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旭网
当前位置: 尊旭网 > 知识 >

刘长瑜是什么时间逝世

时间:2024-02-27 17:38:28 编辑:阿旭

侯喜瑞的侯喜瑞

以九十二岁的高龄病逝的侯喜瑞,是近代梨园中享寿最高,艺术最精,最受广大观众欢迎的艺术家,他的一生有很生动的事迹:京剧最大的科班,是光绪三十一年(1905)在北京宣武门外,前铁厂七号成立的喜连成科班(后易名富连成)。第一科喜字辈共有学生七十三人,侯喜瑞是这七十三位“喜连成”最早的学生中的一人。他九岁入科学艺,一九一二年离开科班,首次搭班在东安市场(今东风市场)吉祥园(今称吉祥剧场),陪武生王二墨演《青石山》剧中的周仓,只拿一吊钱(合铜元十枚)的戏份。但他并不因此气馁,无论演什么角色,都全力以赴,认真地去演,很快引起台下观众的注意。迨一九一四年为老生吴铁庵配演“失空斩”的马谡时,戏份已涨了十倍。由于他有高度的艺术责任感,不论角色大小,戏码排前排后,他都卖力。因而各班都乐于约他演戏,很快就成了京中赶包最忙的人。据说他曾经日夜赶过八个场子,往往是这家戏院唱完,赶到那家戏院,时间赶不过来,致使戏园不得不临时垫一出小戏。 如前所述,侯喜瑞是黄润甫的弟子,但他的开蒙老师是富连成科班总教师萧长华。由于萧老师发现他是架子花脸的可造之才,就带他到后台去看望黄润甫,继之又登门拜访,连续六次之多。黄润甫看到他的一片真诚,这才开山门收他为徒。侯喜瑞一生念念不忘这两位老师对他的教诲,譬如老师对他说“艺术高不能性情高”,这促使他成为一个谦虚好学的人,而能对艺术精益求精,千锤百炼。他更记得老师经常对他说的话:“谁是老师,不是我,是观众。”他从来不把观众当作外行,他说:“因为观众看得多,见得广,有比较,是发给我们证书的人。你的艺术再好,观众不批准也领不到文凭。”侯喜瑞一生艺术的成就,拿他的话来说,是在一个“学”字上,不管学什么,他都用心学,他把台上演,也看成是“学”。由于他演得多,也就学得多了。无论演大小角色,他首先把角色(人物)“琢磨透了,研究到家”,他学戏时,就是什么都学,所以他才能什么角色都演。他善于为人配戏,可从不抢戏,也不胡来,更不能没戏,又不能演坏。如何对待这些问题呢?首先要注意对方的戏,把对方的戏先亮出来,对方表演完了,挨到自己表演时要尽量发挥。做到配角不能争戏,但要有戏这才算称职,这番话也可以说,就是侯喜瑞成功的秘诀。他还说过:“学戏要会学,教戏要会教。”他的老师曾经问他:“你可会教戏?”说教戏有两种教法:一种是坐在椅子上不动工,只耍嘴皮子,这种教法学生是无从领会的。一种是现身说法,一招一式地比划给学生看,这样教不但学生容易明白,也能从学生身上看出自己的毛病。如有缺点,可以立即改正,也就是现在所谓的以身示范的教学方法。

侯喜瑞的介绍

侯喜瑞,京剧净角。幼入喜连成科班(后来改为富连成)喜字科,先学梆子老生,又从萧长华、韩乐卿学架子花脸。他出科后拜黄润甫为师,都得实授,颇能再现黄派的神韵。他曾与杨小楼、高庆奎、梅兰芳、荀慧生、程砚秋、尚小云、孟小冬众多名家合作,曾经在富连成社担任武生净行教师,晚年在中国戏曲学院、北京市戏曲学校任教,许多学生都得到他的教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