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旭网
当前位置: 尊旭网 > 知识 >

贤贤

时间:2024-02-18 11:13:39 编辑:阿旭

贤贤易色的意思

贤贤易色的意思:礼贤贤士要肃然起敬。第一个贤是动词,第二个贤是名词,易也是动词,色理解为态度、形色。出自《论语·学而》成语典故子夏:姓卜,名商,字子夏,孔子的学生,比孔子小44岁,生于公元前507年。孔子死后,他在魏国宣传孔子的思想主张。贤贤易色:杨伯峻先生将贤贤易色解释为:对妻子,看中品德,不看中姿色。致其身:致:意为献纳,委弃,给予,献出。答应了别人的事就一定要尽心尽力,豁出性命。子夏说:“对待妻子,重品德,不重容貌;侍奉爹娘,能尽心竭力;服侍君上,能豁出性命;同朋友交往,说话诚实守信。这种人虽说没学习过,我一定说他已经学习过了。”子夏说:“辨别君子,就观其言谈举止;侍奉爹娘,观其是否能尽心竭力;服侍君上,看其是否能尽职尽责;同朋友交往,见其说话是否诚实守信。虽说只是辨别,可在辨别的过程中会渐渐提高自我明辨是非的能力了。”子夏说:“看重实际的德行,轻视表面的姿态。侍奉父母要竭尽全力,服务君主要奉献自身,与朋友交往要说话有诚信。这样的人,虽说没学习过,我一定说他已经学习过了。”【摘自《论语》】

贤贤易色的意思

贤贤易色的解释 语出 《论语·学而》 :“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本谓对 妻子 要重品德,不重容貌。后多指 尊重 贤德的人,不看重 女色 。 《汉书·李寻传》 :“圣人承天,贤贤易色,取法於此。” 颜师古 注:“贤贤,尊上贤人。易色,轻略於色,不贵之也。” 元 王实甫 《西厢记》 第四本第一折:“我却待‘贤贤易色’将心戒,怎禁他兜的上心来。” 《儿女 英雄 传》 第四十回:“公子此时,一来心里 不安 ,二来有些发讪,三来也未免动了点儿贤贤易色,满面周身闹了个难的神情儿,共总没得什么话。” 词语分解 贤的解释 贤 (贤) á 有 道德 的,有才能的:贤明。贤德。贤能。贤良。 贤惠 。 贤淑 。贤哲。贤人。圣贤。礼贤下士。 敬辞,多指 行辈 较低的: 贤弟 。 贤侄 。贤契(对弟子或 朋友 子侄辈的敬称)。 笔画数:; 部首 :贝; 笔 色的解释 色 è 由物体发射、反射的光通过视觉而产生的印象: 颜色 。色彩。 色相 (刵 )。 色调 (刼 )。 脸上表现出的神气、样子:脸色。气色。色厉 内荏 。 情景,景象: 行色匆匆 。景色宜人。 种类:各色用品。 品质 ,质


子夏曰:贤贤易色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卜商,字子夏,以文学著称,孔门十哲之一。

这段章句,只要理解了贤贤易色,其他的语句,则不必做太深入的解读,直接从字面意思解释即可。那么贤贤易色又该如何解释呢?

贤:贤,多才也!一般多指有才能,品德高的人。贤,有胜过,超越的意思;还有尊重,崇尚的意思。

易:改变,变化,简单,交换等

色:意思是神情,神态,脸色,与巧言令色的色同义。

易色,解释为神态/神情变化的意思。我们可以想想,生活中,我们会在那些情况下情绪变化较大呢?

比如说:被人辱骂了,又比如说在玩的时候,看见上级老师来了,再比如说,听到意外的消息,还有在同辈朋友相处的时候一般会比较轻松的,除非产生误会/争执/仇怨的时候会改变神色。

我们回头再思考贤贤,如果这两个字有一个代表名词,是贤人,有品德的有才华的人,那么第一个贤字字,我们理解为动词还是形容词?我个人认为应为动词,应该理解为尊敬,崇尚之意。那么贤贤的意思就是尊敬贤能的意思。

贤贤易色可以这么理解:有才能,有品德的人应该得到尊敬,我们碰到这样的人,就不能乱来,应该从心里表现出尊敬的神态。这就是易色的根本原因。对我们值得尊敬的人,我们就该表现出应有的尊敬。由内而外的,发自内心的尊重。

我们在看后文,可以认为是贤贤易色的发展,事父母,事君,与朋友交,都要讲究的相应的原则,对父母,要孝敬,为国家,为公司办事要竭尽所能,和朋友交往,说出的话,就要做到,讲究诚信。

如此,一个人才算是个合格的人才,这样的人,就算没有学过文化课,我也认为他是很有学问的人了。

如果结合上下文来看,子夏说的这一段话,正好就是对上一段: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的解释补充和总结。

之前孔子对弟子们的要求先学会做人,懂得人际交往原则之后有余力在学文。而子夏则进一步说,做到了贤贤易色,掌握了人与人交往的原则之后,不学文,都是很有文化的人了。

这些行为其实都在于一个将心比心。当你想要得到尊重时,先尊重别人。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当我们深刻理解这种道理之后,我们就已经走上了学问之道了。

其后就是一以贯之,当我们养成了好的思维方式,处处为人思考,自然就能把事情做好了,能把事情做好的人,可是相当有能力有学问了。而当我们能处处为人思考,那么得到的回馈我想也多是正面的

毕竟,人还是情感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