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精神的内涵是什么?
长征精神的内涵是乐于吃苦,不惧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勇于战斗,无坚不摧的革命英雄主义,重于求实,独立自主的创新胆略,善于团结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长征精神是不畏艰难,不怕困苦,不怕流血牺牲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弘扬长征精神有利于弘扬民族精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为社会的全面进步提供精神动力,促进精神文明的建设与发展,可以使人们正确认识历史,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长征过程在长征途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红军冲破国民党上百万兵力的围追堵截,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激战腊子口,翻越终年积雪的崇山峻岭,穿过人迹罕至的茫茫草地,克服了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和张国焘的分裂主义等错误。纵横十余省,行程二万五千里,胜利到达陕甘宁地区,实现了红军主力的大会师。这场惊心动魄的远征,历时之长,行程之远,敌我力量之悬殊,自然环境之恶劣,在人类战争史上是罕见的。红军长征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将士弘扬伟大革命精神的胜利。
长征精神内涵是什么?
长征精神的主要内涵是:乐于吃苦,不惧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勇于战斗,无坚不摧的革命英雄主义;重于求实,独立自主的创新胆略;善于团结,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中央红军共进行了380余次战斗,攻占700多座县城,红军牺牲了营以上干部多达430余人,平均年龄不到30岁,共击溃国民党军数百个团,期间共经过14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草地,翻过雪山,行程约二万五千里,红一方面军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地区,同红一方面军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万里长征的胜利结束。
长征精神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长征精神包括乐于吃苦,不惧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勇于战斗,无坚不摧的革命英雄主义;重于求实,独立自主的创新胆略;善于团结,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其主题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其最显著的特点就是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表现,是保证我们革命和建设事业从弱小走向强大的精神力量。长征精神的基本内涵是:①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②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③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④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⑤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红星照耀中国》长征精神的内涵是什么?
《红星照耀中国》长征精神的内涵是乐于吃苦,不惧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勇于战斗,无坚不摧的革命英雄主义。重于求实,独立自主的创新胆略。善于团结,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其主题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其最显著的特点就是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表现,是保证我们革命和建设事业从弱小走向强大的精神力量。
《红星照耀中国》中的红军精神是什么?
长征精神的内涵是乐于吃苦,不惧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勇于战斗,无坚不摧的革命英雄主义。《红星照耀中国》并不是一本普通的爱国书籍,而是一位美国记者冒着生命危险,根据自己在中国的亲身经历与采访所得来的劳动成果。没有华丽的词藻,没有过多的渲染,只是朴实无华的记叙和语录,就足以让人感到在战争年代红军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和火一样的爱国情怀。读后感:《 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的埃德加·斯诺在中国考察、采访、记录红军生活方式和日常习惯、勇气、毅力的一本书。在记录长征的过程中,让我感受到红军在长征路上的艰险。在这过程中,有不少人饿死,有不少人因为大草地而失去生命,也有不少牲口也在也起不来了。尽管过程艰难,6000多里的路程。红军依然坚持了下去。成功了,为了中国。成功啦,为了红军;成功了,为了和平。成功了,为了好日子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