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齿铜牙纪晓岚和珅下狗是第几集
是第25集。在《铁齿铜牙纪晓岚》第一部,第25集的25:45左右。下竖是狼,上竖(尚书)是狗”—— 纪晓岚是吏部侍郎,和珅是礼部尚书。有一次纪晓岚和和珅一起吃饭,在座还有一位御史。 和珅看见一条狗,故意问纪晓岚,这个东西是狼(侍郎)是狗啊。 纪晓岚随口说道:“是狗” 和珅忙问:“你怎么知道它是狗呢?” 纪晓岚说:“狼与狗有两点区别:其一,是尾巴不同,下竖是狼,上竖(尚书)是狗;其二,是它们 吃食习惯不同,狼只吃肉,别的都不吃,狗呢,遇肉吃肉,遇屎(御史)吃屎。所以知道这是条狗。拓展资料:1、《铁齿铜牙纪晓岚》,是2000年播出的一部古装轻喜电视剧。该剧是《铁齿铜牙纪晓岚》系列剧的第一部。由刘家成执导,张国立、王刚、张铁林、袁立等人主演。2、该剧讲述了两个大学士(纪晓岚与和珅)、一个大将军(福康安)和乾隆皇帝之间,为公为私,斗志斗勇的故事,以嬉笑怒骂的手法,歌颂正义与善良。3、从故事的内容上讲,可以看出编剧是下了一番功夫的,台词中不乏轻松幽默的对白。像“君子斗不过小人”这样让观众能够记住的俏皮话几乎每集都有一两句。纪晓岚通过与和珅在言语上的较量,体现了他的足智多谋。同时,纪晓岚的言行也反映了知识分子在政治舞台上的作用,针砭时弊,颇有一定现实意义。纪晓岚一剧也是戏说的路子,但是表现得很有思想,在戏说的戏里可算上乘之作。4、虽然该剧获得少有的高收视,但仍白玉微瑕。比如拍摄粗糙,“穿帮”的场景很多,字幕中的错别字成堆,尤其是港星杨丽菁扮演的莫愁遭观众反对之声最高。参考资料:铁齿铜牙纪晓岚——百度百科
和珅问纪晓岚是狼是狗
清朝时,纪晓岚与和珅同时在朝为官,纪任侍郎(官名)和珅为尚书(官名)。
一次,两人一起喝酒,和珅指着一条狗问:“是狼是狗?”意思是“侍郎是狗”。
纪晓岚非常机敏,知道和珅在骂自己,就不动声色地回答:“垂尾是狼,上竖是狗”。意思是“尚书是狗”。
和珅想用“是狼”是“侍郎”的谐音骂纪晓岚,没想到纪晓岚用“上竖”是“尚书”的谐音回击了他。
纪晓岚巧骂和珅,有什么典故吗?
字、词的读音相近或相同叫“谐音”,汉语中谐音字词不少。生活中会因这些谐音平添曲折,迭生波澜,更有巧用谐音或斗智,或讽喻,往往活泼幽默,妙趣横生。请看下面这些故事。
纪晓岚巧骂和珅
纪晓岚任侍郎时,和珅任尚书。有一次两人同一个御史官一起喝酒。席间,和珅指着一只狗问纪晓岚:“是狼(侍郎)是狗?”纪晓岚非常机敏,听出和珅借谐音在辱骂自己,立刻泰然自若地回答:“垂尾是狼,上竖(尚书)是狗。”想讨好和珅的御史也听出了此中机巧,却故意接道:“是狼是狗,是明白了。”纪晓岚一听,知道御史用意,又从容不迫地说:“还有区别呢,狼的习性是吃肉,狗的习性是遇啥吃啥,遇屎(御史)吃屎。”搞得和珅与御史狼狈不堪。
纪晓岚揶揄和珅
传说和珅建了一座亭子,请纪昀题写横额。纪昀挥毫写了两个大字“竹苞”。竹苞,竹笋也,出自《诗经》,是形容事物象雨后春笋一样破土而出。和珅想,这是说我在仕途上能飞黄腾达,于是十分高兴。后来,乾隆探访,看到亭上大字,哈哈大笑,问是何人题写。和珅愣了愣,回答是纪晓岚。乾隆说,“竹”拆开是“个个”,“苞”拆开是“草包”。纪晓岚是骂你家“个个草包”呢!
王羲之智断敲诈案
王羲之任太守时收到一村民状书,说某乡绅用一小块荒地让他葬父,言明只要一“壶”酒,事后却硬要他一“湖”酒。王羲之便到乡绅家探访,乡绅久仰其名,欲求墨宝,于是盛情款待。王羲之书写了《乐毅传》给他,乡绅喜出望外,问送何礼答谢,王羲之顺口说:“只要一活鹅”。乡绅立即提一活鹅送至府衙,王羲之却把脸一沉说:“当时说好是一河鹅,怎么只送来一只?”原来当地话“活”“河”同音。乡绅急忙辩解道:“大人,鹅四以只计数,从不以河计数的呀!”王羲之冷笑一声,拿出村民状子说:“既然鹅以只计数,难道酒有用湖计数的吗?”乡绅自理亏,只得认错。
“头鸣不是这头名”
清代乾隆末年,某县秀才考试,寂静的考场突然一阵蝉鸣,监考官查明蝉声发自考生张某帽中,于是揭开他的帽子,看到几只蝉儿尚在吟唱。张生交代,今晨离家时,其父将蝉放进他帽中,说是蝉在头鸣预兆可中头名,刚才蝉爬动使他头痒难忍便搔了几下,蝉就叫开了。监考官听了又好笑又好气,就以违纪取消了张的考试资格,并挥笔写下一首诗:“头鸣不是此头名,皆因老父好功名。秋蝉识鸣不识名,迷信兆头失功名。”
你成功的培养了一条狼,这句话什么意思
某日侍郎、尚书、御史三个高官走在路上,看见一只狗从三人面前跑过。
御史藉机会问侍郎:『是狼是狗?』(侍郎是狗)
侍郎脸都绿了:『是狗。』
尚书和御史都大笑:『何以知道是狗?』
侍郎:『看尾毛,下垂是狼,上梳是狗(尚书是狗)。』尚书脸也歪了。
侍郎:『也可以从食性看。狼是肉食,狗是遇肉吃肉、遇屎吃屎(御史吃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