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货币的发展史
世纪之交,千年伊始,纵观货币的起源与发展,是伴随着人类社会历史的演变进行的,它在记载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同时,已成为研究社会历史,探索人类文明的重要工具.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勤劳勇敢,在创造和孕育人类文明的同时,也孕育了璀璨夺目,连贯性强,影响深远的东方货币文化,成为研究世界货币演变的重要组成部分.据有关史料和考古研究表明,我国货币的起源发展与世界货币起源发展基本同步,大体产生于第一次社会大分工之后,发展于奴隶社会殷商时期,形成于后周,统一于秦.就其货币本身发展的历史来看经历了从实物货币时期,金属货币时期,纸币时期以及现代电子货币时期等四个不同阶段.其中,我国金属货币白银的铸造,纸币的使用,远远早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
实物货币时期是货币发展的最初阶段,产生于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及畜牧业与农业分离之后的原始社会后期.据《周易·系辞下》记载,"神农氏作……日中为市,致天下为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这段文字描述了我国实物货币初期商品交换过程,交换的形式是以物易物.称"物物交换",随着交换的发展,"物物交换"的形式逐渐不能适应.于是,人们选出一种大家都乐意接受的产品作为等价物,这种产品便获得了货币的职能,即称为"实物货币".其对象首先是牲畜,其次是布粟,最后为币.
金属货币时期在我国使用以物易物.称为"物物交换".随着交换的发展"物物交换"的形式逐渐不能适应.于是,人们选出一种大家都乐意接受的产品作为等价物.这种产品便获得了货币的职能,即称为"实物货币".其对象首先是牲畜,其次是布粟,最后是贝币.
金属货币时期在我国使用大致是在第二次社会大分工即手工业分离出来之后.金属货币在我国的货币使用中长期占统治地位,并延续使用了几千年,呈现出纷繁复杂,币制多样的形态,在我国货币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金属铸币主要经历了三个不同阶段:
一,仿形货币阶段.这一时期的货币,以金属铸造,较之实物货币时期虽有几种固定的币形,但无标准重量,仅有大小轻重之分,我国殷商至战国末期为仿形货币阶段,包括仿贝,仿农具和仿工具"削"的铸币,主要有西周布币,齐,燕刀币,楚蚁鼻钱以及仿纺轮的圜钱.在货币理论研究方面有了初步的成效,其中" 子母相权"理论对后世货币理论研究影响较大.
二,记重货币阶段.是金属货币发展逐步走向规范的时期,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在统一六国之后,将纷繁复杂的仿形货币,统一为黄金和半两方孔圆钱.在这一阶段白银开始铸币,并得到了较大推广,使我国成为世界上最早采用银制币的国家.其中,汉五铢钱是我国历史上使用最久,最成功的记重货币,在货币理论研究上也由仿形货币阶段的轻重论进入了记重货币阶段的名目论和金属论.
三,记年宝钱货币阶段.唐开元通宝的使用标志着金属记年宝钱货币阶段的开始,即钱上铸明年号.从有关考古发现来看钱上铸明年号,并不是从唐朝开始,而且唐朝第一次铸钱也并不是年号钱,但唐以后的钱币多是铸明年号,因此,我国习惯上把唐开元通宝以后的铸币,称为记年宝钱货币阶段.记年宝钱的产生既是唐朝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对前朝货币实践的总结,唐朝是我国封建王朝发展的鼎盛时期,随着对外交往交流的增多,这一时期货币对我国后世货币变化,仍至世界货币发展都有重要影响.唐朝经济的繁荣在货币方面表现为:一是经济的繁荣促进了货币信用机构的发展,当时长安已出现了专门经营兑换和汇兑的信用机构, 并且出现了类似汇票性质的"飞钱";二是唐朝除了有通行的铜铸币外,还有金银铸钱,发展了货币的金属实物形态.这一时期最有影响的铸币是唐"开元通宝".
造纸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我国也是最早使用纸币的国家之一,他的使用最早可追朔到汉代白鹿皮币和唐"飞钱",北宋(大约公元1000年)时正式发行"交子",元,明时逐步完善并成为经济交往中的主要货币,清时继续延用,但一度曾被废止.纸币的出现和使用是在社会经济交往过程中自发产生,是对货币发展的一次史无前列的变革.800年前,明朝中叶曾来我国进行旅行的世界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无法理解贱价的纸张竟能同昂贵的丝绸同价交换.纸币虽然改变了商品交换的方式,但由于封建社会和近代统治者只将纸币发行当作其
聚富敛财的工具,过量发行,导致通货膨胀加剧,尢其1935年国民党政府实施的"法币改革"时发行的法币,更是将其作为剥削和压榨人民,扩充军备,坚持内战的工具,导致物价上涨,民不燎生.直至1948年12月人民货币制度的诞生,纸币的发行和使用才得以真正意义上的规范和统一,并保持币值的稳定,从而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经济的欣欣向荣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如果说,上个世纪纸币的使用是中国开创了货币发展史上的一个新纪元,那么二十世纪初美国人创造的作为现代社会象征的电子货币,同是货币发展史上又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变革,它的出现不仅改变了人类传统的支付方式,实现了货币从有形阶段向无形阶段的跨越,而且还改变了人们数千年来衡量财富的标准,并涉及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近十多年来电子货币以其便捷,安全,高效等优点,在我国得到了较快发展,并进入人们生产,生活等诸多领域,已得到广泛应用.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货币互联网络的形成,电子货币代替传统意义货币已成必然.我们相信21世纪以信用卡为代表的电子货币时代已经到来,一卡在手,走遍天下已不是人类的梦想.
回首过去,展望新世纪,中国曾是世界上最早制造和使用货币的文明古国之一,并在漫漫的货币历史长河中写下过无数次中华文明的辉煌,记录过汉唐时期封建王朝最强盛的一页.但由于我们处于封建社会晚期的闭关锁国状态,以及近代工业的落后,已使我们在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水平上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位钱币爱好者,在货币研究方面,不能拘泥局限于钱币本身的形制,大小,轻重,色泽,成份,文字以及铸造年代,制作技术方面,而要将它提高到社会经济结构中去,研究货币的产生发展变化;并要将对货币研究放在其特定的历史之中,去研究其产生的社会经济条件,以及政治,军事,文化中去,借古探今,汲取经验,认清经济活动规律,掌握现代科技,为社会主义金融事业和金融体制改革服务,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弘扬我国悠久的货币文化.
货币形式的发展历程是什么
经历了实物货币、金属货币、纸币、信用货币、电子货币五个阶段。一、货币形式的发展历程是自货币出现以来,货币的形态随着商品经济交换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也在不断地演变和发展。 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在不同时期,由于经济和文化的差异,充当货币的材料也有所不同,因此,货币的形态表现也不完全相同。 总的说来,货币的形态在由低级向高级不断演变的过程中,大致经历了实物货币、金属货币、代用货币、信用货币和电子货币五个阶段。二、具体货币发展历史1.实物货币:实物货币是货币形式发展的第一阶段,其作为货币用途的价值,与其作为非货币用途的价值相等。在世界各国的货币发展史上,可以说除去信用货币、纸币和金属货币,其他担任过货币角色的各种商品,都可以称之为 “实物货币”。2.金属货币:金属货币是指以金属作为货币材料,充当一般等价物的货币。人类文明史上出现的货币之一。金属货币所以能在流通使用中逐渐取代了自然物货币和其他商品货币。3.纸币:纸币是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人们最初认为,只有金属货币才是货币。4.信用货币:信用货币(credit money)是由国家法律规定的,强制流通不以任何贵金属为基础的独立发挥货币职能的货币。目前世界各国发行的货币,基本都属于信用货币5.电子货币:是指用一定金额的现金或存款从发行者处兑换并获得代表相同金额的数据或者通过银行及第三方推出的快捷支付服务,通过使用某些电子化途径将银行中的余额转移,从而能够进行交易。
中国货币发展史
古代货币:古代货币的起源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货币的国家之一,中国使用货币的历史非常悠久,传说在四五千年以前甚至更早货币就兴起了。古代货币的发展:最早的货币我国最早的货币是起源于商朝的贝币。随着商品交换的扩大,贝币的流通数量日益庞大。由于天然贝来源有限,不敷应用,于是便出现了仿制贝。最初的仿制贝是石贝、骨贝、陶贝,以后便发展到用铜来制造,这就是铜贝。统一货币: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接着实行了一系列巩固封建中央集权的措施,统一货币就是其中之一。秦始皇统一货币的意义:1、货币的统一是巩固中央集权政治,促进封建国家统一的重要措施。2、货币的统一有利于各地物资交流和贸易的发展,促进经济的繁荣。3、秦始皇对货币的规定是中国货币史上第一个货币立法,半两钱对以后历代钱币的形式有深远影响。4、半两钱以重量为名称,又是中国量名钱的开端。钱币改革:公元621年(武德四年),唐高祖对钱币进行了一次重大改革,废除五铢钱,铸通宝钱。通宝钱仿五铢钱,每枚重2铢4纍,直径8分,10枚重1两,千文重6斤4两,成色以铜为主,掺以锡和白镴,钱面铸“开元通宝”4字,钱文用隶书。纸币的产生和发展纸币产生和发展的原因,纸币产生和发展的原因主要是经济方面的:第一,宋代商业发达,要求有大量轻便的货币,铜铁钱都因区域限制而不敷应用,且笨重不便,极大地阻碍了地区间商品交易的发展。第二,造纸业和印刷业的发达,为纸币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技术保障。第三,宋王朝为防北方辽、夏、金人的威胁和侵略,被迫养重兵以为备,军费开支庞大,财政非常困难,依靠发行纸币以称补开支,也促进纸币的进一步发展。货币兑换:兑换是金、银、钱之间的兑换。唐朝的币制是钱帛本位制,金主要充作保值手段,白银已开始作为货币流通。因此,金、银、钱就有相互兑换的需要,兑换业务便由此产生。钱庄的兴起:明代,由于金、银、钱、纸币兑换的需要,于是便出现了许多专门从事钱币兑换的人,以此为业,开起钱铺来,这就是最早的钱庄。票号的产生:票号是清代重要的信用机构,初始以汇兑为主,又为山西人首创,所以又有票庄、山西票庄、山西票号等称谓。拓展资料我国货币发展史上的六次演变一、由自然货币向人工货币的演变二、由杂乱形状向规范形状的演变三、由地方铸币向中央铸币的演变四、由文书重量向通宝、元宝的演变五、由金属货币向纸币交子的演变六、由手工铸币向机制纸币的演变参考资料:中国货币史-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