文学 技术科学),1990, (5):515-521.
[247]褚君浩.HgCdTe反型层电子子能带物理[C]https://www.530311.com/baike//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第七届全国半导体物理会议论文专辑.南京:南京电子器件研究所, 1989:373~375页.
[248]褚君浩,R.SIZMANN,R.WOLLRAB,等.HGCDTE共振缺陷态的电容谱研究[J].红外研究,1989, (5):327-334.
[249]褚君浩.Hg1-xCdxTe三元半导体能带参数和晶格振动的光谱研究[D].上海: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1984.[7]
人才培养教学思想
在做好科研的同时,褚君浩也非常重视教育。他认为为人师首先要了解对方,其次教育要达到互动,因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接受方式,所以要讲究方法和效率。对学生,他主张除了传授知识外,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启发为主,指导为辅。此外,他对学生的研究态度有严格的要求,其核心是踏实和严谨。
指导学生
截至2016年,褚君浩已培养50多名博士,其中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2名,中国科学院院长特别奖2名、优秀奖2名。
获得荣誉1987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四等奖。
1992年,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
1993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
1995年,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二等奖。
1999年,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二等奖。
2005年,“碲镉汞薄膜的光电跃迁及红外焦平面材料器件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2004年,被评为国家973计划先进个人和国家重点实验室计划先进个人金牛奖。
2013年,获得上海首届科普教育创新奖的“科普杰出人物奖”。
2014年,被授予第十届“十佳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2]12月,入选“第六届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提名名单,也是上海地区唯一一位提名人选。
2017年5月,获得全国创新争先奖章;9月,被评为2017感动上海年度人物。
2018年4月10日,在上海教育电视台举行的“教育,因你而奋进——2017上海教育年度新闻人物颁奖主题活动”上,褚君浩与上海交通大学教授王浩伟等10位一起获颁“2017上海教育年度新闻人物”[8]。
其他作品出版图书
褚君浩
《窄禁带半导体物理学》是2005年03月01日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褚君浩。[6]褚君浩
《红外光电子》主要介绍红外光电子物理研究的基本原理和技术,论述红外功能物质系统中光电转换、电光转换、光光转换过程及其规律和控制方法的研究,讨论人们对自然界物质运动形态转换过程的认识,这既是器件研制的基础,又是红外功能材料设计与制备的指导。人们在研究红外功能物质材料及其异质结、低维系统光电子物理...[5]个人生活褚君浩的父亲褚绍唐先生是中国著名地理教育家、历史地理学家。受父亲影响,褚君浩从小喜欢看家里订阅的《科学画报》、《科学大众》等科普杂志和科学家传记,时不时做些小发明,制作简便的吸尘器、将两块凸透镜做成望远镜等。
人物评价褚君浩院士除了在自己的研究领域卓有成就,还热心科普工作,被誉为“心系科普的院士”。(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评)[2]
褚君浩喜欢将研究工作比做挖井——选好地点,然后就踏踏实实勤勤恳恳地去探究,直到挖出水来,他被赞誉为“挖井院士”。(九三学社评)
褚君浩的人生展现了一个科学家追求卓越、服务社会的境界,他以科研为圆心,以科普和参政议政为两个半径,形成了一个不断向外扩展的同心圆。而这个圆立足于中国,放眼于世界,将一个一流科学家服务于国家和人类社会的精神世界的多面相展露无遗。(上海教育新闻网评)
社会任职1993-2003年,褚君浩担任红外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他还担任上海市红外与遥感学会理事长,中国物理学会光物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华东师范大学成像信息联合实验室共主任。2009年,褚君浩担任上海市政府参事。
褚君浩兼任《红外与毫米波学报》主编,上海市科协副主席。曾担任上海市红外与遥感学会理事长、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国际光学工程学会(SPIE)理事、第十、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