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子又叫什么?
别名:粽籺。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专角黍”属;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粽属于“籺”的一种,籺是人们在逢年过节时用来拜神祭祖的贡品,逢年过节做籺拜神祭祖是古老的传统习俗。籺有很多品种,不同的节日会做不同的籺,粽籺是端午节拜祭神灵祖先的贡品。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即为广东碱水粽。食用禁忌:1、粽子不宜冷食,一定趁热食。粽子的主料是糯米,支链淀粉含量高。糯米加热后,支链淀粉会糊化,有利于被消化酶分解,更易消化;而一旦冷却,淀粉会老化回生,分子间凝固加强,不容易被消化。2、吃粽时应该搭配凉拌青菜、水果沙拉,缓解肠胃不适。3、粽子要充分加热,煮热变软后才能吃。4、如有胃病的人吃粽子可选白米粽,别蘸糖,不要吃得太甜。5、有胆结石、胆囊炎和胰腺炎的病人,不要吃肉粽、蛋黄粽等脂肪、蛋白含量过高的粽子。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粽子
粽子哪里的最有名
厦门、泉州、漳州的闽南粽子最有名。其中碱水粽和烧肉粽驰名海内外,烧肉粽的粽米必选上乘,猪肉择五花肉并先卤得又香又烂,再加上香菇、虾米、莲子及卤肉汤、白糖等,另外,可依据个人喜爱,加蛋黄、笋干、鸡肉、鹌鹑蛋等。文化习俗端午食粽是我国的传统习俗,包粽子主要是用柊叶、箬叶或菰芦叶,统称粽叶。粽子的传统形式为三角形,一般根据内瓤命名。粽子的形状多,体现了不同地域特色。粽子不仅形状很多,品种各异,由于中国各地风味不同,主要有甜、咸两种。甜味有白水粽、赤豆粽、蚕豆粽、枣子粽、玫瑰粽、瓜仁粽、豆沙猪油粽、枣泥猪油粽等。咸味有:猪肉粽、火腿粽、香肠粽、虾仁粽、肉丁粽等,但以猪肉粽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