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衡发明的地动仪,具体是怎么发明出来的?
“这样一个发展完善的人物,在世界历史上是罕见的,有着千百年的牺牲与敬仰”,这是郭沫若对张衡的评价;他的朋友、当代学者崔元曾说过:“他是一个技艺高超、艺术高超的人。”艺术数穷天地,造似自然”。今天,我们又知道了,这个东汉神地震科学的创始人张衡发明了地震仪,多得超乎你的想象说到张衡,就不能不提侯峰地震仪了。东汉时期(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地震频繁。张衡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地动仪,确定了地震的位置,大大提高了法院救灾的效率。一旦地震仪接收到地震的冲击,地震仪中心的铜杆就会朝地震的方向倒转。同时,它推动连接到地震仪的水平杆。横杆推动龙嘴张开,龙嘴的小铜球落入下方蟾蜍的口中,从而准确地监测地震的方向。这比欧洲人制造的“第一台”地震仪早了1700多年。张衡发明的地震仪不仅记载在史书中,而且被收录在教科书中。在中国几乎每个人都熟悉它,但如果你认为他只是一个发明家,这可能有点片面。张衡也是天文学家,著有《灵宪》,这是中国天文学的第一部重要著作。在书中,张衡全面阐述了天堂的形成和结构,宇宙的起源和演化,本质的太阳、月亮和星星,并正确地解释第一次月食的原因,大大提高水平的中国古代天文学和使它成为世界的领导者。张衡还在西汉耿寿昌发明的“浑天仪”的基础上,又造出了一种更精确、更全面的“浑天仪”。《晋代天文志》中有张衡对浑天仪的详细记载。据记载,张衡所造浑天仪的主体是一个大铜球,与现代的星盘相似。它有北极和南极,黄道,赤道,24个节气,28颗星星和太阳和月亮。在球相当于南极和北极的地方,有一个可以旋转的轴。球面外还有两个环。穿过南北两极的一种叫做子午线,另一种叫做地平线。当它从西向东旋转时,雕刻在它上面的星星升上地平线,又在旋转时落下,就像星星在天空中从东方升起,从西方落下一样。
地理学家张衡,张衡发明的地动仪上有几条龙?
张衡发明的地动仪上共有八条龙,每一条龙代表着一个方位,分别是东、南、西、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每个方位上均有口含龙珠的龙头,而且在每条龙头的下方都有一只蟾蜍与之相对应。如果某一地方发生地震,则该方向龙口中的龙珠便掉落在蟾蜍口中,由此可以推断发生地震的方向。张衡发明的地动仪比起西方国家用仪器记录地震的历史早一千七百多年。张衡所处的时代为东汉时期,地震比较频繁。根据历史记载,仅在和帝永元四年到安帝延光四年的几十年年间里,就发生了二十余次地震,给人们的生产生活、房屋建筑带来了巨大的危害。地震导致江河泛滥、山崩地裂,张衡自己也切身体会,于是经过他长期研究,终于在阳嘉元年发明了候风地动仪──世界上第一架地震仪。但是因为历史的变迁,张衡的地动仪早已经失传,并没有留下实物与图样,留下的只是简略的文字记载。根据《后汉书·张衡列传》记载“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可见那个时期张衡的地动仪就已经失传了,后代只是仿造而已。地动仪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造成之时,无人不称赞其精妙,而且完成数日后,果真预测到了地震发生的方向。张衡先是在宫里做郎中,后来担任了太史令,负责观察天文。当时朝廷里的王公贵族过的都是骄奢淫逸的生活,有一天,张衡的地动仪西方的龙嘴突然张开来,吐出了铜球,根据推测很可能是西部发生了地震。但是朝中之人都说其是骗人的东西,根本不能信,但是没几天,果真有人来报说金城、陇西一带发生了大地震,但是张衡因为受到宦官的打压,调出京城,在六十二岁那年病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