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旭网
当前位置: 尊旭网 > 知识 >

兴献王

时间:2024-02-23 04:53:15 编辑:阿旭

万历为什么把嘉靖父亲移出太庙

嘉靖皇帝是明朝的第11位皇帝,他这个皇位可以说是捡来的,明孝宗朱祐樘是一个不好色不乱来严格执行计划生育的模范,他只有一个妻子一个儿子,而他的儿子明武宗朱厚照是一个喜欢整天和基友打打闹闹,四处游玩的享乐皇帝。捡来的皇帝位,与大臣初次见面就开火朱厚照31岁那年,在豹房外面划船时落水,三个月之后驾崩了。而他忙活了一辈子,连个接班人都没有,不但没有儿子,连兄弟也没有。按照大明朝的祖制,皇帝驾崩之后没有儿子,可以使用“兄终弟及”的方案,没有亲兄弟就可以使用堂兄弟。当时大明首辅杨廷和以朱厚照的名义发布了一号文件,让朱佑樘的侄子朱厚熜以嗣皇帝的身份继承皇位。朱厚熜当时只有14岁,刚死了亲生父亲,突然接到了让自己当皇帝的任命,这可真是中了头奖。而朱厚熜偏偏是一个十分孝顺的人,继承皇位就意味着他首先得认明孝宗朱祐樘做爹,这个问题就让他十分头痛?朱厚熜也不是一个软柿子皇帝,还没上任之前就敢和大臣交火,当朱厚熜在湖北接到去北京担任皇帝的通知后,便带着一群人去北京上任,按照当时的规定,需要用太子的礼仪在东华门迎接朱厚熜进入皇宫,然后居住在文华殿。这个礼仪的意思就是,从进宫那一刻开始朱厚熜就是明孝宗朱祐樘的儿子,明武宗朱厚照的亲兄弟。但朱厚熜是个孝子,明显不想受这个委屈。就对身边的右长史袁崇皋说:遗诏以我嗣皇帝位,非皇子也。意思就是说,先皇的遗诏是让我直接当皇帝的,不是让我来当皇子的。双方僵持不下,但是当时作为国家二把手的首辅杨廷和,已经用皇帝的命令将此意思发放到全国了,这时如果不让朱厚熜接班,也无法向全国人民交代,最后只得是太后和大臣们作出让步。所以第一轮嘉靖皇帝与大臣们的交火,以嘉靖皇帝完胜告终。为自己父亲进太庙,再次交火继位后不久,嘉靖皇帝与大臣之间爆发了大冲突,这个事件的起因就是嘉靖皇帝想让自己的父亲进太庙。从立法的角度来说,嘉靖属于过继,由小宗到大宗,应该封朱厚照为先皇,皇考,但朱厚熜坚决不同意,非要尊自己的父亲为皇考。尊称自己的父亲为献皇帝,还想把自己的父亲放进太庙!这可就非同一般了,太庙是供奉历代祖先的地方,从周礼上开始,天子只有七庙,也就是说太庙里只能共七个皇帝,而明朝朱元璋当了皇帝之后,也想把自己的父亲放进太庙当中,享受后代人的祭祀,于是改了规则,把太庙增加到了9个位置,而轮到嘉靖当皇帝的时候,太庙中的9个位置早已经放满了,如果想把自己的父亲放进去,那就必须把前面的一个皇帝挪出来。那么该把谁的牌位移出去了呢?中国历代王朝的宗法制度是“亲尽则祧”,就是超出了与现任皇帝的亲缘关系的皇帝牌位,可以放到太庙后面的偏殿中单独供奉,那么谁和嘉靖帝的关系最远就移除谁的牌位。首先朱元璋肯定是不敢移出去的,人家是开国皇帝,是明朝的根基,他的地位谁敢动摇。永乐皇帝朱棣是朱元璋的儿子,也是正儿八经的接班人,而且朱棣继位也是走的非正规程序,和自己机会的情况非常相似,如果把朱棣弄出去,之后的皇帝都属于朱棣的子孙,那就等于说后面的几位皇帝都是名不正言不顺的,那自己也名不正言不顺了,所以朱棣肯定不能弄出去的,不仅不能出去,还必须得巩固他的地位,于是朱厚熜把朱棣由明太宗改封为明成祖。那到底把谁弄出去呢?经过再三思考,朱厚熜决定把明仁宗朱高炽挪出去,毕竟这个老头子当皇帝一年都不到,也没有什么大的贡献,出去问题应该不大吧!结果嘉靖皇帝刚把这想法一说出去,就遭到了大臣的反对。大臣们再强势反对,也比不过人家大明一把手的权力大,嘉靖皇帝暴走了:老子已经是皇帝了,这点事情还能说了不算,来招杀鸡敬候,直接让首府杨廷和回家抱孙子了,众大臣看到皇帝这个架势,也就识相了。于是第二轮较量,嘉靖皇帝又完胜了。嘉靖尊他的父亲为献皇帝,母亲为兴国皇太后,顺利地把他父亲的牌位放到了太庙。朱高炽的排位就只能受委屈,被移到偏殿了。朱棣很幸运,躲过了被移除太庙的命运,而朱高炽就没这么幸运了,居然被后是一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子孙的父亲所取代,到万历朝的时候,嘉靖皇帝的父亲又被移除了太庙,去到了他该去的地方。

万历把谁移出太庙

不是万历移的,是隆庆移出来的,因为他认为嘉靖父亲没有真正当过皇帝,不能在太庙里面。

万历(1573年-1620年七月),是明神宗朱翊钧的年号,明朝使用此年号共四十八年,为明朝所使用时间最长的年号。

明神宗在位前十年,由于年幼,由母亲李太后代为听政,太后则将一切军政大事交由张居正主持裁决,实行了一条鞭法等一系列改革措施,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对外军事也接连获胜,朝廷呈现中兴气象,史称万历中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