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熙凤知道秦可卿与贾珍爬灰一事吗?为何对秦可卿那么好?
在《红楼梦》这本书刚开始的时候出现了一个人物叫做秦可卿,这个人物虽然并没有出现很多,但是依然能够进入金陵十二钗。王熙凤和秦可卿两个人是非常要好的朋友,两个人既是妯娌亲戚也是知己,所以会惺惺相惜。秦可卿人生中的污点就是和自己的公公贾珍爬灰,所以很多读者就疑惑王熙凤知不知道这件事?其实从作者的一些文笔中都能够看出王熙凤其实是知道这件事情的,而且在听到别人说的时候还有意堵住别人的嘴。王熙凤和秦可卿两个人的年纪差不多,而且都非常聪明,都是大家族里面的媳妇,所以都非常能干,并且都没有孩子,所以有很多的共同之处。秦可卿因为这件事情在贾家的地位也是急转直下,刚开始的时候是非常得意的人,后来在中秋宴的时候受到冷落。包括贾母知道这件事情之后,就再也不来宁国府了,所以也间接导致秦可卿的病重而丧命。而王熙凤在贾府里面的耳目非常多,人也非常聪明。而且当时在来宁国府的时候听到焦大在门口骂人,所以王熙凤听到之后就假装没听到。王熙凤这个时候的装聋作哑其实并不是懦弱或者是心虚,而是因为焦大骂人的话实在是太过于粗俗,作为贵族里面的少奶奶是不能听的,当时贾宝玉也在车上,也不能带坏小孩子。王熙凤虽然在装聋作哑,但是心里面也有想法,应该也知道内情,不然的话就会派人去查。在王熙凤和秦可卿见面的时候,秦可卿说了很多话,而王熙凤在这里一直都是劝秦可卿,而且还说了很多的真心话。所以王熙凤是不会再以秦可卿的这些事情的,她们俩互为知己。王熙凤这个人虽然不允许别人对自己动手动脚,但是偶尔有一些小绯闻,也能够看出自己的魅力,虽然骨子里面也会有一些叛逆,但是始终不敢越雷池一步。所以王熙凤在看到秦可卿之后,心里面是有一些同情的,但是还是会有一点钦佩。
艳冠群芳的秦可卿,与贾珍扒灰是不是被迫的?
以军功起家的宁荣二府,在煊赫了近百年后逐渐式微,这一点冷子兴看得异常清楚,然而作为局外人,贾家的兴衰荣枯不过是他“下酒”的闲话而已。同样看出贾府步向败落的人还有焦大。这位功高而位卑的奴才,冷眼看着贾府“一代不如一代”,看着昔日光辉美好的家族逐渐被丑陋和糜乱取代,所有人却都沉醉在“富贵不倒”中不能自拔,他做不到和冷子兴一般作壁上观,而是时不时用自己的方式给这些纨绔子弟们敲一次“警钟”。在第七回,贾宝玉在宁府初会秦钟,两人相见恨晚,王熙凤亦与尤氏婆媳打牌到上灯之时。因为秦钟不住宁府,管家赖二派了焦大护送其回家。谁知喝醉的焦大胆子甚壮,对抹黑半夜送人的差事极为抗拒,骂完了赖二,又翻出贾家发家史来贾蓉,在被小厮们捆起来后,越发逼起焦大的酒来,文中写道:焦大越发连贾珍都说出来,乱嚷乱叫说:“我要往祠堂里哭太爷去。那里承望到如今生下这些畜牲来!每日家偷狗戏鸡,扒灰的扒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焦大此话一出,旁边的小厮们无不魂耗魄丧,麻溜抓起马粪满满塞了他一嘴。小厮们为何吓破了胆?自然是因为里面的两个爆炸性新闻:“扒灰”和“养小叔子”,这里我们只说说“扒灰”一事。扒灰,清代王有光《吴下谚联》卷一《扒灰》中云:“翁私其媳,俗称扒灰,鲜知其义。按昔有神庙,香火特盛,锡箔镪焚炉中,灰积日多,淘出其锡,市得厚利。庙邻知之,扒取其灰,盗淘其锡以为常。扒灰,偷锡也。锡媳同音,以为隐语。”所以,扒灰就是公公私通儿媳,而我们扫一眼宁府,符合公媳关系的也就贾珍和秦可卿二人了,所以焦大所骂者,乃贾珍和秦可卿苟且之事。那么,焦大会不会是因为不得志,为了倒泄压抑情绪,逞一时口唇之快,所以往主子身上泼脏水呢?还真没有。文中影影绰绰点到贾珍和秦可卿暧昧的,是在秦可卿卧病时,丈夫贾蓉袖手旁观,而作为公公的贾珍却急如热锅上的蚂蚁,亲自寻医问药,对儿媳体贴入微。种种行举,分明不是普通公公对儿媳的关心,而是近乎丈夫对爱妻的关切。直到秦可卿去世,作者写贾珍,满文皆“刺心”之笔。闻儿媳噩耗,哀恸欲绝,如丧考妣;为其理丧,倾尽所有,肆意奢华。以至回末总批:“借秦可卿之死,又写出情之变态。”所以,贾珍和秦可卿私通,绝对不是焦大在泼脏水。可是问题又来了,秦可卿兼林黛玉之风流袅娜和薛宝钗之妩媚风流,可谓是艳冠贾府,更有秦可卿此人,虽出身寒微,但颇有才干,由其托梦王熙凤亦见其深具远见卓识,这样一个秦可卿,她怎么会甘心委身于贾珍?会不会是她被迫了呢?别着急,关于这个问题,作者早悄悄放出了答案。在第五回,贾宝玉往宁府赏梅,期间困倦欲睡,最终被秦可卿带至自己房中午歇。而在秦可卿房中,贾宝玉可谓领略了别样风光,且看秦可卿卧室装饰摆设:入房向壁上看时,有唐伯虎画的《海棠春睡图》……案上设着武则天当日镜室中设的宝镜,一边摆着飞燕立着舞过的金盘,盘内盛着安禄山掷过伤了太真乳的木瓜。上面设着寿昌公主于含章殿下卧的榻,悬的是同昌公主制的联珠帐……这一段文字不知曾令多少人意炫神晕,而在冷静下来后,人们就会开始思考,秦可卿的房中自然不会真的放着武则天用过的宝镜,伤过杨贵妃的木瓜等等,为此诞生出秦可卿乃皇室后人的说法来,神乎其神,此处不赘。不过可以肯定的是,作者极力点缀秦可卿的卧室,至少有两点:其一,渲染宁府穷奢极侈的生活氛围,此乃贾府败落原因之一。其二,“入室而知其人”,借历史上众多香艳故事中的人和物,暗喻秦可卿生活之风流秾艳。而在秦可卿房间这些有着“历史渊源”的物件中,有两件揭露了秦可卿的底细。第一件,唐伯虎画的《海棠春睡图》唐伯虎,唐寅,乃明代著名风流才子,善绘画,然而目前为止,学界尚未发现唐伯虎是画过《海棠春睡图》,不过,在《红楼梦》中唐寅曾出现两次,另一次便是薛蟠与贾宝玉提及其收得许多唐寅画的春宫图,所以,唐寅之画,在《红楼梦》中的意象很简单,就是香艳。此外,《海棠春睡图》画意是有出处的,在《明皇杂录》中有载:上皇尝登沉香亭,召妃子,妃子时卯酒未醒。高力士从侍儿扶掖而至。上皇笑曰“岂是妃子醉耶?海棠睡未足耳。”而在清初,画家高云就曾绘有《太真春睡图》,清人林璐所撰的《琴山樵者传》中载道:琴山樵者(高云)戏作《太真春睡图》,肤色合桃花,隐隐胸乳笼衵,李三郎屏后窥之,令人魂动色飞。后来雍正时有小说《姑妄言》,其第二回亦谈及《杨妃春睡图》。由此可以确定,《海棠春睡图》画意取自杨贵妃醉卧之事。再看第二件,安禄山掷过伤了太真乳的木瓜。旧时,木瓜可用作定情信物,如《诗经》中有云:“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所以无论什么时候,谈恋爱的套路都是一样的,你送我手机,我送你密码箱,礼尚往来中捎带眉来眼去,完美。而如果木瓜放在安禄山和杨贵妃的故事上,就没那么纯洁了。
秦可卿淫丧天香楼是怎样的一个过程?
过程:通过翻阅原著可以得知,秦可卿进入贾府时,贾珍的年纪不过三十几岁,正是血气方刚的年龄,而且此人一向霸道,霸占女人这种事情也算不得什么稀奇事。而这事的秦可卿也只有十四五岁的样子,其丈夫贾蓉也才十六七。相对于自己丈夫这个未成年男性而言,自己公公这种成年男子更具有吸引力。况且贾珍乃一家之主,搭上贾珍,远比依靠贾蓉更有前途。正因为两人有着不轨的心思,所以也就走到了一起。角色经历《红楼梦》开篇第一章,“绛珠仙子为报答神瑛侍者灌溉之恩,道:“他是甘露之惠,我并无此水可还。他既下世为人,我也去下世为人,但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也偿还得过他了。'因他们二人的事件,就勾出许多风流冤家来,陪他们去了结此案。”秦可卿便是风流冤家之一。仙界来历秦可卿来自仙界的清净女儿之境,是太虚幻境之主警幻仙子的妹妹,乳名兼美,表字可卿。她在警幻宫中原是个钟情的首座,管的是风情月债。奉警幻之命,降临尘世,为第一情人,引导金陵十二钗早早归入太虚幻境。
秦可卿淫丧天香楼到底怎么回事?秦可卿怎么死的
天香楼是宁国府会芳园的楼阁。曹雪芹早期手稿写秦可卿跟贾珍的 *** 被发现,在天香楼上吊自杀,故曰“秦可卿淫丧天香楼”。 秦可卿是金陵十二钗之一,贾宝玉神游太虚境,把她的命运交待得清清楚楚:“后面又画一高楼大厦,有一美人悬梁自缢,其判云:‘情天情海幻情深,情既相逢必主淫。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大意是:秦可卿是太虚幻境幻化出、象征风月情的女子,她跟贾珍产生了 *** 之情。不要总说荣国府子弟不肖,贾府风气败坏是从宁国府开端。 贾 宝玉听到《红楼梦十二支曲》[好事终]:“画梁春尽落香尘,擅风情,秉月貌,便是败家的根本。箕裘颓堕皆从敬,家事消亡首罪宁,宿孽总因情。”“好事终” 即男女风月情终了。歌词大意是:秦可卿自缢在天香楼画梁上,明媚春光般生命化作烟尘。贾珍对儿媳生情,堕落 *** ,是败家根本。贾府败亡的祸根从宁国府贾敬 不问家事、儿孙不能继承祖业开始,特别应归罪于贾珍的荒淫堕落。 有红学家想替秦可卿摆脱“淫”责,认为贾珍爬灰是“ *** 秦可卿”。其实[好事终]已透露,贾珍和秦可卿“宿孽总因情”。贾珍对秦可卿爱得如醉如痴,无奈爱错对象,成了冤孽之情。 既然曹雪芹从小说开头就安排秦可卿淫丧天香楼,为什么现存《红楼梦》却写她重病久治不愈而死?这是因为曹雪芹父亲曹\干预《红楼梦》创作,令曹雪芹将秦可卿淫丧天香楼删除。曹\为 什么这样做?因为他看到秦可卿临死托梦王熙凤交待贾府后事,认为秦可卿虽有淫行,但关心家族核心利益,对她可网开一面。曹雪芹不得不遵守父亲命令,但心有 不甘,于是在秦可卿病死并送殡描写中,埋下许多“钉子”以暗示秦可卿实际是吊死在天香楼上的,同时将更多谴责笔墨集中到贾珍身上。 曹雪芹有按时间顺序叙事的习惯,从文字上下关系看,这段被删文字本来在第十三回开头。我推测大体内容是: 月 黑风高,贾珍和秦可卿在天香楼幽会,被丫鬟瑞珠宝珠发现。贾珍情急之下慌忙披上秦可卿的外衣逃走,却遗下绾顶金簪。秦可卿羞愧得无地自容,遂在天香楼自 缢。瑞珠知道闯下大祸,撞死在天香楼柱子上。尤氏接到宝珠“报案”赶来,先在楼外遇到慌慌张张穿着女人外衣奔跑的贾珍,进楼看到秦可卿和宝珠尸体,还有贾 珍的金簪,立即气晕。此时二更天已过,秦可卿仍关心家族前途,其魂灵奔赴太虚幻境之前,特地进入王熙凤梦中向她交待后事。这,就是第十三回现存开头王熙凤 “已交三鼓”时做的梦。 “遗簪”和“更衣”,是靖藏本透露、曹\令 曹雪芹删除的秦可卿淫丧天香楼具体情节。“遗簪”较好理解,古代小说戏剧常用金簪、玉簪做主题道具写男女情,西门庆头上戴哪个女人的金簪说明他现下“最 爱”是哪个。贾珍将平日所戴金簪遗留在秦可卿身边就成了 *** “物证”。“更衣”较费解,不知解释为贾珍慌乱中穿错衣是否合理? 删掉秦可卿淫丧天香楼后,曹雪芹埋下哪些“钉子”暗示秦可卿真正死因? 第七回焦大醉骂“爬灰的爬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两件恶行,都是秦可卿干的。小叔子指的是生活在宁国府的纨绔子弟贾蔷。秦可卿当时在场亲耳听到,接下来,她就病倒了。 第十回秦可卿已病得很重。好多医生都琢磨不透她到底得的什么病?只有张太医看出是心病,思虑太过。实情就是:秦可卿要强要面子,没想到她的丑事连仆人都知道了,只能整天愁云满面,思虑伤心。尤 氏明明亲耳听到焦大醉骂,还“贤慧”地跟在贾珍后边给秦可卿寻医治病,看来凡事顺从丈夫的尤氏连丈夫染指儿媳妇也听之任之。尤氏的“宽容”令秦可卿感激涕 零,才有了她跟王熙凤诉衷肠“公公婆婆当自己的女孩儿似的待”。无奈贾珍放荡加放肆,秦可卿从头年秋天生病,到第二年春天,贾珍对病中秦可卿仍不放手,两 人艳事有了直接目击者,秦可卿只有一死。 第十三回,秦可卿死了,贾珍悲痛得柱上拐,恨不能代秦氏去死,“贾珍哭的泪人一般”,还宣布“尽我所有”办丧事。...... 有这么多充分暗示和侧面描写,即使没有“秦可卿淫丧天香楼”的直接正面描写,读者也可以判定秦可卿真正死因。 曹雪芹创造个大观园,是宝玉黛玉追求纯洁真爱的地方。富有哲理意味的是,先于大观园,曹雪芹创造个天香楼。“天香”,寓国色天香之意。天香楼是滥情男女寻欢作乐的地方,只不过没挂上太虚幻境“孽海情天”那块匾而已。秦可卿在这里既跟小叔子贾蔷明修栈道,又跟公爹贾珍暗度陈仓。 《红楼梦》经常用点戏挂联人物命运。天香楼作为贾府戏台之一,也起到点戏寓命运作用。王熙凤看过重病的秦可卿后,从天香楼后门款步提着裙子上楼,点了两出戏,都暗示秦可卿之死:《还魂》是《牡丹亭》折子戏,演杜丽娘因情而死;《弹词》是《长生殿》折子戏,演杨玉环因 *** 之爱而死。至于“不提防余年遭乱离”的唱词又和整个贾府的败落联系起来。 曹\干涉曹雪芹创作的结果,是秦可卿成了莫名其妙的怪胎。她既是病死的又是吊死的;既是温柔可爱的,又是 *** 放荡的。秦可卿成为金陵十二钗最不成功的人物。对秦可卿的探佚或胡编,反而成了热点。多数已不再是红学。
秦可卿与公公扒灰,为何她的丈夫对她那么恭敬呢?
《红楼梦》里,秦可卿身为宁府大少奶奶,既美貌,又温顺。她刚一个出场便赢得贾母的喜爱,原文“贾母素知秦氏是个极妥当的人,生的袅娜纤巧,行事又温柔和平,乃重媳中第一个得意之人,见她去安置宝玉,自是安稳的。”宝玉梦游太虚幻境时,可卿化身警幻仙子的妹妹,可见其美艳尊贵。不过,“擅风情,秉月貌”的宁府少奶奶很快遇到麻烦。深知宁府底细的奴才焦大醉酒大骂,“爬灰的爬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其中,“爬灰”指公公贾珍和儿媳妇秦可卿的不正当关系。当时,尤氏、贾蓉、秦可卿、凤姐、宝玉都在场。原文“凤姐和贾蓉等也遥遥的闻得,便都装作没听见。”宝玉尚且年幼,不明所以,询问凤姐什么是“爬灰”。结果,凤姐立眉嗔目喝断,可见她对这桩丑事讳莫如深。秦可卿很快病倒,正如尤氏对可卿的评价“虽则见了人有说有笑,会行事儿,她可心细,心又重,不拘听见个什么话儿,都要度量个三日五夜才罢。这病就是打这个秉性上头思虑出来的。”可见,秦可卿是个自尊要强的女子,这注定她必死的悲剧。贾珍对此事的态度非常明了:秦可卿病时,他尽心尽力地为她请大夫调治;秦可卿死后,他不惜代价地为她操办丧事。那么,贾蓉的态度又如何呢?书中没有直写,而是借贾蔷来暗示。贾蓉、贾蔷兄弟二人最相亲厚,常相共处。当金荣污蔑秦钟和香怜“他两个在后院子里亲嘴摸屁股”,贾蔷为了替贾蓉小舅子秦钟出头,又怕得罪金荣的靠山薛蟠,故意挑唆宝玉小厮茗烟闹事。可以推测,贾蓉听到“爬灰”后,又悲又怒:一边是自己的妻子,一边是自己的父亲。书中,秦可卿曾经告诉凤姐她和丈夫的感情“婶娘的侄儿虽说年轻,却也是他敬我,我敬他,从来没有红过脸儿。”可见,秦可卿和贾蓉的夫妻感情很好。贾珍尤氏张罗请求医术高明的张太医为可卿诊治,安排贾蓉接待。张太医来到宁府,提出先看脉息,验证自己的医术。贾蓉对此的反应:“先生实在高明,就请先生看一看脉息,可治不可治,以便使家父母放心。”可见,贾蓉对于行医的大夫,只是敷衍贾珍尤氏。当张太医看过脉息,将可卿病情说得头头是道,贾蓉对此的反应:“高明的很。还要请教先生,这病与性命终久有妨无妨?”当贾蓉意识到遇见良医,态度立刻从应付父母改为关心妻子。后来宁府贾敬寿宴,荣府太太奶奶都过来庆贺。期间,凤姐、宝玉、贾蓉去看秦可卿。贾蓉进门说的第一句话是“快倒茶来,婶子和二叔在上房还未喝茶呢。”而秦可卿却接话自己没福,家里人对她如何好,“如今得了这个病,把那要强的心一分也没了。”荣宁两府的最高长辈贾母,不仅自己没有出席宁府寿宴,而且也没让众姊妹出席,惜春缺席自己父亲的重大庆典。这暗示贾母知道宁府“爬灰”丑闻。贾蓉当着秦可卿特意提到“婶子和二叔在上房还未喝茶”,一则暗示二人非常关心秦可卿,吃完饭便匆匆过来看望她;二则暗示贾母最宠爱的凤姐和宝玉也许能帮她。贾蓉不敢得罪父亲,所以想借凤姐和宝玉去给贾母告状,为妻子出头。秦可卿肯定懂得贾蓉的意思,她为了自己的名声,不但没有告状,反而赞扬公公婆婆当自己女孩儿似的待。宝玉和凤姐看到可卿病况,非常难过,贾蓉又说了第二句话:“她这病也不用别的,只是吃得些饮食就不怕了。”可见,贾蓉知道一切底细,也知道秦可卿只要肯吃东西就能活命。秦可卿生病、去世中间,还发生一起丑闻。贾瑞勾引凤姐以为得手,贾蓉贾蔷去捉奸,贾瑞当场被拿住,最后被逼写欠契,用银子脱身。贾珍对秦可卿的丧事大操大办,亲力亲为。贾蓉几乎没有存在感,不过,他也得了实惠。期间,贾珍花一千二百两银子为他捐了一个前程。虽然这是为了秦可卿的葬礼风光,但实实在在的好处却是贾蓉得了。这更像父子之间的一种交易。贾蓉不反抗,不拒绝。后来贾家去清虚观打醮唱戏,贾珍负责统筹,忙前忙后,贾蓉躲到一边乘凉去了。他让小厮骂贾蓉:“爷还不怕热,哥儿怎么先乘凉去了?”贾蓉一声不敢说。从此,这对父子开始和解,沆瀣一气。后来他俩勾引尤氏姐妹时,已经成为一路货色,毫无廉耻。不似爬灰丑闻时期,一个愧疚,极力治愈儿媳;一个愠怒,总想为妻子出头。那时候,这对父子尚有起码的羞耻心。
众人明知秦可卿怕“扒灰”,为何还是那么喜欢她?
以军功起家的宁荣二府,在煊赫了近百年后逐渐式微,这一点冷子兴看得异常清楚,然而作为局外人,贾家的兴衰荣枯不过是他“下酒”的闲话而已。同样看出贾府步向败落的人还有焦大。这位功高而位卑的奴才,冷眼看着贾府“一代不如一代”,看着昔日光辉美好的家族逐渐被丑陋和糜乱取代,所有人却都沉醉在“富贵不倒”中不能自拔,他做不到和冷子兴一般作壁上观,而是时不时用自己的方式给这些纨绔子弟们敲一次“警钟”。在第七回,贾宝玉在宁府初会秦钟,两人相见恨晚,王熙凤亦与尤氏婆媳打牌到上灯之时。因为秦钟不住宁府,管家赖二派了焦大护送其回家。谁知喝醉的焦大胆子甚壮,对抹黑半夜送人的差事极为抗拒,骂完了赖二,又翻出贾家发家史来贾蓉,在被小厮们捆起来后,越发逼起焦大的酒来,文中写道:焦大越发连贾珍都说出来,乱嚷乱叫说:“我要往祠堂里哭太爷去。那里承望到如今生下这些畜牲来!每日家偷狗戏鸡,扒灰的扒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焦大此话一出,旁边的小厮们无不魂耗魄丧,麻溜抓起马粪满满塞了他一嘴。小厮们为何吓破了胆?自然是因为里面的两个爆炸性新闻:“扒灰”和“养小叔子”,这里我们只说说“扒灰”一事。扒灰,清代王有光《吴下谚联》卷一《扒灰》中云:“翁私其媳,俗称扒灰,鲜知其义。按昔有神庙,香火特盛,锡箔镪焚炉中,灰积日多,淘出其锡,市得厚利。庙邻知之,扒取其灰,盗淘其锡以为常。扒灰,偷锡也。锡媳同音,以为隐语。”所以,扒灰就是公公私通儿媳,而我们扫一眼宁府,符合公媳关系的也就贾珍和秦可卿二人了,所以焦大所骂者,乃贾珍和秦可卿苟且之事。那么,焦大会不会是因为不得志,为了倒泄压抑情绪,逞一时口唇之快,所以往主子身上泼脏水呢?还真没有。文中影影绰绰点到贾珍和秦可卿暧昧的,是在秦可卿卧病时,丈夫贾蓉袖手旁观,而作为公公的贾珍却急如热锅上的蚂蚁,亲自寻医问药,对儿媳体贴入微。种种行举,分明不是普通公公对儿媳的关心,而是近乎丈夫对爱妻的关切。直到秦可卿去世,作者写贾珍,满文皆“刺心”之笔。闻儿媳噩耗,哀恸欲绝,如丧考妣;为其理丧,倾尽所有,肆意奢华。以至回末总批:“借秦可卿之死,又写出情之变态。”所以,贾珍和秦可卿私通,绝对不是焦大在泼脏水。可是问题又来了,秦可卿兼林黛玉之风流袅娜和薛宝钗之妩媚风流,可谓是艳冠贾府,更有秦可卿此人,虽出身寒微,但颇有才干,由其托梦王熙凤亦见其深具远见卓识,这样一个秦可卿,她怎么会甘心委身于贾珍?会不会是她被迫了呢?别着急,关于这个问题,作者早悄悄放出了答案。在第五回,贾宝玉往宁府赏梅,期间困倦欲睡,最终被秦可卿带至自己房中午歇。而在秦可卿房中,贾宝玉可谓领略了别样风光,且看秦可卿卧室装饰摆设:入房向壁上看时,有唐伯虎画的《海棠春睡图》……案上设着武则天当日镜室中设的宝镜,一边摆着飞燕立着舞过的金盘,盘内盛着安禄山掷过伤了太真乳的木瓜。上面设着寿昌公主于含章殿下卧的榻,悬的是同昌公主制的联珠帐……这一段文字不知曾令多少人意炫神晕,而在冷静下来后,人们就会开始思考,秦可卿的房中自然不会真的放着武则天用过的宝镜,伤过杨贵妃的木瓜等等,为此诞生出秦可卿乃皇室后人的说法来,神乎其神,此处不赘。不过可以肯定的是,作者极力点缀秦可卿的卧室,至少有两点:其一,渲染宁府穷奢极侈的生活氛围,此乃贾府败落原因之一。其二,“入室而知其人”,借历史上众多香艳故事中的人和物,暗喻秦可卿生活之风流秾艳。而在秦可卿房间这些有着“历史渊源”的物件中,有两件揭露了秦可卿的底细。第一件,唐伯虎画的《海棠春睡图》唐伯虎,唐寅,乃明代著名风流才子,善绘画,然而目前为止,学界尚未发现唐伯虎是画过《海棠春睡图》,不过,在《红楼梦》中唐寅曾出现两次,另一次便是薛蟠与贾宝玉提及其收得许多唐寅画的春宫图,所以,唐寅之画,在《红楼梦》中的意象很简单,就是香艳。此外,《海棠春睡图》画意是有出处的,在《明皇杂录》中有载:上皇尝登沉香亭,召妃子,妃子时卯酒未醒。高力士从侍儿扶掖而至。上皇笑曰“岂是妃子醉耶?海棠睡未足耳。”而在清初,画家高云就曾绘有《太真春睡图》,清人林璐所撰的《琴山樵者传》中载道:琴山樵者(高云)戏作《太真春睡图》,肤色合桃花,隐隐胸乳笼衵,李三郎屏后窥之,令人魂动色飞。后来雍正时有小说《姑妄言》,其第二回亦谈及《杨妃春睡图》。由此可以确定,《海棠春睡图》画意取自杨贵妃醉卧之事。再看第二件,安禄山掷过伤了太真乳的木瓜。旧时,木瓜可用作定情信物,如《诗经》中有云:“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所以无论什么时候,谈恋爱的套路都是一样的,你送我手机,我送你密码箱,礼尚往来中捎带眉来眼去,完美。而如果木瓜放在安禄山和杨贵妃的故事上,就没那么纯洁了。《唐宋遗事》中有载:贵妃私安禄山,安禄山指爪伤贵妃胸乳间,遂作诃子以饰之蔽之。什么意思呢?安禄山和杨贵妃背着李三郎秘戏,结果用力过猛,抓伤了杨贵妃,杨贵妃怕被发现,发明了抹胸遮蔽证据。而后人在传言此事时,将指抓误称“掷瓜”,这就样,原本以小清新示人的木瓜就这么成为了冤大头。看到这里,我们也该发现了,秦可卿房中的物件,竟然有两件与杨贵妃有关,这说明什么呢?众所周知,杨贵妃与唐玄宗,一开始并非夫妻关系,而是公媳关系,杨贵妃原是唐玄宗儿子李瑁的妃子,后来被公公看上,为掩人耳目,便先将杨贵妃放在道观中做了女道士,后来才纳入宫中,自此两人恩爱非常,日夜寻欢,毫无顾忌。以致后来白居易想起这情节还忿忿不已,大笔一挥,一曲《长恨歌》酸溜溜地将李三郎批了一通。你品,你细品,杨贵妃与唐玄宗为公媳,秦可卿与贾珍扒灰,很明显作者是在暗示我们,秦可卿与杨贵妃一样,杨贵妃对唐玄宗曲意逢迎,争爱受宠,秦可卿也会和杨贵妃一样,主动投向贾珍的怀抱。所以,秦可卿与贾珍扒灰,绝对不是被迫的,事实上作者在其判词就先透露,秦可卿的情如天一样辽阔,如海一般深厚,她就是一个行走的大写“情”字,当遇到情多且滥的贾珍时,自然如天雷勾动地火,不可抑制了,但这种情感到底不容于社会伦理,所以被作者批一“淫字”,也就不足为奇了。