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旭网
当前位置: 尊旭网 > 知识 >

微课堂是什么

时间:2024-02-21 13:51:38 编辑:阿旭

微课指的是什么呢?

微课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一般情况下,微课只讲授一两个知识点,没有复杂的课程体系,也没有众多的教学目标与教学对象,看似没有系统性和全面性,许多人称之为“碎片化”。但是微课是针对特定的目标人群、传递特定的知识内容的,一个微课自身仍然需要系统性,一组微课所表达的知识仍然需要全面性。详细介绍:从分类上来讲,一节微课一般只对应于某一种微课类型,但也可以同时属于二种或二种以上的微课类型的组合(如提问讲授类、合作探究类等),其分类不是唯一的,应该保留一定的开放性。同时,由于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的不断发展,教学方法和手段的不断创新,微课类型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按课堂教学主要环节(进程),微课可分为课前复习类、新课导入类、知识理解类、练习巩固类、小结拓展类。其它与教育教学相关的微课类型有:说课类、班会课类、实践课类、活动类等。

什么是微课堂

有一种说法:\x0d\x0a“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微课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课例片段),同时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助性教学资源,它们以一定的组织关系和呈现方式共同“营造”了一个半结构化、主题式的资源单元应用“小环境”。因此,“微课”既有别于传统单一资源类型的教学课例、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教学资源,又是在其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x0d\x0a特点(1)教学时间较短(2)教学内容较少(3)资源容量较小(4)资源组成/结构/构成“情景化\x0d\x0a类似说法:\x0d\x0a微课只讲授一两个知识点,没有复杂的课程体系,也没有微课众多的教学目标与教学对象,看似没有系统性和全面性,许多人称之为“碎片化”。但是微课是针对特定的目标人群、传递特定的知识内容的,一个微课自身仍然需要系统性,一组微课所表达的知识仍然需要全面性。微课的特征有:\x0d\x0a1.主持人讲授性。主持人可以出镜,可以话外音。\x0d\x0a2.流媒体播放性。可以视频、动画等基于网络流媒体播放。\x0d\x0a3.教学时间较短。5-10分钟为宜,最少的1-2分钟,最长不宜超过20分钟。\x0d\x0a4.教学内容较少。突出某个学科知识点或技能点。\x0d\x0a5.资源容量较小。适于基于移动设备的移动学习。\x0d\x0a6.精致教学设计。完全的、精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x0d\x0a7.经典示范案例。真实的、具体的、典型案例化的教与学情景。\x0d\x0a8.自主学习为主。供学习者自主学习的课程,是一对一的学习。\x0d\x0a9.制作简便实用。多种途径和设备制作,以实用为宗旨。\x0d\x0a10.配套相关材料。微课需要配套相关的练习、资源及评价方法。


课堂上如何使用微课

在我的课堂上没法完全用微课来引导教学,主要还是学生端没有手机平板(不能携带),还有就是没有合适的网络连接。

那这种课堂该怎么使用微课呢?

1,在备课时,针对本节课的重难点,查找合适的资源,制作针对重难点的微课。或者,去上网找得到也可以,比如化学科,天天练。一般准备1-2个就好了,宁缺毋滥。

2,可以利用微课导入,图文并茂,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如果做成故事性的游戏,那好玩性更足。

3,可以利用微课解决难点突破。所谓难点,对于普通学生而言,自学难懂,听一遍课也是一知半解,最好能反复看,仔细思考,针对训练才可以。传统课堂,教师也不可能在一个难点上讲解太久,优生会受不了。也不能只讲1次,普通生还没get到点,你就过去了,一节课就糊里糊涂,云里雾里,不知所云。所以,一般会再解析一次,让大部分学生都大概能理解。那实际上还有一部分学生,学困生,他还是不理解,一次不理解,没解决问题,2次3次,长此以往,就名副其实学困生。因此,针对这部分学生,微课的存在大有必要。

4,知识点总结用。老套的把知识点重新罗列一遍,我也不愿意听。利用微课,把知识点串联,像游戏一样,一关接一关,最后打到boss,成就感十足。学习也变得酣畅淋漓。

微课在传统课堂上的使用,有待开发。


微课怎么上

微课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一般情况下,微课只讲授一两个知识点,没有复杂的课程体系,也没有众多的教学目标与教学对象,看似没有系统性和全面性,许多人称之为“碎片化”。但是微课是针对特定的目标人群、传递特定的知识内容的,一个微课自身仍然需要系统性,一组微课所表达的知识仍然需要全面性。详细介绍:从分类上来讲,一节微课一般只对应于某一种微课类型,但也可以同时属于二种或二种以上的微课类型的组合(如提问讲授类、合作探究类等),其分类不是唯一的,应该保留一定的开放性。同时,由于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的不断发展,教学方法和手段的不断创新,微课类型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按课堂教学主要环节(进程),微课可分为课前复习类、新课导入类、知识理解类、练习巩固类、小结拓展类。其它与教育教学相关的微课类型有:说课类、班会课类、实践课类、活动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