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旭网
当前位置: 尊旭网 > 知识 >

马云的故事

时间:2024-02-19 20:29:11 编辑:阿旭

马云靠谁起家【马云是靠什么起家相关资料】

  创业投资是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一种区别于传统债权投融资方式的新兴股权投融资方式。那么马云是怎么起家的呢?下面我就为大家解开马云是靠起家的方法,希望能帮到你。   马云白手起家的方法篇一   马云——阿里巴巴创始人,被称为“创业教父”。曾经的创业艰辛、近日的荣耀辉煌,使得这位卓越企业家身上有散发不完的光环在萦绕,下面就来看看马云创业故事吧,听听他的创业经历、伟大梦想、经营哲学和人生感悟。   马云道出3次创业的不同收获   马云:就是创业的路是一条很艰难的路,除非你真的有一个理想,否则别轻易上这条贼船,但是如果已经开始了,你确实觉得这是你的理想,那就应该坚定地走下去,如果成功的话应该谢谢好运气,谢谢帮你的朋友们;如果失败了的话,不要怨天尤人,分析自己的原因。   精彩观点:   曾经我以为理想的团队是优势互补。但现在我认识到团队最重要的是宽容,每人都会犯错误,所以能不能在你的伙伴犯错误的时候包容它,能不能你自己愿意付出更多,而不计较什么。   第一次创业最大的收获是让我重新认识自己;第二次创业我最大的收获,就是团队的成功带来的成就感,有相当多拿到期权的同事,他们拿到的是相当于10年的工资;第三次创业,认识了自己是一个焦虑的人。   我非常看重公平、正义的观念,所以我希望在一个小范围之内塑造这样的道德标准并能够得到集体的认同,在大环境里面,除了商业利益之外,希望这个社区能够真正帮到这些妈妈们。   创业邦:您是一个非常成功的连续创业者,虽然我觉得易得方舟是失败了,但是实际上我觉得他最早向很多人普及了网络的概念。感觉易得方舟有点像现在的水木清华。   马云:10年前第一次创业,当时我们五个同学,其中有三个人包括我在内是放弃了学位。两年之后,易得方舟失败对我们打击很大。第一次创业,可能就像男人的第一次恋爱一样,失恋总是必然的;但可以让人在短时间内成熟起来,刚开始我们办易得方舟的时候,正如你感觉到就是他像水木清华,它是一个很纯洁很象牙塔的地方,我们没有任何商业经验,甚至不齿说自己是商人。   那时候因为我们一出来融了600万人民币,就觉得自己好像很了不起,然后人家问你们这个公司怎么盈利?我们当时直接的反映就是看不懂互联网,互联网还需要盈利吗?互联网有眼球就可以上市了。后来回过头来再看其实任何商业的本质,都是要为股东赚钱的。经过那次之后呢我们大家重新认识自己。后来我办亿友的时候,里面的核心团队很多是从易得方舟来的,比如说刘颖,是亿友互联网里面非常核心的人物,现在刘颖是妈妈说的CTO.   创业邦:您觉得在团队创业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另外在选择团队伙伴的时候,你是怎么考虑的?   马云:曾经我以为理想的团队是优势互补。但现在我认识到团队最重要的是宽容,每人都会犯错误,所以能不能在你的伙伴犯错误的时候包容它,能不能你自己愿意付出更多,而不计较什么。   我总结过几类我觉得适合做创业伙伴的人。一是同学,因为同学之间是没有利益基础的;第二是曾经多年共事的伙伴,曾经一起面对困难,面对挫折。第三是曾经一起创过业的人,而且最好一起失败过,大家都知道底线在哪儿,都知道失败痛苦的滋味是什么。   如果已经组成了一个团队,那最重要就是宽容。问自己两个问题,如果在创业过程当中,如果我觉得我付出的东西大于我对应的股份比例,比如说我们两个的股份是一人一半,我觉得我付出了80%,我是不是能坦然开心地面对?   第二个问题,如果我的合作伙伴作出一个错误的决定,当然我们肯定讨论过争论过,但最终还是按他这个决定走了,这个决定导致了失败,我是不是能坦然面对坦然接受?   因为其实从组织行为学角度来讲,每个人都认为自己的付出大于自己的回报,而且你又能怎么肯定说你付出就一定比别人多,如果没有合作伙伴,根本没有这件事情。第二,谁不会做错误决定呢,就算当时按照我的决定去做也有可能一样会失败。   创业邦:您有下次再创业的打算吗?我看您创业是四年一次。   马云:每次都不是太成功,所以只能继续创业,第二我可能是一个闲不下来的人,我很享受这个过程。   创业邦:当时您在做亿友的时候,可以说是中国最早一批的社交网站,虽然当时没有提出这个概念,但是实质形式是很类似的。虽然现在SNS非常火,但感觉还是没有特别好的商业模式,您怎么看待?   马云:是亿友把六度空间这个概念引到中国来,我们对SNS的最早理解是希望互联网是真实社会的完全映射,把所有的人际关系都可以在互联网上面被反映出来,并且被容易的管理着。但是后来我们发现这是一个乌托邦的理想。因为在计算机系统里面,人与之间的关系,是用0和1来表示的,我们假设0是没有,1就是连着的,顶多我们再加一个属性说我们俩是同事或者是朋友,但是真实社会里,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非常复杂,他可以在这件事情上和我的利益相同,可以在那件事情上和我是敌对的利益的,然后关系还是变化的,今天可能我们是朋友,明天可能就不是,所以这样的系统是无法用一个社区来表达出来的。   所以我觉得SNS到今天为止没有找到应用模式,就是太多的SNS其实在炒作概念。我相信垂直社区也许是破局的机会,如果SNS找到盈利模式,它其实得和人们的生活非常相关。   创业邦:您有三次创业经历,但如果我问您哪次创业对您最重要,您肯定会说是妈妈说。但我想问在这三次创业经历过程中,您在每次获得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马云:第一次创业最大的收获是让我重新认识自己,我从小就在学校当好孩子,当学生干部,然后在清华时和几个伙伴一起创业,所以当时认为天下没什么难事,互联网改变一切世界,失败之后让我们很务实的认识自己。一开始办易得方舟,人家说我们书生气,我们不知道什么叫书生气,跟别人沟通时很清高,后来通过这件事情让我们了解到,我们其他的很多事情不能做,然后我们应该更尊重别人的贡献,更尊重别人的努力,心存未戒之心。   亿友验证了我们的想法,就是一家公司必须要有盈利模式。在亿友我最大的收获,就是团队的成功带来的成就感。有相当多拿到期权的同事,他们拿到的是相当于10年的工资。因为在易得方舟的时候,我们也有过期权,最后失败了大家都说期权是骗人的,废纸一张,在亿友实现了这个理想。   妈妈说现在还刚刚起步,但是我自己感觉就是反正我每开始一次新的事情呢,我就处于焦虑之中。这次如果有收获,就是认识了自己是一个焦虑的人。   创业邦:这个焦虑是不是来源于你团队的不成熟?   马云:会有。但另外,我们只有互联网的经验,但是对母婴这个行业我们是新手,包括搭建一个好的团队,怎么样寻找到社区和电子商务结合的模式,包括怎样安然度过经济危机。   创业邦:您觉得是不是像您这样有过创业经验的人,更容易获得投资人的认可。   马云:这是相对的。一次创业成功的人,第二次不一定还那么幸运。当然创业成功一次可能更容易一点,毕竟在过去认识了一些朋友,有一些信任的成分在里面,这是一点优势。   创业邦:就像你刚才说的,即使易得方舟创业失败了,但是您在那两年走过的路,相当于,就是正常情况下走过十年的路。   马云:对,我觉得这个也确实是经验的积累,但并不是只要创业过就一定更好。每次我去见VC投资人的时候,他问我易得方舟为什么失败?亿友为什么成功?他们看我对待这件事情的态度。我说易得方舟失败有内因有外因,外因是整个互联网泡沫破裂,内因只是一个团队的极不成熟,根本不了解商业社会,自视甚高。   创业邦:您在三次创业过程中,都拿到了投资,除了您个人的魅力之外,有没有什么什么技巧?   马云:如果说有技巧的话,一份漂亮的商业计划书,看起来很不错的团队,是必须的,但是我觉得其实还是靠运气的。第一次是因为在清华里面学生创业是第一次,所以有很多媒体关注,然后上海市政府的一个基金。第二次,我们团队里有麦刚,他原来做VC的,在这方面很有经验,融钱就容易很多,再加上空中网周云帆是我清华师兄,他很帮忙。做妈妈说的时候,我的导师——何庆源原来诺基亚的CEO,包括德同投资都是因为信任的关系。   创业邦:创业的成功率是很低的,但是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前仆后继?您为什么也会成为联系创业者?   马云:说到最根本你想做什么样的人,你想要什么样的生活。我不是一个对金钱、财富追求太多的人。我非常看重公平、正义的观念,所以我希望在一个小范围之内塑造这样的道德标准并能够得到集体的认同,在大环境里面,除了商业利益之外,希望这个社区能够真正帮到这些妈妈们。   从个人上我的理想,我希望将来有一天我有条件的时候能够去多赞助一些动物保护组织,这是我想要的生活,只有创业才有机会去实现。   创业邦:您对其他创业者有什么建议?   马云:就是创业的路是一条很艰难的路,除非你真的有一个理想,否则别轻易上这条贼船,但是如果已经开始了,你确实觉得这是你的理想,那就应该坚定地走下去,如果成功的话应该谢谢好运气,谢谢帮你的朋友们;如果失败了的话,不要怨天尤人,分析自己的原因。   马云:我把梦想带回美国   在马云看来,危机的“机”正是契机的“机”。在这一机会的把握上,企业家要坚持梦想,永不放弃,发挥企业家精神,以更加开放的眼光,参与到世界经济力量的重建中来。   被众多中国创业者视为偶像的马云正在美国低调地“抄底”。   美国东部时间12日上午7点30分, 纽约。马云应美国亚洲协会之邀,向云集的知名企业CEO们发表演讲。而阿里巴巴方面也向记者透露了相关细节。   在采访中,本报记者还获悉,阿里巴巴有可能在美国开启新一轮“创业”,谷歌、eBay、雅虎和微软等公司有可能成为马云新的合作对象。 阿里巴巴将今年海外市场营销预算增加至3000万美元,旨在吸引新用户。   据海关数据显示,中国2月份出口降幅达到创纪录的26%。有关人士分析,阿里巴巴正在采取举措减弱中国外贸下滑对其业务的威胁。   种种迹象表明,马云这个不知疲倦的“梦想家”,正在美国追逐自己的第二轮“创业”梦。   “我们不缺钱,我们缺精神”   梦想是一直挂在马云嘴边的关键词之一,他正是凭着对梦想的追求,把阿里巴巴带入了全球最大的互联网企业之列,现在他对这个字眼又有了最新的诠释。   演讲时,马云特别引用美国电影《阿甘正传》主人公的话说,“生活就是一块巧克力,你不去尝它,永远不知道它的滋味。”在他看来,尽管我们都不知道下一刻会发生什么,但是阿甘努力去行动、简单去行动的精神,在金融危机的当下显得难能可贵。   “我们不缺钱,我们缺精神、希望、梦想和价值观。我们应该感到幸运,因为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英雄。我们有机会看到一个新的世界成长和到来。”   其实,马云对于创业的梦想从未改变,无论在美国还是在中国。“人永远不要忘记自己第一天创业时的梦想。” 1995年,当马云投身互联网并到处推销他的“中国黄页”时,曾被当成骗子。当他说要在5年内使阿里巴巴打入世界互联网前十强时,人们把他当成狂人。他的很多言论在当时都被认为是梦话,而恰恰是这些别人觉得不可能做成的事,却被这个身材矮小但充满激情的男人干成了!时至今日,马云回想起当初的经历时,总是把自己的成功归结于对最初梦想的坚持。   呼唤企业家精神   在全世界面临危机时,马云觉得应该提倡最早的“美国精神”。   据阿里巴巴集团公关部相关人士透露,在演讲中,马云回忆初到美国硅谷时,被“美国梦”深深触动的情景。硅谷的创业者们胸怀梦想、奋力打拼、追求成功的行为让马云震动。   去年底,当金融危机的持续影响让全球陷入深度恐慌之时,马云曾在国内公开倡言用“企业家精神”救市,鼓励中国的中小企业从外贸出口的困境中努力发现内需市场的潜力,寻求继续生存下去的契机。   在演讲中,他重申自己的观点: “目前世界缺失的不是钱,缺失的是企业家的精神、梦想和价值观,企业不能等待政府,不能等待经济学家、政治家。”   马云直言,应当呼唤起企业家精神,共同参与应对危机。在马云眼里,企业家应该具有某种梦想和使命感。   对于马云的上述话语,阿里巴巴集团公关部相关人士也表示,马云一直在公司内部强调企业家精神,并指出大环境不是一两个企业家就能改变的。   马云透露说自己现在还时刻受到十年前的那种硅谷梦想的感召,从而在电子商务的这条路上得以坚持下去。   他还表示,“我相信,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Google,只要我们坚持梦想。”   他认为,自己行动起来最重要。   “如果你今天不努力工作,你永远也看不到阳光。让我们抓住机会,立即行动,不要为昨天哭泣,向前看明天。只有你自己才能救自己。只有你自己采取了行动,你才能看到明天的太阳。”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 >>>马云白手起家的方法

马云是靠什么关系发家

马云是白手起家。马云三次高考可能大家都知道,但是马云还有三次创业,如果说有什么关系帮助马云的话,那么马云的创业也不会这么艰难。三次高考才考上了杭州师范大学,三次创业才有了如今的阿里巴巴。没有任何关系,就是白手起家,努力的人总是幸运的。马云在创业成功之前,也是受了很多苦的,他曾当过秘书,做过搬运工,也蹬过三轮车给杂志社送书。毕业于师范学校的马云,一开始是一名英语教师,在做英语老师的时候成立了翻译社,并在翻译工作过程中,首次知晓了互联网,并在一次出国中接触了互联网。从中看到了互联网的发展前景,从而开始了艰难的创业之路。创业精神在瘦弱的马云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高考一次考不上,可以再考第二次考第三次,创业一次不成功,可再来一次,再来两次。 希望我们都能在历经风雨之后仍能相信彩虹,马云的成功不是偶然,胜利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阿里巴巴创业开始,钱也不多,是18个人东拼西凑凑起来的,是他们全部的家底。这18人也被我们称为18罗汉,他们跟随马云历经风雨,创立了现在辉煌的阿里巴巴。可以说,她们18个人赌上了一切,有长远的眼光,再加上有经验的团队和坚韧不拔的精神,成功是必然的。

马云创业经历简单概括?

  简述马云的创业经历
  马云1988年毕业于杭州师范学院英语专业,之后任教于杭州电子工学院。1995年,在出访美国时首次接触到因特网,回国后创办网站“中国黄页”。1997年,加入中国外经贸部,负责开发其官方站点及中国产品网上交易市场。
  1999年,正式辞去公职,创办阿里巴巴网站,开拓电子商务应用,尤其是B2B业务。目前,阿里巴巴是全球最大的B2B网站之一。阿里巴巴网站的成功,使马云多次获邀到全球著名高等学府讲学,当中包括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沃顿商学院、麻省理工、哈佛大学等。
  1988年—1995年 杭州电子工学院英文及国际贸易讲师;
  1995年—1997年 创办中国第一家互联网商业信息发布网站“中国黄页”;
  1997年—1999年 加盟外经贸部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开发外经贸部官方站点及网上中国商品交易市场;
  1999年至今 创办阿里巴巴网站,并迅速成为全球最大B2B电子商务平台,目前已成亚洲最大个人拍卖网站;
  2003年 创办独立的第三方电子支付平台,目前在中国市场位居第一。
  2005年 和全球最大门户网站雅虎战略合作,兼并其在华所有资产,阿里巴巴因此成为中国最大互联网公司。
  2006年至今 成为央视二套《赢在中国》最有特色,最受影响的评委,还用中国雅虎和阿里巴巴为《赢在中国》xxx提供平台。《赢在中国》主办人:王利芬
  2007年8月推出了以网络广告为赢收项目的营销平台“阿里妈妈”。
  阿里巴巴以支付的低端门褴吸引了大量的中小站长加入。
  2008年 阿里巴巴实行广告三包政策,再次掀起波浪
  马云是最早在中国开拓电子商务应用并坚守互联网领域的企业家,他和他的团队创造了中国互联网商务众多第一:开办中国第一个互联网商业网站——“中国黄页”,提出并实践面向中小企业的B2B电子商务模式,为互联网商务应用播下最初的火种;他在xxx站全面推行“诚信通”计划,开创全球首个企业间网上信用商务平台;他发起并策划了著名的“西湖论剑”大会,并使之成为中国互联网最大的盛会。
  马云率领他的阿里巴巴运营团队汇聚了来自全球220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多万注册网商,每天提供超过810万条商业信息,成为全球国际贸易领域最大、最活跃的网上市场和商人社区。
  马云创立的阿里巴巴被国内外媒体、硅谷和国外风险投资家誉为与 Yahoo 、 Amazon 、 eBay 、 AOL 比肩的五大互联网商务流派代表之一。它的成立推动了中国商业信用的建立,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为中小企业创造了无限机会,“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
  马云创办的个人拍卖网站淘宝网,成功走出了一条中国本土化的独特道路,从2005年第一季度开始成为亚洲最大的个人拍卖网站。
  马云是中国大陆第一位登上美国权威财经杂志《福布斯》封面的企业家;2002年5月,成为日本最大财经杂志《日经》的封面人物;2000年 10 月,被“世界经济论坛”评为2001年全球100位“未来领袖”之一;美国亚洲商业协会评选他为2001年度“商业领袖”;2004年12月,荣获CCTV十大年度经济人物奖。
  马云是最早在中国开拓电子商务应用并坚守在互联网领域的企业家,他和他的团队创造了中国互联网商务众多第一。他开办中国第一个互联网商业网站,他提出并实践面向亚洲中小企业的B2B电子商务模式,他于2002年3月10日起在xxx站全面推行"诚信通"计划,从而在全球首创企业间网上信用商务平台,他发起并策划了著名的"西湖论剑"大会,使之成为青年企业家交流与成长的平台。2002年成为杭州市政协委员。
  哈佛大学两次将他和阿里巴巴经营管理的实践收录为MBA案例。在2002年1月发布的阿里巴巴第二份MBA管理案例,哈佛引用了马云对阿里巴巴的核心价值的阐述,"马云认为阿里巴巴的价值不在于每天的浏览量是多少,而在于能否给客户带来价值。"以此来表明对阿里巴巴迅速发展的认可。
  马云是中国大陆第一位登上国际权威财经杂志《福布斯》封面的企业家,并于2002年5月成为日本最大的《日经》杂志的封面人物,《日经》杂志高度评价阿里巴巴在中日贸易领域里的贡献"阿里巴巴已达到收支平衡,成为整个互联网世界的骄傲。自中国加入WTO以来,日本市场逐渐升温,大量的日本企业将目光投向阿里巴巴,并对她寄予了浓厚的兴趣和希望。"
  马云于1995年4月创办了"中国黄页"网站,这是全球第一家网上中文商业信息站点,在国内最早形成面向企业服务的互联网商业模式。1997年年底,马云和他的团队在北京开发了外经贸部官方站点、网上中国商品交易市场、网上中国技术出口交易会、中国招商、网上广交会和中国外经贸等一系列国家级站点。
  1999年3月,马云和他的团队回到杭州,以50万元人民币创业,开发阿里巴巴网站。他根据长期以来在互联网商业服务领域的经验和体会,明确提出互联网产业界应重视和优先发展企业与企业间电子商务(B2B),他的观点和阿里巴巴的发展模式很快引起国际互联网界的关注,被称为"互联网的第四模式"。


马云创业经历简单概括?

  一、关于创业:  1、阿里巴巴的创业是一路被批评跟骂过来的,没有骂声我反而会特别紧张。因为世界变化很快,也越来越多元化。任何观点,大家用自己的脑袋去判断,我们可以有不同的观点可以展示未来和看待。  2、阿里巴巴很幸运,但我们付出的代价跟努力超乎大家的想像,背后有太多眼泪、委曲和挫折。郭董(郭台铭)在这,我们都是过来人。创业的时候,我以为企业大了没那麽多痛苦跟麻烦,可以像有钱人一样到沙滩上享受人生抽雪茄,没想到做大了更累,压力也更大,每个错误都可以让你明天就关门。  3、少听别人说,自己去思考,找一些志同道合的人,给自己一个决心,我干五年十年一定把它做出来,阿里是今天这样走出来的,今天这条路也是所有创业者都走过的路,可能这也是基本的原则。  二、这些经历对我帮助很大  1、学英文。我的英语不是正规教育出来,是聊天聊出来的。我们家是没有人懂英文。我每天早上骑自行车在杭州酒店门口,找来旅游的老外练英文,我做免费导游,这样聊了九年。这九年,我受益最大的不仅是语言,而是了解了不同的东西,了解了西方的一些思考和文化,开拓了视野。因为其实你学的不是语言,而是文化,学习了解另一个国家跟地区是怎麽发展。到今天为止,去全世界各地合作的时候,我能明白背后的出发点是什麽。如果只是透过翻译交流,有时理解起来会很艰辛。  2、当老师。进师范当了学生会主席,还当了学联主席,学习了怎么理解别人,组织活动。我分配到大学教书时,当时的校长说,全班就你一个人分配到大学教书,你5年内不许出来。我答应了。后来,在学校的日子比较艰辛,因为同样是老师,我的毕业学校最差,大家不太看得起,工资也不够用。后来深圳有人承诺给我1200块工资、海南愿意出3600块工资。但承诺就是承诺,说了不去就不能去,这样在学校,一教教了六年。  这6年踏踏实实当班主任的经历,改变了我,让我受益匪浅。因为所有老师的共识都是希望学生好、能够超越自己,觉得学生一有不对就会跳出来,不会希望学生学坏。所以到今天为止我还像个老师,天天在公司里希望员工超越我、做得比我好、都可以非常成功。  3、失败的经历。失败很正常,人生最大的财富就是你以前所有失败的经历。我倒楣的其实事情挺多的,大家都知道我找过几十份工作全被拒绝,这辈子从没应聘成功过。24个人去肯德基面试,只有我没被录取(老板是台湾人)。包括爸妈在内没人觉得我会成功,我问过太太,你希望我成为首富呢,还是受尊重的人。她说你?首富?怎么可能!当然做受尊重的人。学语言开拓了视野,做学生干部、当老师锻炼了心态和组织能力,不断的失败又锻炼了我的抗击打能力。  三、创业重要的三点  1、乐观。不管你承不承认,本质上绝大多数的人都是乐观的。我以前没发现自己很乐观,反正从小到大就是失败,也就就习惯了,应聘失败我回来觉得也还挺好。学会左手温暖右手,相信明天一定会比今天更好。  1999年创业时,想给中国企业推销用电子商务几乎不可能。我们当时跑了十个客户,十个全都被拒绝。后来有一个没拒绝,我们就很高兴,特别高兴。10年以后,优秀的公司会越来越多,而你还在抱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痛苦,以前没人理你,痛苦;现在找你麻烦的人都是关心你的人。  2、检查自己的问题。做企业就像打仗,活着回来就是成功。一味说别人错的人,永远不会回来。所以,花时间去看别人怎么失败,去检查自己的问题。  3、超越一般人的坚持能力。10多年来,我晚上经常想:不干了,真没意思。早上起来还是继续干了。怕竞争,就别做企业,怕难怕被人骂,就别创业。梦想和理想的差异在哪里?想当飞行员、当老板、当教授,这叫梦想。理想是什么?是有一帮团队的,一帮人共同理解支持,理想是要变成现实的。  四、创业最好的时机  1、没有比这个时代更好的时候,因为我们从来没遇上现在的机会。每一代人有每一代的职责,有每一代的机遇,THISISOURTIME。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分别释放了人的体能和能源,而我们在经历的这一次技术革命,是在释放人的大脑,在从IT时代向DT时代发展。很多年轻人不愿意接受现实,那你可以做出更佳的创新。  2、未来三十年,整个变革会远远超过大家的想像。有人说超市不好卖,都是因为淘宝。但你没明白,没有淘宝也会不好卖——因为消费者需求愈来愈个性化,而这,就是社会的发展。  3、创新是无穷无尽的,人人都看好的不叫机会。有个大学生在淘宝上卖夏天蚊子的标本,还卖得很好。他说在夏天复习功课的时候蚊子咬他,就给女孩子做成耳环,结果有人要两只一模一样的蚊子,他就很苦恼。前几年在阿里巴巴上卖得很好的美国黑人经常用的假发,有人买了一顶,下水去游泳,结果假发的胶水融化了,她不满意就跟我们提,于是几个礼拜后,世界上就诞生了第一款可以下水游泳的假发。内容摘自CHINA-TRAIN.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