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门的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云门作用止咳平喘、清肺除烦、通利关节。
1、位于胸部,锁骨下窝凹陷中,肩胛骨喙突内缘,前正中线旁开6寸。
2、云门穴止咳平喘作用非常好,是临床用来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主要穴位,此外,刺激刺穴对肩臂痛麻,颈淋巴结结炎症的也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3、老年人到了冬季容易诱发支气管哮喘,按摩云门穴和中府穴可以调节肺脏宣发肃降的生理功能,能清肺理气,止咳平喘,可用来预防和缓解由于支气管哮喘引发的肺部不适等症状。
4、云门穴配中府穴、大陵穴、期门穴、肺俞穴、魂门穴、隐白穴治主胸中痛;配孔最,治急性支气管炎;配云门、秉风治肩痛不能举。配肺俞,有清宣肺气的作用,主治咳嗽,气喘; 配中府、隐白、期门、肺俞,有通经活络,疏肝理气的作用,主治胸痛、胁痛。
云门的准确位置图片 云门的作用与好处
1 云门的准确位置图片 标准定位:在胸部,锁骨下窝凹陷中,肩胛骨喙,前正中线旁开6寸。 简便取穴:用手叉腰,锁骨外端下缘出现的三角凹窝的中点处即是本穴。 2 云门穴的作用好处 云门归于手太阴肺经,居胸肺直上,肺及支气管疾病常在此处有过敏压痛。该穴位有清宣肺气,止咳化痰,降逆平喘,宽胸理气,通阳止痛之功,经常刺激云门,可以消散肺之浊云雾露,浊云雾露得消,则咳嗽,咳痰,胸痛,胸中烦热等症应手而解。 3 云门穴主治病症 1.肺气失宜或壅滞之咳嗽,气喘,胸中烦满,胸痛诸病症。 2.经络不通之肩臂痈诸症。 4 云门穴常用配伍治疗 1.配风门,尺泽,针刺泻法,以疏风清热, 止咳平喘,治疗风热犯表,肺失宣畅之风热咳嗽。 2.配复溜,针刺平补平泻法,生津润肺,止咳平喘,治疗燥热伤肺之干咳。 3.配合谷,大椎,丰隆,膻中,孔最,针刺泻法,清宣肺气,降逆化痰,止咳平喘,治疗痰热遏肺之咳嗽,气喘。 4.配肺俞,经渠,太冲,针刺泻法,清肝泻肺,治疗肝火灼肺之咳逆,喘不得息。 5.配膻中,巨阙,膈俞,阴郄,心俞,行间,针刺平补平泻法,宽胸理气,通阳止痛,治疗气滞血瘀之胸痛。 6.配膻中,内关,丰隆,太渊,针刺泻法,化痰降气,治疗痰浊胸痛。 7.配曲池,合谷,外关,肩髃,列缺,针刺平补平泻法,通经活络止痛,治疗风湿痹痛之肩臂痛等。
云门和中府简单找法
云门和中府简单找法如下:云门位于胸部,锁骨下窝凹陷中,肩胛骨喙突内缘,前正中线旁开6寸。两手叉腰正立,锁骨外侧端下缘有三角窝,由此窝正中垂直向下平第1肋间隙处即为中府。或者取仰卧位,自乳头(男子)向外2寸处,再直线向上摸取肋骨,第一肋间隙处即为中府。云门和中府作用:云门穴和中府穴都属于手太阴肺经的穴位,可以治疗咳喘、咳血、咽喉痛等与肺脏有关的疾病。云门穴位于胸部,锁骨下窝凹陷中,肩胛骨喙突内缘,前正中线旁开6寸。中府穴位于胸部,横平第1肋间隙,锁骨下窝外侧,前正中线旁开6寸。中府穴是手太阴肺经的第1个穴位,具有肃降肺气,和胃利水,止咳平喘,清泻肺热,健脾补气的作用。云门穴是手太阴肺经第2个穴位,具有宣肺止咳,泄热除烦,化痰散结的作用。两者都可以通过针刺、艾灸、拔罐、按摩,刺激该位置达到治疗的目的。如可以针对两个穴位,进行拔罐、艾灸治疗,缓解风寒外感引起的感冒、咳嗽等。另外,可以通过自身的保健性按摩,辅助缓解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等慢性疾病。临床中云门穴和中府穴,配伍天池穴、支沟穴、极泉穴,可以治疗胸肌风湿症,配伍周荣穴、胸乡穴、天溪穴可以治疗胸部神经痛等。对于中府穴与云门穴针灸,需要倾斜进针,以免进针过深造成气胸。患者如需针灸治疗,需要到医院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切勿自行诊治。
云门和中府简单找法
云门位于胸部,锁骨下窝凹陷中,肩胛骨喙突内缘,前正中线旁开6寸。两手叉腰正立,锁骨外侧端下缘有三角窝,由此窝正中垂直向下平第1肋间隙处即为中府。或者取仰卧位,自乳头(男子)向外2寸处,再直线向上摸取肋骨,第一肋间隙处即为中府。 云门和中府简单找法 云门是经穴名,其有胸大肌,皮下有头静脉通过,深部有胸肩峰动脉分支,布有胸前神经的分支、臂丛外侧束、锁骨上神经中后支。 中府是人体腧穴之一,出自《脉经》,属于手太阴肺经的募穴。中府位于胸前壁外上方,前正中线旁开6寸(以取穴者自己拇指的指间关节的宽度为1寸),平第1肋间隙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