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必吃的十大美食
太原必吃的十大美食有山西过油肉、山西什锦火锅、鹌鹑茄子、太原府半炉鸡、太原八珍汤、糖醋丸子、湛香鱼片、山西小酥肉、太原羊杂割、莜面栲栳栳。1、山西过油肉山西过油肉是有着三晋一味美称,起源于明代的山西最著名传统菜肴,这道菜品除了过油肉外,还加入了玉兰片为配菜,成品色泽金黄鲜艳,品尝起来外软里嫩,油而不腻,是充满浓厚陕西地方特色的名肴。2、山西什锦火锅山西什锦火锅其中包含有蛋制品、菌菇类、豆制品、蔬菜、海鲜、肉类等多重食材的太原冬季时令菜,其中有着多样的品种,菜品搭配起来色彩缤纷,是名列陕西十大经典名菜的色香味俱全的名肴。3、鹌鹑茄子鹌鹑茄子是以鹌鹑的胸脯肉和茄子制成的山西十大名优晋菜,最早诞生在清朝太谷富商家中,是晋商乔府八大碗之一,品尝起来醇香味美、油而不腻、软糯咸香。4、太原府半炉鸡太原府半炉鸡是以嫩母鸡为原材料,诞生于八国联军侵华时期的山西传统名菜,菜品的名字还是被慈禧太后亲自赐名,这道菜的成品红白绿相间,品尝起来青蒜的清香和鸡肉的咸香融汇一处,是太原的经典名菜。5、太原八珍汤太原八珍汤是由傅山先生以肥羊肉、山药、藕为原材料配上黄芪、良姜等八宗发明的太原传统汤菜,其中包含了药食同源的理论,成品散发着酒、药和羊肉迷人的混合香味,当地人还会在品尝这道菜品是搭配上腌韭菜和黄酒。6、糖醋丸子糖醋丸子是以肥瘦肉相结合制成的丸子为主要原材料,同时配上老陈醋和番茄膏调成的汤汁制成的菜品,又被称为老太原糖醋丸子,成品鲜红饱满,品尝起来外酥里嫩、酸甜可口,深受小孩子们的喜爱。7、湛香鱼片湛香鱼片是一道有着上千年创制历史,最早诞生于东汉顺帝时期的太原地区传统名菜,这道以煎制后的鱼片为主要材料,加入葱姜蒜、汤汁、香醋等配料经过煨炒后制成的菜品,色泽淡雅,入口鲜嫩且有着独特的风味。8、山西小酥肉山西小酥肉是以猪肋条切成条的肉经过煮、裹、炸、蒸等多重工序制成的陕西传统名菜,而小酥肉是否好吃,在于腌制和裹在外面的面衣,还要注重的就是油炸的温度与实践,在品尝时,太原当地人还会配上大葱面酱、紫苏调料一同食用。9、太原羊杂割太原羊杂割还曾被远超太后赐名为羊杂酪,是以羊头、羊心、羊肝、羊肺、羊血等羊杂为主要原料,配上葱、辣椒、香菜末等配料制成的太原特色菜。10、莜面栲栳栳莜面栲栳栳这个名字大家听起来可能有些陌生,这道利用莜面为主要原料制成的陕西传统面食小吃最早的创制时间可追溯至1400多年前的隋唐时期,曾被李世民父子所品尝过,现今这个有着劲道的口感和讲究的工艺制成的菜品已经是备受人们欢迎的山西十大面食之一。
山西太原特色小吃 太原十大传统特色美食介绍
1、太原刀削面:
太原刀削面以刀工、削技绝妙而被人称为飞刀削面。所用之刀是特制的瓦形刀。面要揉成尺余长的筒状,削面时人站锅前,一手托面,一手持刀从上向下往锅里削。削出的面条呈三棱形,条条宽厚长度一样。工艺精巧的厨师削出的面条一根落汤锅,一根空中飘,一根刚出刀,根根削面如鱼跃。吃起来内虚、外筋,柔软光滑,容易消化。
2、太原老鼠窟元宵:
老鼠窟元宵是山西省太原市的地方传统名小吃。皮薄馅满,味道甘美。久居太原或临时来太原走亲访友、旅游的人们,都要慕名前去“老鼠窟”品尝。此元宵皮儿绵中有粘,馅儿甜中有香,色泽洁白鲜亮,配料讲究,风味独特,已被列入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3、太原头脑:
“头脑”是太原特有的一种风味小吃,为汤状食品。在一碗汤里放上三大块肥羊肉、一块藕、一条山药。汤里的佐料有黄酒、酒糟和黄芪。品尝时可以感到酒、药和羊肉的混合香味,味美可口,越吃越香。特点:益气调元,滋补虚损,活血健胃,富有营养,具有抚寒喘和强壮身体、延年益寿的作用。
4、太原羊杂割:
“羊杂割”又称“羊杂碎”,是山西的一道地方名小吃。走在山西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经营“羊杂割”的小店,门面不大,生意红火。一般每家店都是放一口大锅在火上,里面有老汤,配好的羊杂都放在一起等待下锅。每来一位客人,老板会问你吃几两。意思是你要加几两肉,价钱根据你要的肉的多少来决定。不要以为羊杂就是纯肉的哦,里面会配上粉条。各家的老汤不同配料不同,做出来的口味各有千秋。
5、认一力牛羊肉蒸饺:
认一力的牛羊肉蒸饺是太原的名吃之一,1930年左右创建,位置也在桥头街。认一力的蒸饺“皮薄、边小、馅大、呈半月形、不开口、不露馅”,所用的十几种配料,主要有豆蔻、砂仁、白芷、白术、肉桂、丁香、小茴香、花椒、大料、陈皮等,号称“十三香”,吃着肥而不腻、入口流汁、味道鲜美。如果你蒸饺吃不饱,店里还有羊杂汤、牛肉丸子汤、牛肉馄饨、红豆粥、小米稀饭等多种选择,每一样都好吃得很,只要走进店门,就能保你吃到暖烘烘地出去。
6、稍梅:
稍梅(也有叫烧麦、寿麦、稍麦的)也是太原著名风味小吃,用特制的擀而杖打成花褶,形同梅花。有说法是“稍梅好吃难和面,皮薄挑馅打花难”,制作稍梅技术难度较大,打花要用特制的擀杖,褶子打得越多,稍梅花芽就越美。好的稍梅皮薄如纸,圆如盘,边花多,挑成的稍梅馅大、香醇、利口,放在笼里,犹如朵朵雪梅。皮薄、馅足、花似未全开的梅花才是好稍梅。
7、鸡蛋醪糟:
鸡蛋醪糟也是太原的特色小吃,荣茂园海子边小吃部的鸡蛋醪糟久负盛名,至今还流传着“海子边醪糟王,美酒不如醪糟强。”尽管全国不少地方都有鸡蛋醪糟,但味道大不相同。相传赵匡胤弃文习武,东渡黄河来到绛州,无钱无粮饥饿难耐。店家看他气宇不凡,做醪糟给他。赵匡胤不知何物,店家说:“糟汤而已”。后来赵匡胤做了皇上,思念“糟汤”,请店家赴京再制,并说“糟汤酸甜爽口,酒香沁脾,以后就改叫醪糟吧。”金口玉言,醪糟之名遂传,沿袭至今,江北多称醪糟,而江南多称江米酒。
8、莜面栲栳栳:
莜面栲栳栳(栲栳栳kǎolǎolao)是山西高寒地区著名的传统面食小吃,属于晋菜。“栲栳栳”是用莜面精工细作的一种面食品,因其形状像“笆斗”,民间叫“栳栳”。莜面栲栳栳是山西十大面食之一。它工艺讲究,成形美观与口感劲道完美结合,加上“羊肉臊子台蘑汤,一家吃着十家香”,便成了地地道道的美食,就连康熙皇帝朝拜五台山时,也以品此为人生快事。
9、过油肉:
过油肉虽然是在山西乃至北方普遍可见的菜,太原比较大的饭店做出的过油肉才是味道正宗的。2018年9月10日,“中国菜”正式发布,“山西过油肉“被评为山西十大经典名菜。正宗的过油肉选猪里脊肉或元宝肉为主料,精切成铜钱厚的肉片,加蛋黄、淀粉、精盐、料酒等拌匀,放入油锅中打散炒熟,加木耳、玉兰片、葱白、菠菜等辅料烹炒而成,色泽金黄。
10、荞面灌肠:
荞面灌肠是太原随处可见的小吃了,周边的县市叫“碗托”。制作方法是把荞麦面调成糊状,盛在容器里,上火蒸熟,冷却后脱离容器,叫“碗脱”比较形象。但从名小吃的角度看,灌肠才能说明问题的核心。山西灌肠制作方法神秘,多为家庭代传。口感劲道细腻,爽滑利口,久吃不腻,调制简单,随吃随切,加入秘制卤汁,口感更佳,虽然叫灌肠但是荞面灌肠和一般的灌肠完全不一样,没有任何的动物内脏。
太原美食有哪些?
太原小吃的代表有清和元头脑、羊杂割、过油肉、五寨烩菜、杨记灌肠、面皮、六味斋酱肉、双合成糕点、孟封饼、醪糟、小米粥、老豆腐、认一力清真蒸饺、老鼠窟元宵、鱼羊包、徐沟灌肠等。面食的出现最迟在汉代之前。汉代,凡面制的食品统称为“饼”。山西人被称为“老西儿”由来已久,除了山西是在太行山西边以外,这个名字里还有醋味。古时候,“醋”被称为“醯”,醯与西同音,山西人便有了“老西儿”的称谓。山西人爱吃醋,面食离不开醋,炒菜、做汤处处离不了醋。扩展资料:位置境域太原位于山西省境中央,太原盆地的北端,华北地区黄河流域中部,地处南北同蒲和石太铁路线的交汇处。地理坐标为东经111°30′~113°09′,北纬37°27′~38°25′。区域轮廓呈蝙蝠形,东西横距约144公里,南北纵约107公里。地形地貌太原西、北、东三面环山,中、南部为河谷平原,整个地形北高南低呈簸箕形。海拔最高点为2670米,最低点为760米,平均海拔约800米,市区坐落于海拔800米的汾河河谷平原上。太行山雄居于左,吕梁山巍峙于右,云中、系舟二山合抱于后,太原平原展布于前,汾水自北向南纵贯全境。黄河的第二大支流——汾河,自北向南横贯太原市全境,流经境内约100公里。市区东有太行山阻隔,西有吕梁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