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旭网
当前位置: 尊旭网 > 知识 >

颜真卿小故事

时间:2024-02-25 10:39:50 编辑:阿旭

你知道我国古代哪些著名的书法家你知道他们的哪些故事?

我国古代书法家的故事如下:1、颜真卿的《祭侄文稿》被称为天下第二行书,这篇手稿的写作背景是:安史之乱爆发后,整个河北望风而降,这时候颜真卿和他的兄长颜杲卿都在河北当太守,因此两个人就商量先假装投降等待准备好了就立刻起兵对抗叛军,结果终因寡不敌众而失败。颜杲卿更是全家被灭,其本人更是临死前十分刚烈,叛乱平顶后,颜真卿前往河北故地寻找自己兄长的尸骨,结果最终只找到了自己侄儿的一个头骨,颜真卿悲愤之下写下了写一篇《祭侄文稿》。2、柳公权三步之才,柳公权曾随从唐文宗去未央宫花园中游玩,文宗停下车子对柳公权说:“有一件使我高兴的事。过去赐给边兵的服装,常常不能及时发下,现在二月里就把春衣发放完毕。”柳公权上前祝贺,文宗说:“只是祝贺一下,还不能把你的心意表达清楚,你应作首诗向我祝贺。”宫人催他亲口念给文宗听,柳公权走了三步就念出了诗,文宗高兴地说:“曹子建七步吟诗,你竟只需三步。”3、王羲之入木三分,王羲之曾跟随当时的皇帝要到北郊去祭祀,皇帝让王羲之把祝词写在一块木板上,再派工人雕刻。刻字者把木板削了一层又一层,发现王羲之的书法墨迹一直印到木板里面去了。他削进三分深度才见底,木工惊叹,书法技艺炉火纯青,笔锋力度竟能入木三分。

我国古代的著名书法家和他们的故事有哪些?

一、王羲之的入木三分,传说当时的皇帝要到北郊去祭祀,让王羲之把祝词写在一块木板上,再派工人雕刻。刻字者把木板削了一层又一层,发现王羲之的书法墨迹一直印到木板里面去了。他削进三分深度才见底,木工惊叹王羲之的笔力雄劲,书法技艺炉火纯青,笔锋力度竟能入木三分。“入木三分”就是从这个故事中得出来的。二、颜真卿的改善风俗,颜真卿任抚州刺史时,县里有个叫杨志坚的人,酷爱学习,但家里贫困,不为乡人所了解。他的妻子因为钱财的供给太少,向他要休书离婚。杨志坚写了一首诗送给她说:“当年立志早从师,今日翻成鬓有丝。落托自知求事晚,蹉跎甘道出身迟。金钗任意撩新发,鸾镜从他别画眉。此去便同行路客,相逢即是下山时。”三、米芾的米公洗墨,米芾发现自己常用的一支毛笔上沾有公家的墨汁,便让家人把砚台、毛笔洗干净后,方离开县衙。米芾临池洗墨,不带走安东的一点点墨汁,清清白白上路,一时传为佳话。后人为了纪念他,把他洗墨的水池取名为“米公洗墨池”并立碑记之。楷书有王羲之的《乐毅论》,颜真卿的《颜勤礼碑》以及《多宝塔碑》为其比较著名的作品,柳公权的《玄秘塔碑》和《神策军碑》为其代表作。赵孟頫的《胆巴碑》,褚遂良《雁塔圣教序》,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皇甫诞碑》《化度寺碑》等作品。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书法家

颜真卿的小故事

颜真卿的小故事有:1、御史雨颜真卿担任监察御史时,曾巡查至五原。当地有冤狱很久没有断案,天又干旱,颜真卿平反冤狱后,天降大雨,五原的百姓称此为“御史雨”。2、劾罢县令颜真卿巡查河东时,上书唐玄宗李隆基,弹劾朔方县令郑延祚在母亲死后三十年还未将其下葬,李隆基诏令终身不录用郑延祚。听闻此事的人都感到害怕。3、不屈权贵酷吏吉温因为私怨,曾陷害御史中丞宋浑,使其被降至贺州任职。颜真卿说:“怎能因一时气愤就想害宋_的后代呢”安史之乱时,任御史大夫的颜真卿仍遵守礼法。弹劾武部侍郎崔漪、谏议大夫李何忌及广平王府都虞候管崇嗣等人,使百官因此奉法守礼。晚年因刚正直言而相继得罪于宰相元载、杨炎、卢杞等人,最终因此遇害。4、改善风俗颜真卿任抚州刺史时,县里有个叫杨志坚的人,酷爱学习,但家里贫困,不为乡人所了解。他的妻子因为钱财的供给太少,向他要休书离婚。杨志坚写了一首诗送给她说:“当年立志早从师,今日翻成鬓有丝。落托自知求事晚,蹉跎甘道出身迟。金钗任意撩新发,鸾镜从他别画眉。此去便同行路客,相逢即是下山时。”他的妻子拿著诗,到州里去办理官府的公文,以便改嫁。5、封仙传说:颜真卿做御史时,看到一位学生愚昧的妻子看他始终没有考中功名,竟然不想再和他一起生活下去,不愿意象冀缺的妻子,帮助丈夫成就事业。只想学朱买臣的女人,讨厌并抛弃自己的丈夫。给家乡带来耻辱,败坏了道德教化,如果不给以惩罚警诫,怎么能制止这类轻浮的行为呢。妇人应当打二十板子,任凭她去改嫁。杨志坚秀才,资助他粮食布匹让他随着军队暂时担任个职务。”四面八方的人们听说了这件事,没有不心悦诚服的。从此江表一带的女子,没有敢抛弃她的丈夫的。古代神仙传记《历世真仙体道通鉴》收录了颜真卿的传记,并引用全真道南宗的创派人白玉蟾之言,称“颜真卿今为北极驱邪院左判官”。

颜真卿有哪些故事?

颜真卿“拙于生事”,却明于大事。任平原太守时,他发现安禄山有叛变之意,在密奏朝廷的同时,暗里加高城墙,疏通护城河,招募壮丁,储备粮草,结果安禄山起兵范阳,所过州县望风而降,仅十余天就直下东都洛阳,此时颜真卿在平原首举义旗,并联合河北周边十七郡抵拒叛军,搅乱了叛军部署,缓解了长安危急。颜真卿不阿附权贵,作为四朝元老,他先后遭到杨国忠、李辅国、元载、卢杞等权臣的忌惮、诬陷、排挤,最后以身殉国,成为忠义楷模。简介:颜真卿(709-785年),字清臣,祖籍山东临沂,为琅琊颜氏后裔,家学渊博精深,五世祖颜之推著有著名的《颜氏家训》。颜真卿三岁时丧父,由其母殷氏抚养长大。他少时即非常喜欢读书练字,因为家中没钱买笔墨纸砚,就用刷子醮着黄泥水在墙上日夜苦练。后来,颜真卿拜“草圣”张旭为师。经过数十年锤炼与潜心钻研,终于成为一代书法大家。他创造了形神兼备、雄伟刚劲、大气磅礴的“颜体”,与柳公权并称“颜筋柳骨”。以上内容参考:清廉江苏网-颜真卿乞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