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旭网
当前位置: 尊旭网 > 知识 >

飞向太空港每章概括

时间:2024-02-22 10:14:16 编辑:阿旭

飞向太空港每章概括

飞向太空港每章概括第一章《西昌:同步卫星的故乡》 西昌纬度低,离赤道近,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可以提高火箭的运载能力,有利于发射火箭。西昌位于四川南部,荒无人烟,避开了大城市。从1984年1月29日开始,到1990年三月已有六颗卫星在这里发射。1986年对外开放。 第二章《发射场:原始与现代同构的神话》 1989年9月3日凌晨,爆发了一场百年不遇的泥石流。发射基地遭到毁坏,但全体将士凭借见顽强的毅力迅速恢复了卫星发射的准备工作。来自全国各地的火箭专家将毕生精力都奉献给了中国的航天事业。他们中的各大多数人已经在这个山沟中熬过了五个春节,其中四名航天专家先后离开人世。 第三章《酒吧:一个中国人与三个美国人的对话》 1990年4月1日晚,我采访了三位美国休斯卫星公司的专家——维克特、马克、弗罗里克。他们都非常热爱中国,对中国航天有很高的评价。弗罗里克希望中国在发展航天科技的同时不要像美国一样丢掉了自己的民族文化。 第四章《20世纪的中国与美国》 由于历史上的种种原因,中国与美国从来都是一对冤家。在1972年2月21日,尼克松总统才正式访华。1979年中国与美国建立了正式的对外关系。中国主席邓小平也于这年的1月访问了美国。 第五章《举起火箭的大旗》 1984年初,中国购买的卫星还需要美国和法国的火箭发射,也就在这一年,中国的“长征三号”运载火箭把中国第一课同步通信卫星送上了太空。上官世盘认为中国火箭已具备打入国际市场的条件,长城工业公司的副总经理给航天部副部长写了封建议信,得到领导大力支持。 第六章《序幕在戴高乐机场拉开》 国际航空展在巴黎举行,中国代表团长乌可力一天晚上,走进一家华人的菜馆,得到盛情款待。不少海外华侨看到中国火箭走向世界,都感到非常自豪。中国对外宣布:“长征二号”“长征三号”运载火箭将投入国际市场。 第七章《天时·地利·人和》 1986年是世界航天史上的“大灾年”。美国连续三次火箭发射失败,英国的“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和“大力神”火箭先后爆炸。法国的“阿里亚娜”号火箭也发生了爆炸。种种意外都对中国打入世界航天市场非常有利。 第八章《周游列国的中国专家们》 1986年4月,中国卫星代表团前往美国。他们的报告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以及海外华侨的大力支持。但由于中国专家初次涉足国际市场,没有任何经验,美国卫星公司都不愿冒此风险把卫星交与中国发射。

飞向太空港主要内容

飞向太空港主要记录了中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以“长征三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外国卫星--美国“亚洲一号”的故事。整部作品节奏紧凑、张弛有度,以全景式的书写完整再现中国自主研发的运载火箭首次成功发射外国卫星的全过程,展现中华民族勇于进取、不断攻坚克难的智慧与决心,也以地球人的眼光和气魄俯仰天地、穿越古今,展现出人类探索宇宙、憧憬未来的博大胸襟。
《飞向太空港》是连载于网络的人文社科类小说,作者是李鸣生,当代著名作家。1956年生于中国四川,现居北京。鲁迅文学奖三连冠得主。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作协报告文学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常务理事。《中国作家》首席纪实作家。他被文学界称为中国航天文学第一人、继徐迟之后中国第二个写科技题材的佼佼者,还被网民称为最有良知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