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旭网
当前位置: 尊旭网 > 知识 >

艾青树

时间:2024-02-26 06:05:03 编辑:阿旭

艾青的树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整首诗表达的是诗人对一草一木顽强的生命力的无限赞美。一棵棵大树孤独且坚韧不拔,有种打不到的生命活力。
在看不见的深处,它们把根须纠缠在一起
这一句更是体现出来大树的坚韧。
诗人通过大树赞美中华民族的坚韧不拔的精神。

一棵树,一棵树
彼此孤离地兀立着
风与空气
告诉着他们的距离
但是在泥土的覆盖下
他们的根伸长着
在看不见的深处
他们把根须纠缠在一起
树,只是自然界的一种具体事物,诗人托物于树,赞诵了一种独立向上,又根须相连的团结战斗的精神。形象与思维的高度融合,正是一切成功的文学作品的共同特征。
“诗要用形象思维”,诗人借助树这一自然物形象进行了艺术构思。并通过这一感性形象,对现实进行理性的认识,便成了诗中的思想。“一棵树,一棵树/彼此孤离地兀立着/风与空气/告诉着它们的距离”。这是各自独立的树。接着诗人又借“根”的形象入笔:“在看不见的深处/它们把根须纠缠在一起”。这些相互在地下根须相连的树,便给读者形成了思想认识:树既是独立的个体,又是一个团结的整体。以形写神,这个神,就是事物对象的本质特征与精神性格所在。当然,诗中的情思,不是抽象的,而是溶解在诗的形象里的情思。


艾青的诗歌树的深刻意主题是什么

艾青的诗歌《树》的深刻意主题是:作者对人生的感悟和诠释,对自由生命的渴望与思考。《树》是现代诗人艾青于1940年春天创作的一首现代诗歌。此诗的寓意是多方面的,因为它所使用的意象可被理解成许多种含义。诗人借助树这一自然物形象进行了艺术构思。并通过这一感性形象,对现实进行理性的认识,便成了诗中的思想。艾青赋予那些生长在大地上的一棵棵树以活生生的性格,把它们作为一个伟大民族正在团结并凝聚成坚强力量的象征。创作背景:《树》写于1940年春天,此时战争已经进行了两年多了,正转入艰苦的相持阶段。这场民族战争正给予全体人民一次洗礼,使他们的灵魂在战争中经受严酷的磨练,日益走向精神的觉醒。作者艾青敏感体察到了时代和社会动向,认识到中华民族已经觉醒,这首诗表达的是作为一个伟大民族正在团结起来凝聚成一股坚强力量,以崭新的精神面貌屹立在世界面前。表达了作者对理想和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热烈的追求,对黑暗的憎恶,对光明的讴歌和向往,对物质贫困然而精神富有的依恋,歌颂人民,礼赞光明,思考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