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猴”一只16万元,药企疯狂囤猴,到底什么是实验猴?
其实从字面意思上我们都可以看出来,所谓的实验猴就是专门用来做实验的猴子。而实验猴其实也是分为两种的,首先第1种就是用于野外生存观察的野生猴类,你比如说各种各样的野生猴或者是金丝猴都是属于这一类。而第2种猴子则是专门用于疫苗或者是一些药物的研发,另外也会用于一些生理实验,一般猕猴用的是比较多的。其实很多领域都是需要用到实验猴的,你比如说当科学家在研究传染病学或者是药理学的时候,都会运用到实验猴,另外在研究口腔医学以及器官移植的时候,同样也会使用到实验猴。因为猴子其实是和人类最为相似的,所以在某些实验当中,可以把猴子当成人类来进行试验,很多的药品基本上只有在动物身上实验了之后,才可以对人进行临床试验。也正是因为这些原因,所以猕猴也是成为了很多科学家研究新药的一种新宠。在猕猴中有一种猴子叫做食蟹猴,这种猴子在科学研究当中运用的是最多的,因为这种猴子的繁殖速度会更快一些,而且这种猴子的体重比较的轻,通常只有4千克到5千克左右。所以使用这种猴子做实验的话,用药量也不会太大,而在我国,饲养的主要实验猴其实就是这种食蟹猴,据相关数据统计,食蟹猴在国内差不多占了总产业量的80%左右。除食蟹猴之外,还有一种猴子被称为拇指猴,这种猴子是产自于南美洲的亚马逊雨林,这种猴子运用的也是非常的多,拇指猴的最大优点就是体重比较轻,通常还不到400克。而且这种猴子又特别的温顺,最关键的一点是这种猴子和人类的遗传相似性是比较高的。
实验猴价格飙涨20倍,多家龙头药企疯狂囤猴,为何会出现猴荒?
近两年来受到疫情影响以及其他病毒的肆虐,导致实验猴的价位飙升20倍,甚至出现多家龙头药企疯狂囤猴,就是害怕猴子紧缺,从而导致更大一波的价位上涨。为什么会出现猴荒?1、供不应求。其实导致此现象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供不应求,因为任何一样东西只要出现供不应求时,就会导致囤货以及价位的上涨。就医学来说,想要研制一款新药或者是了解其中的药效,就需要使用到很多猴子。而医学当中所用的猴子和普通猴子是不一样的,这类猴子本身就用于实验室,所以生长周期一般在4年以上,同时对自身也有较为严格的要求,在这几方面作用下自然会导致供不应求。2、疫情原因。近两年来疫情也没有得到很好控制,相关药物也并没有研究到位,在此期间也会运用到大量实验后。而这一次疫情处于全球性爆发,因此也会导致实验猴的短缺,最终诱发价格暴涨。3、猴子的特殊性。虽然在自然界当中有很多生物,可是和人类最相近的也就是猴子。因为药品在他们身上进行实验时,可以直接反映出这些药品在人类身上会出现哪些反应?受到这种局限的条件下,也就会导致猴子数量短缺,最终诱发价格的保障。4、一次性生物。实验猴作于实验用品,自然属于一次性用品。当它们进入到实验室后,寿命可以说只有几天甚至几个月。而这种生物不能反复利用,再加上生长周期缓慢,也是导致价格暴涨的重要原因之一。实验猴未来价格如何呢?其实根据以上4点就可以得出实验和未来的价格,只会不断攀升。因为人类在不断发展,需要进行的实验也会越来越多,而猴子生长周期缓慢,加上需求量过大,最后走向这样的结果也是必然的。
试验用猴十年暴涨20倍,药企为何疯狂囤实验猴?
试验用猴十年暴涨20倍,现在甚至要16万元每只。药企疯狂囤实验猴是因为现在不少人对于药物的需求是比较高的,而且新冠疫情之下也要通过实验猴的试验来进行药物的研发。如果没有药企的疯狂囤积,估计不少人也不知道实验猴究竟为何物,实验猴一般都是食蟹猴和恒河猴,由于这两种猴子的DNA序列与人类的相似度能高达94%以上,这也就意味着用这两种猴子来做试验,对于临床试验的结果是最为精准的,而且也能够直接用于人体的实用上。在此背景下,药企自然也就对实验猴有所需求,但这并不是药企疯狂囤实验猴的真正原因。试验用猴十年暴涨20倍实验猴从7000元涨到16万元只用了10年的时间,10年的时间涨了20倍也算是相当夸张的数据了,起码没有哪家A股上市公司实现了这么多倍的涨幅。不少猴场的老板都觉得现在躺着赚钱相当不错,但是猴场却没有办法进行实验猴的扩容,因为母猴的母体生育每年只能生一个,这也就意味着候场的繁殖能力是有限的,哪怕市场再需要,他们也只能按部就班地向药企提供猴子。药企疯狂囤实验猴的原因:市场需求扩大药企疯狂囤实验猴的直接原因就是市面上的实验猴数量的确缩小了,不少大的药企甚至直接就将整个猴厂包圆。然而根本原因则是因为新冠疫情的背景下,目前出现了不少病人对于新药的要求,药企用实验猴去试验新药无疑是最好的,所以药企也就疯狂囤积实验后,这都是为了最终的交易能够达成。如果药企不研发新药,那么对于药企的利润来说也是不怎么好看的,在新的背景下总是需要新的药物支撑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