戍怎么读
读音:xū、shù、wù、róng。xū:声母x,韵母u,声调一声。shù:声母sh,韵母u,声调四声。wù:声母w,韵母u,声调四声。róng:声母r,韵母ong,声调二声。1、戌释义:地支的第十一位,又与天干相配用以纪年或纪日。2、戍释义: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其古字形像人执戈,本义是防守边疆。引申指戍守部队,甲骨文多用此义。用作名词也指驻守的士兵。3、戊释义:(1)天干的第五位。方位属中央 。又与地支相配,用以纪年或纪日。(2)古代以十干配五方,戊居十干中,因以指中央。4、戎释义:(1)兵器;武器。(2)军事;军队。(3)我国古代称西方的民族。扩展资料:组词:1、戌时[xū shí] 意思:旧式计时法指晚上七点钟到九点钟的时间。2、屈戌[qū xū] 意思:〈名〉铜或铁制成的带两个脚的小环儿,钉在门窗边上或箱、柜正面,用来挂上钌铞或锁,或者成对地钉在抽屉正面或箱子侧面,用来固定U字形的环儿。3、戍鼓[shù gǔ] 意思:边防驻军的鼓声。4、戍火[shù huǒ] 意思:戍卒在驻地所燃之火。5、戊己[wù jǐ] 意思:指一旬中的戊日和己日。6、青戊[qīng wù] 意思:指大地。7、和戎[hé róng] 意思:指与少数民族或别国媾和修好。8、边戎[biān róng] 意思:亦作“邉戎”。边境地区的少数民族。
戍怎么读
戍的读音是shù,戍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戍字的本义是防守边疆。引申指戍守部队,甲骨文多用此义。戍字用作名词时也指驻守的士兵,与“戍”字形相近却读音不同的字有:戊Wù、戌xū又读作qū、戎róng。
古文中戍的用法:
戍,守边也。——《说文》。按,伐者左人右戈,人持戈也。戍者,下人上戈,人何戈也。
武王立重泉之戍。——《管子·地数》
彼其之子,不与我戍申。——《诗·王风·扬之水》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史记·陈涉世家》
三男邺城戍。——杜甫《石壕吏》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宋·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乃归诸侯之戍。——《左传·定公元年》
其谢尚、王愆期等,悉令还据本戍。——《晋书·庾亮传》
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唐·杜甫《兵车行》
暮色渐起,戍角悲鸣。——宋·姜夔《扬州慢》序
夜至张柴村,尽杀其戍卒,据其栅。——《资治通鉴·唐纪》
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唐·杜牧《阿房宫赋》
早幼教
幼儿园
学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