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旭网
当前位置: 尊旭网 > 知识 >

对联的要求如天对地

时间:2024-02-23 12:02:17 编辑:阿旭

对联的基本规则

对联从字面上解就是对仗的联句。对偶句式作为一种修辞手法很早就出现在诗词歌赋里面,到了初唐,经过上官仪和上官婉儿的整理,把对偶严格化,对仗作为一种规则加入到近体格律诗中。在近体诗中的律诗中,颌联和颈联都是对仗的联句。也就是说,咱们把律诗中对仗的颌联、颈联提出来就是对联。所以格律诗要遵守的平仄规律,对联也要遵守。具体下来,对联大概有以下几条规则:上仄下平上联必须以仄声结尾,下联则收平声。这和律诗中中二联的规则一致。因为仄声收尾,就等于是个短暂停顿,而平声收尾,则是告诉读者这句话说完了。律诗都押平声韵,所以上句必须的仄尾,下句必须是平声韵。这是格律的要求,也是对仗的规则。所以,如果大家分不清对联上下联,直接看最后一个字就行。发仄声的肯定是上联。平仄相对上联和下联的相应位置,平仄要相对。举个例子。上联是“山色攒文气”,平仄为“平仄平平仄”,那么下联“湖光澄读心”平仄为“平平仄仄平”,这里“读”是入声字,发仄音。而“攒”字是多音字,在这里读“cuan二声”,是平音,是“聚集”的意思。而“澄”也是个多音字,在这里读“deng四声”,是仄音,是“澄清”的意思。而首字“山”和格律诗平仄一样,可平可仄。所以“山色窜文气,湖光澄读心”是完全符合平仄格律的对联。不能失替这个是指在上联或者下联中,必须平仄相间,不能一路平下去,比如“仄仄仄仄仄,平平平平平”。这种联句,虽然上下相对,也符合上仄下平,但是这在格律诗中是“失替”,自然在对联中也不行。同样也不能出现孤平,三平尾,这些都是从格律诗规则直接过来的。词性相同这一点不是平仄关系,但是也说明一下,就是上下联相对应位置的词性是要一致的,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这个是不能乱的。“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还有就是上联和下联不能重字,但是在单联中可以,不过上联的重复字在哪里,下联对应的位置也要重复字,反正是必须相对。比如“飞雪片片凝瑞,马蹄声声报春”。上联“片片”,下联“声声”这样才对。这几点就是对联的基本的平仄和用词规则。

对联规则是什么呀?

对联规则如下:1、字句对等一副楹联,由上联下联两部分构成。上下联句数相等,对应语句的字数也相等。2、词性对品上下联句法结构中处于相同位置的词,词类属性相同,或符合传统的对仗种类。3、结构对应上下联词语的构成,词义的配合,词序的排列,虚词的使用,以及修辞的运用,合乎规律或习惯,彼此对应平衡。4、节律对拍上下联句的语流一致。节奏的确定,可以按声律节奏“二字而节”,节奏点在语句用字的偶数位次,出现单字占一节;也可按语意节奏。5、平仄对立句中按节奏安排平仄交替,上下联对应节奏点上的用字平仄相反。单边两句及其以上的多句联,各句脚依顺序连接,平仄规格一般要求形成音步递换,传统称“平顶平,仄顶仄”。一般最好上联收于仄声,下联收于平声。6、形对意联形式对举,意义关联。上下联所表达的内容统一于主题。常用对联1、迎春迎喜迎富贵,接财接福接平安。2、和顺满门添百福,平安二字值千金。3、盛世和谐添锦绣,伟业腾飞更辉煌。4、鸿运当头迎百福,吉星高照纳千祥。5、发财地八方进宝,开福门四季平安。6、吉祥平安天赐福,荣华富贵地生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