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化钡的相对分子质量
氯化钡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08.23。氯化钡可做分析试剂、脱水剂,也可以用于电子、仪表、冶金等工业。
氯化钡的化学式BaCl₂,是白色的晶体,味苦咸,微有吸湿性。在100℃时即失去结晶水,但放置在湿空气中又重新吸收二分子结晶水。易溶于水,溶于甲醇,不溶于乙醇、乙酸乙酯和丙酮。相对密度3.86g/mL。熔点963℃,沸点1560℃,钡离子的焰色反应为黄绿色。氯化钡是实验室常用的分析试剂,主要用于沉淀硫酸盐,产生难溶的硫酸钡沉淀。
合成氯化钡的方法:将20mL浓盐酸用等体积的水稀释,取20g(0.1mol)的碳酸钡,在搅拌下一点点地加入稀盐酸中。放出二氧化碳并形成氯化钡的水溶液。过滤,除去不溶组分,将滤液在水浴上加热浓缩、至原来体积的二分之一,冷却,氯化钡的结晶析出。用玻璃过滤器过滤,依次用水、乙醇洗涤,在空气中自然干燥。产物为二水氯化钡,得率90%。
钡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钡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如下:钡的相对原子质量137。钡是一种化学元素。化学符号 Ba, 原子序数 56,属周期系ⅡA族,为碱土金属的成员。钡的化学活性很大,在碱土金属中是最为活泼的。从电势以及电离能可以看出,钡单质具有很强的还原性,事实上若只考虑失去第一个电子的情况,钡在水中的还原性是最强的,但钡失去第二个电子相对困难, 所以综合考虑,钡的还原性会下降不少。即使如此,它也是酸性溶液中最活泼的金属之一,仅次于锂,铯,铷与钾。扩展资料: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公式:由“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可以得到计算相对原子质量的推导公式:相对原子质量=某种原子的质量/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原子核质量+核外电子质量/[(1/12]mC≈原子核质量/(1/12)mC=质子的质量+中子的质量/(1/12)mC=[质子数*一个质子的质量+中子数*一个中子的质量]/(1/12)mC=[质子数*(1/12)mc+中子数*(1/12)mC]/(1/12)mC=质子数+中子数钡在自然界中以钡矿和重晶石等矿物的形式存在,也可以通过电解在氯化钡中加入钠金属制备。钡在工业上主要用于制造钡盐、烟火、铸造、陶瓷、玻璃等,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钡的化合物在医学、农业、环境等领域也有重要应用。钡的一些化合物可以在医学中用作造影剂,用于X线检查和诊断。钡盐可以用作农业中的杀虫剂和杀菌剂,还可以用于水质净化和工业废水处理等。
钡的相对原子质量
钡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37.327。“钡”的简介钡,原子序数56,原子量137.327,是碱土金属中最活泼的元素,元素名来源于希腊文,原意是“重的”。1774年瑞典化学家舍勒在软锰矿中发现钡,1808年英国化学家戴维通过电离分解出金属钡。钡在地壳中的含量为0.05%,主要矿物有重晶石和毒重石。“钡”的含量分布钡,和其它碱土金属一样,在地球上到处都有分布:在地壳上部的含量是0.026%,而在地壳中的平均值是0.022%。钡主要以重晶石形式存在,以硫酸盐或碳酸盐形式存在。自然界钡的主要矿物为重晶石(BaSO4)和毒重石(BaCO3)。重晶石矿床分布很广,中国的湖南、广西、山东等地都有较大的矿床。“钡”的物理性质钡是银白色金属,熔点725°C,沸点1846°C,密度3.51g/cm3,有延展性。钡的主要矿石是重晶石和毒重石。晶体结构:晶胞为体心立方晶胞,每个晶胞含有2个金属原子。“钡”的化学性质钡是一种化学元素。化学符号Ba,原子序数56,属周期系ⅡA族,为碱土金属的成员。钡的化学活性很大,在碱土金属中是最为活泼的。从电势以及电离能可以看出,钡单质具有很强的还原性,事实上若只考虑失去第一个电子的情况,钡在水中的还原性是最强的,但钡失去第二个电子相对困难,所以综合考虑,钡的还原性会下降不少。即使如此,它也是酸性溶液中最活泼的金属之一,仅次于锂,铯,铷与钾。“钡”的主要化合物1、氧化钡钡在空气中缓慢氧化,生成氧化钡,氧化钡为无色立方晶体。溶于酸,不溶于丙酮和氨水。与水作用成氢氧化钡,有毒。燃烧时则发出绿色火焰,生成过氧化钡。2、氢氧化钡钡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钡与氢气,由于氢氧化钡的溶解度不大,且钡的升华能较高,所以反应不如碱金属那样剧烈,生成的氢氧化钡会遮盖住视线。3、氨基钡钡能溶于液氨,生成具有顺磁性的、导电的蓝色溶液,其本质是形成了氨合电子。在长时间放置后,氨中的氢会被氨合电子还原成氢气,总反应为钡与液氨反应生成氨基钡与氢气。4、硫酸钡化学性质稳定,硫酸钡溶于水的部分全部电离,为强电解质。硫酸钡不溶于稀硝酸。主要用作胃肠道造影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