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武说中国经济》epub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陈志武说中国经济》([美国] 陈志武)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资源链接:链接:https://pan.baidu.com/s/1CCl0ptw-PuiAWbmcwkercA 提取码:b807书名:陈志武说中国经济作者:[美国] 陈志武豆瓣评分:7.8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年份:2012-9页数:243内容简介:《陈志武说中国经济:一个经济学家的理想王国(修订版)》由陈志武历时两年修订完善,呈现出一个经济学家的理想王国。中国股市乱象到底疯狂到几时?中国贫富差距恶化的根源到底在哪?怎样理解中国金融的逻辑?新国有化的危险到底在哪?中国抑制房价泡沫是否会成功?“新国有化”的危险到底在哪?2010到2012年,两年之间,从国际到中国,经济局势瞬息万变,下一步,中国经济又将走向何方?2012,经济情势又展现不一样的面貌,在暗潮涌动之下,谁能洞穿和透析问题的根源?在贫富差距日益扩大的今天,他试图用理性解决这个时代的焦虑,他的金融思想诠释了给人幸福是一切学问的基点,在一般人看来很严肃的名词——制度、分配、股权……都是实现个人幸福的具体工具。《陈志武说中国经济:一个经济学家的理想王国(修订版)》聚焦中国,收录了作者最近几年和媒体之间的对话,通过对中国当前社会的分析,探讨了中国人的未来,非常明确地指出了中国的改革方向以及中国人寻求幸福的具体路径,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既是一部民众权益的代言书,又是一部中国社会转型的启示。作者简介:陈志武,美国耶鲁大学管理学院金融经济学教授,中国金融博物馆首席顾问,最具影响力的华人经济学家之一。自1990年获耶鲁大学金融经济学博士学位以来,陈志武教授先后在威斯康辛大学、俄亥俄州立大学、美国耶鲁大学等世界一流大学任教,并被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长江商学院等国内著名学术机构聘为访问教授。
《陈志武说中国经济》epub下载在线阅读全文,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陈志武说中国经济》(陈志武)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链接:https://pan.baidu.com/s/1nRtGjfWPYbWmRcwetnZmjA提取码:POQU 书名:陈志武说中国经济豆瓣评分:7.8作者: [美国] 陈志武出版社: 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年: 2012-9页数: 243内容简介:《陈志武说中国经济:一个经济学家的理想王国(修订版)》由陈志武历时两年修订完善,呈现出一个经济学家的理想王国。中国股市乱象到底疯狂到几时?中国贫富差距恶化的根源到底在哪?怎样理解中国金融的逻辑?新国有化的危险到底在哪?中国抑制房价泡沫是否会成功?“新国有化”的危险到底在哪?2010到2012年,两年之间,从国际到中国,经济局势瞬息万变,下一步,中国经济又将走向何方?2012,经济情势又展现不一样的面貌,在暗潮涌动之下,谁能洞穿和透析问题的根源?在贫富差距日益扩大的今天,他试图用理性解决这个时代的焦虑,他的金融思想诠释了给人幸福是一切学问的基点,在一般人看来很严肃的名词——制度、分配、股权……都是实现个人幸福的具体工具。《陈志武说中国经济:一个经济学家的理想王国(修订版)》聚焦中国,收录了作者最近几年和媒体之间的对话,通过对中国当前社会的分析,探讨...作者简介:陈志武,美国耶鲁大学管理学院金融经济学教授,中国金融博物馆首席顾问,最具影响力的华人经济学家之一。自1990年获耶鲁大学金融经济学博士学位以来,陈志武教授先后在威斯康辛大学、俄亥俄州立大学、美国耶鲁大学等世界一流大学任教,并被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长江商学院等国内著名学术机构聘为访问教授。
金融的逻辑—陈志武
金融的核心是跨时间、跨空间的价值交换。
“空间”指的是未来不同的盈利或亏损状态,未来不同的境况。
任何东西或证券不存在什么“固有价值”,只存在相对价值。也就是,只有相对于人的效用而言,才有价值这回事。
阿里、腾讯之所以比经验几十年的企业有更高的市值,是因为价值取决于这些公司能带来效用,或者说收益,而不是取决于其建设成本,跟建设所需的劳动时间关系不大;换言之,价值由未来的收益而定,不是由过去的成本决定。
效用决定价值,而不是劳动成本决定价值,这对于理解金融的逻辑极为重要。
人际间的金融交易是任何社会都必须进行的,只是实现人际金融交易的形式、方式不一样,今天我们熟悉的外部市场提供的金融证券只是其中之一。(原始社会,果实共享,农业社会交易头寸以“人情”记下,中世纪欧洲教会血缘并行互助结盟组织)
金融交易的性质-信用和交易安全。
所以,儒家的“孝道”是一种基于血缘的跨时间、跨空间人际利益交换安排,而“三纲五常”所规范的“名分等级”秩序是支持这种交易体系的文化制度保障。
只不过,儒家的这种刚性体系过于偏重父母、兄长作为“投资者”的权利(甚至权力),压制子女、年幼者的权利。只要你出生的时间晚,哪怕是晚一点,你这一辈子的地位就永远低于先于你出生的人。以至于“五四”新文化运动,呼唤着“打倒孔家店”、解放个人。特别是,在这样一种隐性金融交易安排下,“养子防老”等于把子女当成了经济工具,家庭的建立、养子等,都过多地受利益驱使令利益和感情无法分离。其结果只能是淡化家庭的情感功能,侵蚀亲情间的情感氛围。
金融市场正在把中国家庭从利益交换中解放出来,让家庭的功能重点定义在情感交流、精神世界上,家应该是情感的天地,是精神上的安身立命之所,而不是利益交换场。金融市场就是这样让中国文化走出儒家的刚性体系。从这个意义上讲,“五四”运动主张的“打倒孔家店”、解放个人,还必须有家庭之外金融市场的发达,否则,“孔家店”还是无法被打倒。
文化价值的目的第一是最大化活下去的概率,第二是最大化个人的自由。当生产能力低下、金融交易工具不发达的时候,人们为了生存而愿意牺牲一些个人自由,比如,以前人们愿意接受部落公有制、儒家“三纲五常”刚性社会秩序。但是,人一旦物质生产能力足够高、金融市场足够发达,继续牺牲个人自由、个人权利就没必要,社会文化必然会做出相应调整,这也是中国今天的经历。
总之,儒家主张的靠血缘网络内部来互通有无,来实现人际金融交易,最终不能激励每个人奋发向上,培养的是等待“免费午餐”搭便车的精神。比较而言,外部金融市场更能逼着每个人去“自食其力”,也为个人空间、个人自由的最大化提供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