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旭网
当前位置: 尊旭网 > 知识 >

应纳税所得额怎么算

时间:2024-02-18 00:10:24 编辑:阿旭

应纳个税所得额如何计算

法律分析:计算方法:居民个人的应纳税所得额为每一纳税年度所得额扣除费用6万元,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其他确定的扣除后的余额,根据法律来计算。专项扣除,包括居民个人按照国家规定的范围和标准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第一条 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一个纳税年度内在中国境内居住累计满一百八十三天的个人,为居民个人。居民个人从中国境内和境外取得的所得,依照本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第二条 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 (一) 工资、薪金所得; (二) 劳务报酬所得; (三) 稿酬所得;(四)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五) 经营所得; (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七) 财产租赁所得;(八)财产转让所得; (九) 偶然所得。

个人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公式

 个人所得税计算明细=(税前收入-5000元(起征点)-专项扣除(三险一金等)-专项附加扣除-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①2018年10月1日起,个税起征点提高至5000元,使用超额累进税率的计算方法如下:  1、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前收入-5000元(起征点)-专项扣除(三险一金等)-专项附加扣除-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  2、缴税=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  例:假设小王的工资收入为8000元,专项扣除(三险一金等)扣除1000元,没有专项附加扣除,那么他应纳个人所得税为:(8000—1000-5000)×3%—0=60(元)。  ②个税缴费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如下:  1、全月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00元:  税率:3%;速算扣除数(元):0  2、全月应纳税所得额超过3000元至12000元:  税率:10%;速算扣除数(元):210  3、全月应纳税所得额超过12000元至25000元:  税率:20%;速算扣除数(元):1410  4、全月应纳税所得额超过25000元至35000元:  税率:25%;速算扣除数(元):2660  5、全月应纳税所得额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  税率:30%;速算扣除数(元):4410  6、全月应纳税所得额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  税率:35%;速算扣除数(元):7160  7、全月应纳税所得额超过80000元:  税率:45%;速算扣除数(元):15160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应纳税所得额怎么算

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具体如下:1、采用直接法时,计算公式为应纳税所得额等于收入总额减不征税收入减免税收入减各项扣除以前年度亏损;2、采用间接法时,计算公式为应纳税所得额等于会计利润总额加减纳税调整项目金额。一、合伙企业的合伙人分配应纳税所得额的原则如下:1、合伙企业的合伙人以合伙企业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按照合伙协议约定的分配比例确定应纳税所得额;2、合伙协议未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以全部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按照合伙人协商决定的分配比例确定应纳税所得额;3、协商不成的,以全部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按照合伙人实缴出资比例确定应纳税所得额;4、无法确定出资比例的,以全部生产经营和其他所得,按照合伙人数量平均计算每个合伙人的应纳税所得额。二、应纳税所得额不得从收入总额中扣除的项目如下:1、资本性支出;2、无形资产受让、开发支出;3、违法经营的罚款和被没收财物的损失;4、各项税收的滞纳金、罚金和罚款;5、纳税人逾期归还银行贷款,银行按规定加收的罚息,不属于行政性罚款,允许在税前扣除;6、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有赔偿的部分。总而言之,如果是采用直接法,那么计算公式为应纳税所得额等于收入总额减不征税收入减免税收入减各项扣除以前年度亏损;如果是采用间接法,则计算公式为应纳税所得额等于会计利润总额加减纳税调整项目金额。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四条 企业所得税的税率为25%。非居民企业取得本法第三条第三款规定的所得,适用税率为20%。


应纳税所得额怎么算?

1.企业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业务招待费支出,按照发生额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5‰。\x0d\x0a销售收入额2900万元*0.5%=14.5万元 大于32*60%=19.2万元 \x0d\x0a业务招待费税前准予列支14.5万元 你多列支19.2-14.5=4.7万元\x0d\x0a2.企业发生的符合条件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不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1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x0d\x0a本年度准予税前列支2900*15%=435万元 \x0d\x0a你多列支450-435=15万元\x0d\x0a\x0d\x0a以上两项应作纳税调增 4.7+15=19.7万元\x0d\x0a调整后计税所得额=96+19.7=115.7万元\x0d\x0a应纳企业所得税=115.7*25%=28.925万元\x0d\x0a应补交企业所得税=28.925-22=6.92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