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公管理和公务员区别
根本区别在于编制不同,公务员是行政编制,而参公管理单位是事业编制。1.编制上的区别按照国家规定,公务员全部是行政编,事业单位则是事业编,而参公则比较特殊,它介于二者之间。2.名称上的区别参公人员的名称为“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人员”,从广义上看是具有公务员身份的,但从严格意义上来讲不能算是正式的公务员。3.工作量不同:公务员机关更忙一点,参公机关会相对轻松一些。作为一名文联机关的公务员,和一名省委办公厅的公务员相比,大家在工作重要性、强度、密度上是不同的。参公机关承担的职能职责、重要性都不如公务员机关4.晋升机会不同:由于工作性质的不同,工作重要性的不同,也导致公务员机关和参公机关公务员在提拔升迁上的机会有差距。5.不同的定义: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务,纳入国家行政机构,国家财政承担工资福利的人员;《公务员法》所称管理单位的工作人员,是指《公务员法》所称管理单位的工作人员,职工除外的工作人员。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第二条本法所称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公务员是干部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事业的中坚力量,是人民的公仆。
什么是参公管理
参公管理是指事业单位事业编制的工作人员,管理办法不是按照事业单位的管理方式而是按照公务员的管理方式,这样的单位承担一定的政府职能,被称为参公管理单位。简单的说参公管理就是事业编制人员参照公务员管理,与公务员待遇相同,但是不是公务员编制,在职务晋升方面没有公务员上升空间大,可以和公务员之间流动。公务员招考时,看公务员职位表,一般用人单位那块没有标注“[参照管理]”就是公务员编制,反之则是参公编制
参公管理是什么意思?
问题一:参公管理是什么意思 公务员与参照公务员管理单位的工作人员是有区别的,公务员全部使用行政编制(政法专项编制),绝大部分参公(另有极少部分参照公务员管理的群众团体如总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使用行政编制)和普通事业单位是事业编制,普通事业编制与行政编制(政法专项编制)在编人员身份与性质有着本质的区别,普通事业编制在编人员需经过考试才能调入参公单位和党政机关,而公务员和通过考录的参公人员是可以相互调动的。
待遇方面:
参公单位一般是党政机关的下埂单位或者执法机构,工资待遇和完全参照公务员管理,都是财政全额拨款,但因为大部分参公单位机构规格比党政机关要低(二级局为主,少部分例外),在晋升方面空间要小一些。
问题二:参照公务员管理是什么意思 从字面意思上来讲,参照公务员管理就是:1、你不是公务员;2、组织上要按照公务员的标准把你管理起来,当然权责对等,也是按照公务员的待遇把你供养起来。出现参照公务员管理的核心所在就是编制问题,公务员使用的是行政编制,参照公务员管理使用的是事业编制,事业编制说白了就是事业单位的正式职工使用的编制,比如学校、医院之类都是事业单位。能够参照公务员管理起来的,一般都是事业单位里面比较重要的,承担一部分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职能,通常有三类:1是农业局、海洋与渔业局之类的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比如水产管理处、农机站等承担一部分 *** 职能。2团委、妇联等党群组织,这类也使用参公编制,因为党和 *** 原则上是分开的,只有 *** 的才是行政编制。3、贸促会、商会之类的社团组织,也是属于参公类型。
参公管理与行政编制在绝大部分地区都可以相互调动,只要你通过公务员考试,你个人就是具有“公务员身份”,而你的编制是受到所在单位的影响,你工作在参公事业单位,那你就是参公编制,你如果去行政部门,那你就可以转换为行政编制。因此,参公编制享受着等同于公务员的福利待遇。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参公单位是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产物,单位的编制数往往比行政单位多。因为,在全国层面,国家只控制行政编制,省、较大市控制参公编制,县市区控制着事业编制总数。
所以说由事业单位改革过来的参公单位原先编制往往比较多,这就导致了在同等情况下。新人进步参公单位晋升空间比较小,试想,一个局永远只有一个局长,一个农业局下面有100个人,一个发改局只有20个行政编。机关多半还是论资排辈的,哪个前途好,可想而知。
问题三:请问参公是什么意思,与公务员有什么区别? 参公是我国 *** 各单位政工干部和工作人员比较口语化的一种表述,全称是 参照公务员法管理。是指对 *** 委托或受权具有行政执法能力的单位和不属公务员系列的人员触参照公务员法进行管理。参公单位人员要具体分析,通过国家正常考录的工作人员,严格意义上讲不是公务员,但在录用、晋升、考核、离退等方面完全按照公务员进行管理。
公务员与参照公务员管理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是有区别的,公务员是行政编,参公和事业单位是事业编,事业编与行政编在身份与性质有着本质的区别,事业编需经过考试才能调入参公单位和公务员单位,而公务员和参公是可以互通的。参照公务员管理机关事业单位职工的编制是事业编。
参公管理什么意思
参公管理即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参公人员在录用、晋升、考核、离退等方面完全按照公务员进行管理。一般通过省组织人事部门统一招录考试(省级公务员统一考试)进入到公务员队伍的,在本省内均具有公务员身份。参照公务员法管理机关单位包括两大类:
一类是: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群团机关,如团委、科协、妇联等人民(群众)团体,因其使用行政编制,但无具体行政职能,因此称作参公群团机关工作人员。
另一类是: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此类单位多是党政机关的下属二级单位,比如档案局、史志办、渔政监察大队、城管执法局、劳动监察大队、文化市场执法大队、金融办、旅游局、关工委、组织部党员电教中心、社保局、供销社等等,虽是参照公务员管理,但是此部分工作人员一般没有行政编制而使用全额拨款事业编制,工资福利待遇和公务员没有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