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陈是什么样子的
菌陈是灰白色或者灰绿色的,布满白毛。茵陈是学名,一般老百姓不说。在农村,一般老百姓所说的白蒿,其实就是茵陈在二三月刚长出来的时候的叫法,因为白蒿刚长出来的时候,叶子的背面有一层白白的绒毛,所以称之为白蒿。春季里都会挖取一些晾干泡水喝,对身体很好。不过,现在菌陈的数量越来越少了。茵陈是一种很美味的野菜而且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做法也有很多种比如蒸菜、炒鸡蛋、包饺子等等,前几天还挖回来一些用来炒鸡蛋挺好吃的,新鲜的茵陈也就这几天,过几天可就吃不着了想吃的朋友可要抓紧了。不同时期的不同叫法,春天吃点茵陈有很多益处,春天人容易上肝火,茵陈专消肝火,和黄胆形肝炎,用茵陈,大枣煮水喝,或代茶饮均可。茵陈也可做成菜吃,味道清香,切记不要晚了,过季节就成蒿,就没有药用效果啦。
菌陈的药理作用
茵陈有显著利胆作用,并有解热、保肝、抗肿瘤和降压作用。其煎剂对人型结核菌有抑制作用。乙醇提取物对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水煎剂对ECHD11病毒有抑制作用。 茵陈有显著的保肝作用,对甲,乙型肝炎,黄疸型肝炎,有显著的疗效。有利胆,促进胆汁分泌,增加胆汁中胆酸和胆红素排出的作用.能增加心脏冠脉血流量,改善微循环,并有降血压,降血脂,抗凝血,利尿解热平喘的作用。 叶片表面观:⑴猪毛蒿 表皮细胞垂周壁波状弯曲,长径37-82(-138)μm,气孔不定式。表面布T字形毛,顶端细胞较平直,长614-1362(-1638)μm,中部略折成V字形,两臂不等长,细胞壁极厚,胞腔常呈细缝状;柄细胞1-2个,壁厚1.3-3.4(-5)μm。偶见腺毛,呈椭圆形或鞋底状,有2个半圆形分泌细胞,常充满淡黄色油状物。⑵茵陈蒿 表皮细胞长径25-58(-112)μm;丁字形毛柄细胞壁厚2.5-4.7(-7.5)μm。 ⑴取该品粗粉1g,加乙醇20ml,置,水浴中回流30min,滤过。滤液显淡黄绿色,置紫外光灯(365nm)下观察,显紫红色荧光。⑵取猪毛蒿、茵陈蒿粗粉各2g,分别加水30ml于沸水浴中温浸4h,冷后滤过。分别取滤液20ml,以等量氯仿萃取3次(首次萃取加入乙酸乙酯5ml),合并萃取液,用无水硫酸钠脱水后,蒸去溶剂,分别得到黄色油状物备用。将上述黄色油状物的一半用乙醇0.5ml溶角(在水浴上稍热),加入0.5%2,4-二硝基苯肼2N盐酸溶液4滴,振摇,猪毛蒿溶液即呈橘红色且析出颗粒状沉淀;而茵陈蒿溶液呈淡橘红色且沉淀极少,或几无沉淀。(检查对羟基苯乙酮)⑶薄层色谱 分别取上述两种黄色油状物的另一半,用氯仿0.5ml溶解后作供试品溶液。以对羟基苯乙酮和高属香豆素的乙醇溶作为对照品溶液。将供试品溶液和对照品溶液分别点样于同一硅胶G薄板上,用石油醚(沸程60-90℃)-乙酸乙酯-丙酮(6:3:0.5)展开,展距14cm。分别在紫外光灯(254nm)下观察,或用0.5%2,4-二硝基苯肼的2mol/L盐酸溶液显色,供试品色谱在与对照品色谱的相应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茵陈的功效与作用
茵陈的功效与作用 中草药茵陈,又叫白蒿、牛至、田耐里、因尘、马先、绵茵陈、绒蒿等。管状花目、菊科、牛至属植物蒿经冬不死,春则因陈根而生,故名因陈或茵陈。全草入药,可预防流感,治中暑、感冒、头痛身重、腹痛、呕吐、胸膈胀满、 气阻食滞、小儿食积腹胀、腹泻、月经过多、崩漏带下、皮肤搔痒及水肿等症,其散热发表功用,尤胜于薄荷。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茵陈的功效与作用的知识,欢迎阅读。 茵陈的功效: 用于湿热熏蒸而发生黄疸的病症,可单用一味,大剂量煎汤内服;亦可配合大黄、栀子等同用。若小便不利显著者,又可与泽泻、猪苓等配伍。本品退黄疸之效甚佳,故除用于湿热黄疸之外,对于因受寒湿或素体阳虚发生的阴黄病症,也可应用。但须配合温中祛寒之品如附子、干姜等药同用,以奏除阴寒而退黄疸的作用。 【性味】苦、辛,微寒。 【归经】归脾、胃、肝、胆经。 【功能主治】清湿热,退黄疸。用于黄疸尿少,湿疮瘙痒;传染性黄疸型肝炎。 茵陈的作用: 1、茵陈治病人身如金色,不多语言,四肢无力,好眠卧,口吐粘液:茵陈蒿、白鲜皮各50克。上二味粗捣筛。每服15克,水一盏,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温服,日三。(《圣济总录》茵陈汤) 2、茵陈治男子酒疸:茵陈蒿四根,栀子七个,大田螺一个,连壳捣烂,以百沸白酒一大盏,冲汁饮之。(《纲目》) 3、茵陈治阳明病,但头汗出,身无汗,剂颈而还,小便不利,渴引水浆,瘀热在里,身发黄者。茵陈蒿六两,栀子十四枚(擘),大黄二两(去皮)。以水一斗二升,先煮茵陈,减六升,内二味,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小便当利,尿如皂角汁状。(《伤寒论》 张仲景茵陈蒿汤) 4、茵陈治发黄,脉沉细迟,肢体逆冷,腰以上自汗:茵陈100克,附子一个作八片,干姜(炮)75克。甘草(炙)一两。上为粗末。分作四贴,水煎服。(《玉机微义》茵陈四逆汤) 5、茵陈治感冒,黄疸,漆疮:茵陈五钱。 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6、茵陈治疬疡风病(此病是身上出现斑块,白色成片):茵陈蒿两握,水一斗五升,煮取七升,先以皂荚汤洗,次以此汤洗之,冷更作,隔日一洗,不然,恐痛也。(《崔氏纂要方》) 7、遍身典疸:用茵陈蒿一把,同生姜一块捣烂,每日擦胸前和四肢。 8、眼热红肿:用茵陈蒿、车前子等分,煎汤,以细茶调服数次。 9、大热黄疸:用茵陈切细煮汤服。生食亦可,亦治伤寒头痛、风热痒疟,利小便。此方名茵陈羹。 10、风疾挛急(按:指手足不能自由伸缩):用茵陈蒿一斤、秫米一石、面三斤,和匀照常法酿酒,每日饮服。 11、茵陈治遍身风痒生疥疮:茵陈不计多少,煮浓汁洗之。(《千金方》) 12、茵陈治风瘙瘾胗,皮肤肿痒:茵陈蒿50克,荷叶25克。上二味捣罗为散。每服5克,冷蜜水调下,食后服。(《圣济总录》茵陈蒿散) 茵陈的药理作用: 清热利湿;退黄。主治:黄疸、小便不利、湿疮瘙痒、传染性黄疸型肝炎等药理学研究有利胆,保护肝功能解热,抗炎,降血脂,扩冠等作用,当然这只是西医学提取茵陈成分做出来的研究,临床应用上效果如何不好判定。陈素毒性为中枢抑制,表现为思睡,流涎等。茵陈用量过大可引起头晕,恶心,腹泻,上腹部不适,急性肝胆损伤,亦有心律不齐的.报导,但是治疗剂量的茵陈一般不会造成严重的损伤作用。 茵陈有显著的保肝作用,对甲,乙型肝炎,黄疸型肝炎,有显著的疗效。有利胆,促进胆汁分泌,增加胆汁中胆酸和胆红素排出的作用.能增加心脏冠脉血流量,改善微循环,并有降血压,降血脂,抗凝血,利尿解热平喘,驱除蛔虫及抑制多种致病性皮肤真菌与细菌的作用。 ;
茵陈有什么功效?
茵陈有利胆护肝、降压降脂、利尿解热、抑制真菌、平喘等功效作用。 1、利胆护肝:茵陈中所含的香豆精、绿原酸、咖啡酸、对羟基苯乙酮、甲基茵陈色原酮均有利胆作用,茵陈煎剂有护肝作用。 2、降压降脂:茵陈中所含的香豆精、对羟基苯乙酮有降压作用,茵陈煎剂具有降酯作用,茵陈还具抗凝及促进纤维蛋白溶解作用。 3、利尿解热:茵陈中所含的挥发油、香豆精、绿原酸、咖啡酸均有利尿作用,挥发油还有显著的解热作用。 4、抑制真菌:茵陈煎剂对人型及牛型多种杆菌、球菌、致病性真菌均有抑制作用,对流感病毒、多种钩端螺旋体、猪蛔虫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5、平喘:茵陈中的香豆精类成分有平喘作用,对羟基苯己酮有间接促进灰黄霉素吸收的作用,此外,茵陈精制浸液对子宫有兴奋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