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旭网
当前位置: 尊旭网 > 知识 >

诗经风

时间:2024-02-24 10:29:00 编辑:阿旭

诗经里的风是指什么?

《风》又称《国风》,一共有15组,"风"本是乐曲的统称。15组国风并不是15个国家的乐曲,而是十几个地区的乐曲。国风包括周南、召南、邶、墉、卫、王、郑、桧、齐、魏、唐、秦、豳、陈、曹的乐歌,共160篇。国风是当时当地流行的歌曲,带有地方色彩。从内容上说,大多数是民歌。作者大多是民间歌手,但是也有个别贵族。对于《雅》的认识有各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是指周朝直接统治地区的音乐,"雅"有"正"的意思,把这种音乐看作"正声",意在表明和其他地方音乐的区别。也有人说"雅"与"夏"相通,夏是周朝直接统治地区的称呼。还有观点认为,《雅》是指人人能懂的典雅音乐。《雅》共105篇,分为《大雅》 31篇和《小雅》74篇。《雅》多数是朝廷官吏及公卿大夫的作品,有一小部分是民歌。其内容几乎都是关于政治方面的,有赞颂好人好政的,有讽刺弊政的。只有几首表达个人感情的诗。但是没有情诗。《颂》是贵族在家庙中祭祀鬼神、赞美治者功德的乐曲,在演奏时要配以舞蹈。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共40篇。其中《周颂》31篇,认为可能是西周时的作品、多作于周昭王、周穆王以前;《鲁颂》4篇,认为可能是鲁僖公时的作品;《商颂》则认为是春秋以前宋国的作品。拓展资料:【诗经】按用途和音乐分“风、雅、颂”三部分,其中的风是指各地方的民间歌谣,雅大部分是贵族的宫廷正乐,颂是周天子和诸侯用以祭祀宗庙的舞乐。“赋、比、兴”是【诗经】的主要表现手法。其中直陈其事叫赋;譬喻叫比;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物叫兴。如果要说诗经最大的特点是什么,夫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还说“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古圣贤们皓首穷经,不能得其一二,我辈岂敢妄言诗经大意哉。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词条 风雅颂赋比兴


诗经中的风指什么

《诗经》中的《风》又称《国风》,是乐曲的统称,指各地的音乐曲调;包括周南、召南、邶风、鄘风、卫风、王风、郑风、桧风、齐风、魏风、唐风、秦风、豳风、陈风、曹风十五部分,共一百六十篇。

《诗经》的构成:

《风》(160篇):《周南》11篇、《召南》14篇、《邶风》19篇、《鄘风》10篇、《卫风》10篇、《王风》10篇、《郑风》21篇、《齐风》11篇、《魏风》7篇、《唐风》10篇、《秦风》10篇、《陈风》10篇、《桧风》4篇、《曹风》4篇、《豳风》7篇;

《雅》(105篇):《大雅》31篇、《小雅》74篇;

《颂》(40篇):《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

《诗经·国风·周南》中的名篇《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