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合土的比例是多少?
泥土、熟石灰和沙,实际配比视情况而定,泥土中的含沙量多的话,则配沙的量就可以少一点,熟石灰一般都是30%左右,采用石灰、碎砖或碎石和砂拌合而成三合土。三合土怎么配比:一、配置三合土需要三种材料分别是石灰、黏土以及沙子或者石子。在有泥土地地方,三合土地材料为:泥土、熟石灰、沙。其实际配比视泥土的含沙量而定。即泥土地含沙量多,则沙的量减少。二、熟石灰一般占30%,水泥、沙或幼石粉、石子(大多用10、20公分)。(1)主要比例有:1(水泥):1(沙或幼石粉):2(石子)此比例力度最强。(2)还有1(水泥):2(沙或幼石粉):4(石子)和1(水泥):3(沙或幼石粉):6(石子)。三合土的施工方法:1、灰土的土料宜采用就地基槽中挖出的土,但不得含有有机杂质,使用前应过筛其粒径不得大于15毫米。2、用作灰土的熟石灰应过筛,其粒径不得大于5毫米,熟石灰中不得夹有未熟化的生石灰,也不得含有过多的水分。3、灰土的配合比(体积比)除设计有特殊要求外,一般为2:8或3:7。4、基坑(槽)在铺打灰土前必须先行验槽,如发现坑(槽)内有局部软弱土层或空穴应挖除后用素土或灰土分层填实,或通知中心确定处理办法。5、灰土施工时,控制含水量工地检验方法是用手将灰土紧握成团两指捏即碎为宜,如土料水分过多或不足时应晾干或洒水润湿。
三合土的比例是多少 三合土怎么调配
三合土的比例没有绝对的标准,需要根据使用的环境去进行适当的调整。比如普通的比例水泥1:幼石粉或沙2:石子4.还有水泥1:幼石粉或沙3:石子6的调配比例,而水泥1:幼石粉或沙1:石子2的这个比例强度是比较高的。因此三合土的比例需要根据使用的环境来作出适当的调整。以上就是问题三合土的比例是多少的解答,接下来是关于三合土怎么配比的一些补充,感兴趣的读者可以继续观看。 三合土怎么配比 1、三合土的构成:三合土的三种材料一般是指黏土、石灰以及石子或沙子。在有泥土的地方,三合土的构成还可以是泥土、沙子、熟石灰。 2、三合土的材料:三合土的土料可以使用在地基槽中挖出来的土,但是要注意不能含有有机杂质,并且使用前应该过筛使其颗粒大小不大于15毫米。 3、三合土使用时的注意事项:三合土在施工的时候,接缝不能在墙角、柱基础留接缝,同时上下层灰土接缝距离不得小于500毫米。 4、调配水分:在调配三合土的时候,要严格控制水的比重。如果三合土的水分过多或过少应该尽快晾干或是洒水润湿。 三合土怎么调配
三合土一般怎么配比
三合土的一般配料为料为:泥土、熟石灰和沙。实际配比视情况而定,泥土中的含沙量多的话,则配沙的量就可以少一点,熟石灰一般都是30%左右,采用石灰、碎砖或碎石和砂拌合而成三合土。石灰为消石灰,碎砖或碎石的抗压极限强度不应小于50kg/cm2,其粒径不应大于60mm,且不得大于所建房子墙厚度的2/3,并不得含有有机杂质,这样的适用于建房子。比例:碎石三合土(天然砂):1:2:4或1:3:6或1:4:8;卵石三合土(天然砂)垫层:比例同上;碎砖(特细砂)三合土垫层:比例同上;三合土依据配料的分布而定期能否用300~400年。扩展资料:其实真正用在建筑、建造上“三合土”的材料,应该是黄土、石灰和河沙三者的混合物。它的制作方法是将这三种原料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后,用竹片或木槌不断地炼打、翻动,然后堆放停置一段时间使其融合、老化。特别是石灰和黄土都有一个从生到熟的演化过程。停置时间的长短应掌握在混合物未硬化之前,几天十几天不一,然后再次炼打、翻动。这样的炼打次数越多、越久则效果越好。而它的干湿度应掌握在用手捏可以成团状,用手揉又会散开为适。这就是建筑上所用的“三合土”。用这种“三合土”夯打土楼的墙基那是相当坚实的。它既可以承载巨大的压力,又可以防止洪水、山水的冲刷和浸泡,而且有着坚不可摧的防御功能。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合土
蛐蛐罐三合土砸底多久能用
三个月左右就能用了。制盆过程不外乎取优质土,和泥,成型,过火,磨光。取土一定要到人迹少至处取优质土。田亩,人耒人往处的土基夲上都被农药,其它化合物污染,用这种土制成蛐蛐盆,其夲上都混入了各种毒素。人都无法抗拒那怕轻微毒素,蛐蛐那么大点,抗拒有毒物质的能力必然更小得可怜。如取土不当,又没过火,就会给蛐蛐带来灾难。相关信息:蟋蟀,无脊椎动物,昆虫纲,直翅目,蟋蟀总科。亦称促织,俗名蛐蛐、夜鸣虫(因为它在夜晚鸣叫)、将军虫、秋虫、斗鸡、促织、趋织、地喇叭、灶鸡子、孙旺,土蜇,“和尚”则是对蟋蟀生出双翅前的叫法。据研究,蟋蟀是一种古老的昆虫,至少已有1.4亿年的历史,还是在古代和现代玩斗的对象。 全世界已知 22 亚科55 族 595 属(包括 17 个化石属),约 4649 种(亚种)(包括 50 个化石种)。该科昆虫体长大于 3cm,缺少鳞片;触角丝状,长于身体;跗节 3 节,前足为步行足,胫节常具鼓膜听器,后足为跳跃足;多数种类雄虫前翅具发声结构;雌性产卵瓣发达,呈刀状、矛状或长板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