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中的名言名句
孙子兵法中的名言名句如下:1、兵贵胜,不贵久。——《作战篇》用兵作战最贵速胜,不宜久拖。2、攻其无备,出其不意。——《始计篇》趁敌人没有防备的时候进攻,采取敌人意想不到的出击行动。3、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谋攻篇》如果对敌我双方的情况都能了解透彻,打多少场仗都不会有危险。4、乱生于治,怯生于勇,弱生于强。——《兵势篇》乱与治、怯与勇、弱与强在一定条件下是相互转化的,即治理严整就不会有混乱,士卒勇敢就不会怯懦,兵卒坚强就不会软弱。5、势者,因利而制权也。——《始计篇》所谓态势,即是凭借有利的情况,以制定临机应变的策略。6、将军之事,静以幽,正以治。——《九地篇》主持作战之事,要做到考虑谋略沉着冷静而幽深莫测,管理手下公正严明而有条不紊。7、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兵势篇》大凡用兵作战,总是以正兵当敌,以奇兵取胜。8、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九地篇》对于作战要慎重,对大局有利才能出兵,不利就应立即停止。9、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虚实篇》善于指挥作战的人,能调动敌人而不被敌人所调动。10、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始计篇》筹划周密的就能取胜,筹划不周密的就不能取胜,更何况不筹划的呢?11、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九地篇》当置身于死地、绝境之时,士兵才会拼命作战以求得生存。12、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作战篇》不能透彻了解用兵的害处,也就不能真正懂得用兵的好处。指知利也知害,才能用好兵。
孙子兵法的名言名句
关于孙子兵法的名言名句如下:1、兵贵胜,不贵久。——《作战篇》用兵作战最贵速胜,不宜久拖。2、攻其无备,出其不意。——《始计篇》趁敌人没有防备的时候进攻,采取敌人意想不到的出击行动。3、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谋攻篇》如果对敌我双方的情况都能了解透彻,打多少场仗都不会有危险。4、乱生于治,怯生于勇,弱生于强。——《兵势篇》乱与治、怯与勇、弱与强在一定条件下是相互转化的,即治理严整就不会有混乱,士卒勇敢就不会怯懦,兵卒坚强就不会软弱。5、势者,因利而制权也。——《始计篇》所谓态势,即是凭借有利的情况,以制定临机应变的策略。6、将军之事,静以幽,正以治。——《九地篇》主持作战之事,要做到考虑谋略沉着冷静而幽深莫测,管理手下公正严明而有条不紊。7、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兵势篇》大凡用兵作战,总是以正兵当敌,以奇兵取胜。8、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九地篇》对于作战要慎重,对大局有利才能出兵,不利就应立即停止。
孙子兵法100句经典语句
孙子兵法经典语句如下:1、将者,智、信、仁、勇、严也。2、势者,因利而制权也。3、攻其无备,出其不意。4、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5、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6、不知三军之事,而同三军之政,则军士惑矣。7、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8、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9、善战者之胜也,无智名,无勇功。10、归师勿遏,围师必阙,穷寇勿追。11、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12、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13、求上者得中,求中者得下,求下者必败。14、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15、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16、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17、人无常师,水无常形。兵无常势,文无定法。18、逼则反兵,走则减势。紧随勿迫,累其气力,消其斗志,散而后擒,兵不血刃。19、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20、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
孙子兵法最经典的句子44句
一、以虞待不虞者胜。
二、以佚待劳,以饱待饥。
三、势者,因利而制权也。
四、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五、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六、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七、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
八、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
九、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
十、将者,智、信、仁、勇、严也。
十一、形人而我无形,则我专而敌分。
十二、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
十三、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十四、善战者之胜也,无智名,无勇功。
十五、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
十六、归师勿遏,围师必阙,穷寇勿追。
十七、军争之难者,以迂为直,以患为利。
十八、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
十九、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而后生。
二十、投之亡地而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
二十一、胜兵若以镒称铢,败兵若以铢称镒。
二十二、求上者得中,求中者得下,求下者必败。
二十三、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二十四、不知三军之事,而同三军之政,则军士惑矣。
二十五、人无常师,水无常形。兵无常势,文无定法。
二十六、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
二十七、始如**,敌人开户;后如脱兔,敌不及拒。
二十八、知彼知己,胜乃不殆;知天知地,胜乃不穷。
二十九、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
三十、攻其不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三十一、凡治众如治寡,分数是也;斗众如斗寡,形名是也。
三十二、施无法之赏,悬无政之令,犯三军之众,若使一人。
三十三、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三十四、兵非益多也,惟无武进,足以并力,料敌,取人而已。
三十五、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也。守则不足,攻则有余。
三十六、胜不骄,败不馁。胸有激雷而面如平湖者,可拜上将军。
三十七、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三十八、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
三十九、故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是故朝气锐,昼气惰,暮气归。
四十、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
四十一、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
四十二、途有所不由,军有所不击,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君命有所不受。
四十三、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
四十四、知道者,上知天之道,下知地之理,内得其民之心,外知敌之情,阵则知八阵之经。见胜而战,弗见而诤,此王者之将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