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旭网
当前位置: 尊旭网 > 知识 >

不求甚解的意思是什么

时间:2024-02-23 13:52:10 编辑:阿旭

不求甚解意思是什么

不求甚解意思是:甚:很,极;解:理解。原指读书时不求深入,只求领会要旨。后指只求懂个大概,不作深入推敲和理解。造句:1、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2、为人之大道全在懵懂,最好不求甚解,单是望望,看天,看星,看月,看太阳。也看山,看水,看云,看风,看春夏秋冬之不同,还看人世的痴愚,人世的倥偬。静默地看着,乐在其中。3、他这种对问题不求甚解的学习方法,是成绩无法提高的主要原因。4、读书如果草草而过,不求甚解,那到用时,也不过是纸上谈兵。5、我对地球为什么总是要绕着太阳转不求甚解,结果妈妈上网查了才告诉我是怎么回事。6、对待学习应采取认真的态度,那种不求甚解的学习方法是不可取的。7、我们要认真读书和学习,有不懂的地方千万要问,不要不求甚解。8、对于专业知识的学习,不求甚解并不是好的学习态度。9、要养成读书的好习惯,提倡积极思考,反对不求甚解,囫囵吞枣。10、平时学习不认真,马马虎虎,不求甚解,到用时就会感到知识贫乏,一筹莫展。11、看来经理对这问题不求甚解,所以他的分析似是而非,未能切中要点。12、老师布置的作业,我不求甚解的完成了,完成之后没有多少收获。13、陶渊明读书不死记硬背,是不求甚解,他只要知道文章大概意思就认为读完了。14、在学习的过程中,有些学生只是一知半解,不求甚解,这是非常有害的。

不求甚解的意思

不求甚解的意思是读书只求理解精,不着眼于一字一句的解释,不含贬义;后多指学习或工作的态度不认真,不求深入理解,也指了解情况不深入,含贬义。运用示例:明·朱国祯《涌幢小品·已丑馆选》:“‘读书不求甚解’,此语如何?曰:‘静中看书,大意了然。惟有一等人,穿凿求解,反致背戾,可笑。故曰:“解是不解,不解是解。’”清·黄宗羲《张仁庵古本大学说序》:“读书不求甚解,任怀得意,融然远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十四回:“这人小的时候,诸事颟颟顸顸,不求甚解。”成语故事:陶渊明是我国东晋末年的诗人,他开创了田园诗体,也开辟了中国古典诗歌的另一种境界。他生活的时代,正是东晋和南朝交替的动乱年代,国家分裂,政治黑暗,民不聊生。他出生于官宦之家,由于家道衰落,生活并不富裕,而且充满了忧患和不幸。但是,陶渊明志趣高洁,淡泊名利。他做彭泽县令时,上面派了个官员下来视察,县里的下级官吏要他端正衣冠去迎接。陶渊明愤然说道,我岂能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继而辞官,回到家乡继续过清贫的生活。在看透了官场尔虞我诈、腐败黑暗的丑恶内幕后,陶渊明尤其喜爱清静闲散的田园生活。他在勤劳耕作之暇,或与好友饮酒畅谈,或在家里读书吟诗,生活十分惬意。他家门前有五棵大柳树,因此陶渊明自称“五柳先生”。28岁那年,他写了一篇《五柳先生传》,也就是他自己的小传。在《五柳先生传》中,陶渊明写道:这位先生也不知道是何许人,就连姓名也不知道,因为住宅旁边有五棵柳树,而自称为“五柳先生”。他喜欢静谧,不善言谈,淡泊名利。喜欢读书,但不死啃字句。每次有什么新的体会,就高兴得连吃饭都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