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旭网
当前位置: 尊旭网 > 知识 >

集体备课的好处

时间:2024-02-23 08:42:03 编辑:阿旭

如何进行集体备课

如何进行集体备课流程如下:一、确定集体备课的组织形式及参加人员二、集体备课的实施原则——四定、七备、六统一1、“四定”: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2、“七备”:备思想、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备学法、备教学手段、备教学过程。3、“六统一”:统一进度;统一目标;统一重难点;统一每一节课授课的共性内容;统一作业(课堂练习题和课后作业题,作业难度分三个层次);统一检测试题。三、集体备课的操作程序和基本流程1、基本程序:个人初备,集体研讨,修正教案,课后交流、反思。2、基本流程:确立课题 —— 组内讨论 ——确定主备(讲)人(形成初案)——集体研讨(形成共案 —— 个性化设计(形成个案)—— 教学实践(跟踪) ——课后交流、反思 ——二次——资料保存。四、个人初备1、基本要求:脑中有纲(标)、腹中有书、目中有人、心中有法、胸中有案。2、具体要求:1、备思想。2、备教材:“八点备课法”——重点、难点、弱点、疑点、考点、易错点、易混点和盲点。(1)依据“全册备课—单元备课—课时备课”的思路,准确备出单元、章节的重、难点以及解决重点的方法,突破难点的手段。(2)深入研究教材,创新教学手段。(3)备出教参上没有的东西,变成自己的财富(来于教参,又高于教参)。(4)备出章节之间知识的过渡、衔接、拓展和深化。(5)备问题的预设及设计意图3、备学生:充分了解学情,备出不同层次及不同要求。以学生为本,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以学生为出发点,备出切合学生发展需要的教案。4、备教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5、备学法:预习法、指导法、设疑法等,对学生要进行学法指导。6、备教学手段:要详细列出教学手段,包括课前准备,课后巩固等。7、备教学过程:(1)引入。(2)教学环节。 (3)问题的预设与生成的处理预案。(4)总结。 (5)板书设计。 (6)练习设计(课堂和课后)。

如何进行有效的集体备课

如何进行有效的集体备课方法如下:1.做好集体备课的方法:首先,每位教师要认真学习新课程理念,明确把握所教学段在课标中的基本要求,熟悉教学内容,为参与集体备课做好准备。2.其次,要计划好集体备课的内容,重点放在教学重难点的确定和突破教学重难点的方法上,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3.第三,针对计划,教师阐述自己的想法,尤其是学生在学习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要重点讨论,这是能否落实课改理念的关键。必要时可以组织教师观看本学科教师的常态录像课,以使讨论更加深入有效。4.做好集体备课笔记。因为集体备课是“团体的产物”,教师只有将“思想碰撞的结晶”带回去,融入自己的教学设计中,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资源共享”。当然,各校情况不同,面对的学生不同,教师水平不同,我们应更多地从实际情况出发,探讨更为积极有效的集体备课形式。集体备课教师集体备课是以备课组为单位,组织教师开展集体研读大纲和教材、分析学情、制定学科教学计划、分解备课任务、审定教学设计、反馈教学实践信息等系列活动。运作方法1、组织管理:集体备课由教学处(或教科研室)实施管理。一般由备课组长具体主持并负责具体实施,教研组长指导并参加各小组的备课活动。2、活动过程:组长提前通知全组成员在集体活动前认真研读教材、大纲,通知中明确集体活动的“三定”:定时间、定课题、定主备人。3、时间安排:学校可根据各学科的特点,每学期规定几次,或每周一次。视各校各组教师组成情况而定。如果将每周集体备课的时间排进课表,那就更加制度化、规范化了。

集体备课对教师的重要性

集体备课对教师的重要性如下:为了进一步落实教学常规,开展“说、讲、评”一体化教学,充分发挥集体的教研的作用,集思广义,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尽快提高全体教学人员人员备课、授课水平,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强化和规范备课。集体备课的意义:1、真正实现资源共享集体备课为教师的交流、互动、共同提高、共同发展提供了舞台。教师在集体备课中,可以凭借自己的经验和各自独特的表现形式,通过心灵的对接、意见的交换、思想的碰撞、合作的探讨,实现知识的共同拥有与个性的全面发展。2、体现团队合作精神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相信随着集体备课活动的深入开展,全体教师的教学业务水平和集体主义思想都将一步步得到质的提高。3、有利于共同提高教学水平集体备课要求每一位教师在活动前都要精心准备,同时可以在活动中听取他人的成功经验,如对某一教材内容的教法、学法、重点、难点、关键点的确定和处理等。4、减轻了教师的工作负担通过集体备课,一个人的备课资源与成果同时供多人享用,这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教师的工作负担,同时提高了教师的工作效率。扩展资料:在网络信息时代,我们可以很容易的获得各种多样化的信息,你可以轻易的扮演受众或传播者,SNS社区概念在这个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就以我们看到的百度百科为例,一个起初意味不明的词条,经过了社会化编辑过后,本来空缺的知识点很快就丰满起来。同样的概念,用于我们教学工作中的集体备课流程,也可以采用在线方式的集体备课。

教师集体备课有什么好处和弊端呢?

集体备课的好处1、集体备课,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集体备课是既有个体的积极参与,又有群体的通力合作,互相学习,取长补短,这既有利于教师的扬长避短,更有利于教师在高起点上发展,博览众长,进而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每一课每一节都经过讨论,重难点,教学方法,都说的很清楚。大家在集体备课中更能理解到合作的重要性。新课程改革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同时,也要求教师发挥“集体智慧”的优势,集思广益,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这样一来,教师们在平时的课堂教学屮少走了很多弯路,个人素质也能得到充分的展现与提高。2、集体备课,能显著提高教育教学效果面对新课程,特别是我们所教的语文课,如何把握教材、如何创新方法,心中常感惴惴不安,仅靠个人孤军奋战冥思苦想,显然不可取,有时甚至会出现误区。一位名人说过,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交换后每人就有两种思想。集体备课,可以引发参与者智慧的碰掩,可以长善救失,取长补短,可以补充专业知识的不足,能明显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对于我们语文学科而言,其效果更为显著。3、集体备课,能大力促进学校的教科研氛围。基层学校的教科研受应试教育的冲击,搞的不是很好,集体备课使其理性认识能更好地指导实践,在理论和实践之间架起桥梁,教科研的氛围在集体参与的行动与反思中逐步浓厚逐步提高。集体备课应注意的事项1、集体备课不是教案之和集体备课是教师集体智慧的结晶,所有成员要认真钻研课标和教材,多方查询资料,拿出自己的教学方案。每个人对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认识是不一样的,对教材的理解、把握、加工处理也是不同的。在讨论的时候大家各抒己见,百花齐放。中心发言人仔细记录、认真整理,集体修改,形成较为科学的教学设计。不要将教材的各章节平均分给了同年级的任课教师,由各任课教师分头撰写教案,完工后交给集体备课组长,由备课组长将其装订成册。集体备课等同于各任课教师备课“教案之和”。这种“承包式”的方法,虽然大大减轻了教师的备课压力和负担,但违背了集体备课的初衷。2、集体讨论不是资深教师说了算集体备课就是要集众人之长,补自身之短。集体备课要求教师能积极主动地交流,在交流中实现思想和观点的相互碰撞与交锋,实现共同提高。集体备课最大功能就是集众人智慧,优化教学方案,减轻教师负担,增强课堂效果,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也是学校实现惜时增效的有效途径。所有备课教师都要积极参与,踊跃发言,出谋划策。提倡各抒己见,甚至是针锋相对、面红耳赤,以一种思想与另一种思想交换、碰撞,形成更新的多元的思想,才能有优秀教学设计的形成。而一些教师认为集体备课应该是资深教师的“权威”活动,资格深、经验多、水平高的他们,说出的话往往带有权威性,致使年轻教师放不开,想说不敢说,讲错了怕人讥笑。因此,在集体备课的时候,常常会会出现主讲课教师读一读教案,大家简单发发言,谈谈个人意见,就算完成一次集体备课任务的现象。这种集体备课形式也就没什么实际意义了。3、教学过程不是宣读同一教案教案是讲课的基础,教师讲课要以集体备课为目标、重点,同时,执教者要根据学生水平的实际、接受能力的差异,以及自己的特长、风格。对教学环节、方法进行必要变革。即备的内容统一,教的风格可以百花齐放,方法可以各有不同。不同班级学生的学习基础、自学能力、非智力因素千差万别,期望一个教学方案放之各班而皆准,显然是一个美丽的神话。而有些学校,大家以同样的进度完成同样的内容,使用同样的资料,布置同样的作业,甚至上课的环节都如出一辙;一样的导入,一样的话;一样的讨论,一样的题;一样的过程,一样的调。这样一来,教师上课就如同工人在车间加工零件,出现“千人一面”的局面。这也不合集体备课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