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旭网
当前位置: 尊旭网 > 知识 >

三国谋士排行榜

时间:2024-02-23 17:57:05 编辑:阿旭

三国谋士排名前30名

三国谋士排名前30名如下:1、曹家:荀彧、荀攸、贾诩、程昱、郭嘉、董昭、刘晔、蒋济、辛毗、杨阜、桓范、司马懿。2、孙家:张昭、鲁肃、张纮、顾雍、诸葛瑾、步骘、阚泽。3、刘家:诸葛亮、庞统、法正、黄权、刘巴、马良、李恢。4、袁绍:田丰、沮授、审配、逢纪、许攸、郭图。5、刘表:蒯越。6、吕布:陈宫、陈登。7、张鲁:阎圃。8、刘璋:张松。三国: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190年,汉朝的中央集权制度崩溃,军阀四起,天下大乱。208年发生赤壁之战,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雏型。220年,汉朝丞相曹丕迫使汉献帝禅让帝位,定都洛阳,国号“魏”,史称曹魏,标志着汉朝时代的正式结束。221年刘备称帝,定都成都,史称蜀汉。229年孙权称帝,定都建邺,国号“吴”,史称东吴。曹魏后期的实权渐被司马懿掌控。263年,曹魏的司马昭发动魏灭蜀之战,蜀汉灭亡。266年2月8日,魏国权臣司马炎迫使魏元帝禅让帝位,建国号为“晋”,史称西晋,三国时代结束,晋朝时代开始。280年,晋灭东吴,统一全国。至此,三家归晋。

三国谋士排名

三国谋士排名:1、司马懿司马懿是司马防的次子,少年时期就胸怀谋略。曹操为丞相以后,使用强制手段征召司马懿为文学掾。曹操对使者说,“若复盘桓,便收之”。司马懿畏惧,只得就职。任曹魏的大都督、大将军、太尉、太傅,是辅佐了魏国三代的托孤辅政之重臣,后期成为掌控魏国朝政的权臣。但是要说司马懿最毒的一计还是莫过于离间吴蜀,不仅解了樊城之围,更是害死了关羽,逼得刘备和孙权翻脸,更是导致夷陵之战的爆发,蜀汉和东吴都因此实力大减,得利者唯有曹魏。2、郭嘉郭嘉出生于颍川,少年时已有远见;21岁时,郭嘉北行去见袁绍,但是差距袁绍并非明主后离开了袁绍;直到曹操颇为器重的一位谋士戏志才去世。伤心之余,曹操写信给荀彧,让他给推荐一位可以接替戏志才的谋士。于是,荀彧就将好友郭嘉推荐给了曹操。曹操召见郭嘉,共论天下大事,讨论完后,曹操说:“能帮助我成就大业的人,就是他了!”郭嘉离开营帐后,也大喜过望地说:“这才是我真正的主人啊!”3、诸葛亮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辅佐刘备建立蜀汉。为实现兴复汉室的政治理想,数次北伐,但因各种不同因素而失败,司马懿在诸葛亮死后,看到诸葛亮的营垒,称赞其为“天下奇才”。东晋政权因其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唐太宗与李靖在《唐太宗李卫公问对》中多次提到诸葛亮的治军之法与八阵图,给予了极高的评价。4、荀彧荀彧在战略方面为曹操规划制定了统一北方的蓝图和军事路线,曾多次修正曹操的战略方针而得到曹操的赞赏,包括“深根固本以制天下”,“迎奉天子”;战术方面曾面对吕布叛乱而保全兖州三城,奇谋扼袁绍于官渡,险出宛、叶而间行轻进以掩其不意奇袭荆州等诸多建树。5、贾诩贾诩是东汉末年至三国初年著名谋士、军事战略家,曹魏开国功臣。原为董卓部将,董卓死后,献计李傕、郭汜反攻长安。李傕等人失败后,辗转成为张绣的谋士。张绣曾用他的计策两次打败曹操,官渡之战前他劝张绣归降曹操。官渡之战时,贾诩力主与袁绍决战。赤壁之战前,认为应安抚百姓而不应劳师动众讨江东,曹操不听,结果受到严重的挫败。曹操与关中联军相持渭南时,贾诩献离间计瓦解马超、韩遂,使得曹操一举平定关中。

三国时期著名的谋士都有谁

三国时期著名的谋士有:荀彧、贾诩、郭嘉、鲁肃、诸葛亮。1、荀彧:荀彧早年被称为“王佐之才”,举孝廉出身,任守宫令。董卓执政后弃官归乡,率领宗族避难冀州,被袁绍待为上宾。后投奔曹操,官至侍中、守尚书令,封万岁亭侯,居中持重达十数年,处理军国事务,被人敬称为“荀令君”。后因反对曹操称魏公,被调离中枢,于寿春忧郁而亡,享年五十岁。获谥为“敬”。魏咸熙二年被赠为太尉。2、贾诩:举孝廉出身,起家郎官。进入武威郡守张奂帐下,成为军司马董卓部将。董卓死后,先后依附于李傕、郭汜、段煨、张绣,两次献计打败曹操,跟随张绣归降曹操。官渡之战时,力主决战。赤壁之战前,主张安抚百姓,反对劳师动众讨江东,没有得到采纳。曹操与关中联军相持渭南时,献上离间计瓦解马超、韩遂,一举平定关中。在曹操继承人的确定上,以袁绍、刘表为例,暗示曹操不可废长立幼,支持曹丕成为世子。黄初元年,曹丕称帝后,拜太尉,册封寿乡侯。3、郭嘉:郭嘉出身颍川郭氏。原为袁绍部下,后转投曹操,为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立下了功勋,官至军师祭酒,封洧阳亭侯。在曹操征伐乌丸时病逝,年仅三十八岁。谥号贞侯。4、鲁肃:鲁肃出生于一士族家庭。幼年丧父,由祖母抚养长大。他体貌魁伟,性格豪爽,喜读书、好骑射。东汉末年,他眼见朝廷昏庸,官吏腐败,社会动荡,常召集乡里青少年练兵习武。他还仗义疏财,深得乡人敬慕。当时,周瑜为居巢长,因缺粮向鲁肃求助,鲁肃将一仓三千斛粮食慷慨赠给周瑜。从此,二人结为好友,共谋大事。5、诸葛亮:诸葛亮早年随叔父诸葛玄到荆州,诸葛玄死后,诸葛亮就在隆中隐居。后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联合东吴孙权于赤壁之战大败曹军,形成三国鼎足之势,又夺占荆州。建安十九年,攻取益州。继又击败曹军,夺得汉中。章武元年,刘备在成都建立蜀汉政权,诸葛亮被任命为丞相,主持朝政。后主刘禅继位,诸葛亮被封为武乡侯,领益州牧。勤勉谨慎,大小政事必亲自处理,赏罚严明;与东吴联盟,改善和西南各族的关系;实行屯田政策,加强战备。前后五次北伐中原,多以粮尽无功。终因积劳成疾,于建兴十二年病逝于五丈原。

三国时期真正的第一谋士是谁?

要说三国时期的第一谋士我觉得肯定是大多数人都知道的诸葛亮。三国时期因为其时代的特殊性,当时处于战争较为频繁的时期,这个时候出现了很多的英雄,当然也出现了很多的谋士,这些谋士在推动历史的进程中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其中,最为出名的谋士则是我们家喻户晓的诸葛亮了。在三国演义中评价,卧龙凤雏得一可得天下,由此看出来诸葛亮的能力有多大,而且诸葛亮的能力也是有目共睹的,在北方割据的魏国势力,因为曹操有着挟天子令诸侯的便利所以起来的很快,而当时的中国北方的经济实力是要比南方的经济实力强,所以北方强大并不意外,而南方的吴国则是长期在南方割据的实力,吴国可以说是本来就是很强盛,所以吴国能成为三国中的一大势力,只有蜀国是诸葛亮带着刘备一步一步的打下来的,由此可以看出诸葛亮的能力。在诸葛亮还没出山之时,仅仅是草堂之中,通过短短的勾画就能将天下势力分析的清清楚楚,由此可见诸葛亮的统筹能力,而在后面也可以看出来,通过一步一步的运营,最终使得当时没有一兵一卒的刘备成为了能与另外两个有着先天优势的国家相抗争。再从计谋上看,诸葛亮在蜀国自己的大动作之上都有着相当的见地,在排兵布阵上也有着很深的造诣,带领着蜀国赢下了一场又一场的胜利,从这一点上来看,诸葛亮除了是个谋士以外还是一个优秀的将军。综上所述,我认为三国时期第一谋士当属诸葛亮,诸葛亮除了是一个优秀的谋士以外还是一个优秀的将军,按现在的话来说,诸葛亮是一个全能型人才,这样的话,除了诸葛亮还有谁能当选第一谋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