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计算机内部,一切信息的存储、处理与传送均使用?
在计算机内部,一切信息的存储、处理与传送均使用二进制数。二进制的“00101000”直接可以转换成16进制的“28”。字节是电脑中的基本存储单位,根据计算机字长的不同,字具有不同的位数,现代电脑的字长一般是32位的,也就是说,一个字的位数是32。字节是8位的数据单元,一个字节可以表示0-255的十进制数据。对于32位字长的现代电脑,一个字等于4个字节,对于早期的16位的电脑,一个字等于2个字节。扩展资料:采用原因1、容易表示二进制数只有“0”和“1”两个基本符号,易于用两种对立的物理状态表示。例如,可用"1"表示电灯开关的“闭合”状态,用“0”表示“断开”状态;晶体管的导通表示“1”, 截止表示“0”;电容器的充电和放电、电脉冲的有和无、脉冲极性的正与负、电位的高与低等一切有两种对立稳定状态的器件都可以表示二进制的“0”和“1”。2、运算简单二进制数的算术运算特别简单,加法和乘法仅各有3条运算规则( 0+0=0,0+1=1,1+1=10和0×0=0,0×1=0,1×1=1 ),运算时不易出错。其实计算机处理算术运算时都是加法和移位,并没有乘除法,如11B左移一位就成了110B,11B是十进制的3,而110B是6,看看是不是等于乘二,左移乘,右移就除。
在计算机内部,一切信息的存取、处理和传送的形式是
在电脑内部,一切信息的存取、处理和传送的形式为二进制。也就是0和1.
大部分电脑要用于信息管理,需要把有关的字符信息进行二进制编码。国际上通用的是美国信息交换标准代码,用七位二进制编码表示十进制数、英文字母和常用符号,如运算符、括号、标点符号、标识符,还有一些控制字符,一共可以表示128个字符。
这128个字符包括10个阿拉伯数字、52个大小写拉丁字母、32个标点符号和运算符,以及34个控制符。
美国信息交换标准代码本来是为信息交换所规定的标准,由于字符数量有限,编码简单,所以输入、存储、内部处理时也往往采用这种标准。
汉字编码要用两个字节。汉字的国家标准编码是1981年公布的汉字交换码国家标准,这个标准用两个字节构成一个汉字编码,规定第一个字节和第二个字节的最高位均为1,通常用十六进制数表示,如“啊”字的编码是B0A1。
在计算机内部,数据是以( )形式加工、处理和传递的
在计算机内部,数据是以二进制码形式加工、处理和传送的。其实,所谓二进制,就是只有两个基本数字的数学运算规则,即0和1,0+0=0,1+0或0+1=1,1+1=10,这种逢2进位的运算规则,就是二进制。计算机是自动处理数据的电子设备,这些数据以电位的高低存储在电子电路里面。如果计算机通上电,存储器中电路输出高电位,则规定,存储的是“1”。虽然计算机内部采用二级制,但是由于二进制代码就两位,人们在理论表示和运算起来非常不方便,所以人们运算和表示的时候,常用八进制或十六进制。
在计算机内部用来传送存储加工处理的数据或指令所采用的形式是
二进制码电脑使用二进制是由它的实现机理决定的。我们可以这么理解:电脑的基层部件是由集成电路组成的,这些集成电路可以看成是一个个门电路组成,(当然事实上没有这么简单的)。当计算机工作的时候,电路通电工作,于是每个输出端就有了电压。电压的高低通过模数转换即转换成了二进制:高电平是由1表示,低电平由0表示。也就是说将模拟电路转换成为数字电路。这里的高电平与低电平可以人为确定,一般地,2.5伏以下即为低电平,3.2伏以上为高电平电子计算机能以极高速度进行信息处理和加工,包括数据处理和加工,而且有极大的信息存储能力。数据在计算机中以器件的物理状态表示,采用二进制数字系统,计算机处理所有的字符或符号也要用二进制编码来表示。用二进制的优点是容易表示,运算规则简单,节省设备。人们知道,具有两种稳定状态的元件(如晶体管的导通和截止,继电器的接通和断开,电脉冲电平的高低等)容易找到,而要找到具有10种稳定状态的元件来对应十进制的10个数就困难了资料拓展:优点:1.技术实现简单,计算机是由逻辑电路组成,逻辑电路通常只有两个状态,开关的接通与断开,这两种状态正好可以用“1”和“0”表示。 2.简化运算规则:两个二进制数和、积运算组合各有三种,运算规则简单,有利于简化计算机内部结构,提高运算速度。 3.适合逻辑运算:逻辑代数是逻辑运算的理论依据,二进制只有两个数码,正好与逻辑代数中的“真”和“假”相吻合。 4.易于进行转换,二进制与十进制数易于互相转换。 5.用二进制表示数据具有抗干扰能力强,可靠性高等优点。因为每位数据只有高低两个状态,当受到一定程度的干扰时,仍能可靠地分辨出它是高还是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